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形势好与不好,个人的感觉总是与专家相去甚远。

中国的专家也实在不争气,任泽平一直力挺新能源,说这是黄金赛道,哪知,新能源这个美丽的赛道太拥挤,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新能源股票更是坑了很多小散。

另一位喜欢预测的专家是林毅夫,他是不需要什么根据的,妥妥的正能量。

 林毅夫谈中国经济的“潜力”

林毅夫是”有为政府”的倡导者,多少有点中国的凯恩斯主义,其实,核心论点是围绕着政策方向,做一种解释学和功夫,而且一直很虔诚。

他认为通过投资拉动和财政赤字,政府可以定义经济的增速,这实际也正是近十几年来的政策的选择,通过投资与高负债拼国力,大约是基于对国力的信念,林先生也一向看好中国经济。

林先生最早的预测太给力了,他认为中国经济将一直以两位数的高增长蓬勃发展,一直可以保持二十年;自从他预测之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再也没上过两位数;2012年后,经济增速出现了趋势性的下滑,保九、保八、保七时,领导还发了脾气:什么时候说要保7了?再后来是保6、保5,疫情的冲击又一次打乱了节拍,2022年下落到3%。

2023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扑朔迷离,有太多的矛盾,太多的不可能之三角,明明是货币超发,宏观经的表现却是通缩的迹象;明明经济增速达到了5.2%,很好看的数据,然而消费指数与工业指数却出现了钝化。以至于,主流媒体也显得不那么自信了,也开始谈拼经济,谈经济突围,谈民营经济的信心了。

实际上,中国经济真正的转点是2016年,实行营改增后,规范了税收,长期以来税收一直是两张皮,一张皮是面子,是对税局的实际缴税,另一张是里子,是企业真实的应缴税款,来去非常之大;但是,中国是一个高税制国家,真要执行,很多企业立即失去了赚钱效应;营改增后,剥去了里子面子,国家税收大增,这一切都很正确,结果却是企业的利润被挤占了,从2016年,一直到2023年,很多企业的十几年的家底掏得干干净净,丧失了元气。民营经济的衰退是显而易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在这样的情绪背景下,林毅夫又开始了新一轮预测。

他认为:中国经济没有那么差,不但不要悲观,而且非常有“潜力”,即年均增速8%的的潜力,这种巨大的潜力,将一直到延续到2035年。

与过去的预测比,这一次预测,先生已经非常低调了。潜力的表达也艺术多了,既然是潜力,那就有很大的弹性,但是,他的表述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太危险了,平均增速8%是什么概念?我们2023年的增速是5.2%,这个数据很理想吗?不太理想,因为是建立在2022年3%的较低的基数之上,何况,还是后疫情时代?要在5.2%的基数上再增长5.2%,是困难的,平均8%的增长速度,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

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未来中国经济将从高增速转向高品质。

实际上高增长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因为,我们现在面对的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这决定了将长期陷入产能过剩,不存在高增长的逻辑。

目标性的预测已不实际

在改革开放硕果累累的时代,我们的确可以“计划”GDP增速,因为那时有大把的钱,也有足够的融资空间,完全可以通过加大投资规模,扩大财政赤字,冲击理想的增速目标。

现在为什么又不实际了?

因为,中国的凯恩斯主义并不是市场化的,投资不是以市场效率与需求为价值取向,而是以所有制为价值取向,投资是国企担纲,是为了调整国企在经济总量中的权重,但是,也引起了结构性的问题,由于无法解决国企低效的老问题,投资无法充分地转换成效益,打通需求与消费,从而出现效率递减;以前拉动一元钱的GDP,需要三元钱,现在需要九元;大流的流动性锁死在了长期项目中,并以负债的形式飞快地在叠加。

按清华李稻葵的数据,现在国企的年利润,不够支付地方财政负债利息的。这意味着,虽然M2一直以两位数在增长,但真正流转中的资金是有限的,中国已经不具备依靠大规模投资的方式投动的经济,阻止衰退的融资空间。

林先生的预测肯定是错了,中国未来经济的核心问题,也不再是GDP增速,中国经济真正的问题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也意味着收入不足,也就是说,居民收入与经济的增长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不是中国失去了生产的能力,而是低水平的消费支撑不住强大的中国制造。

那么,民生将是未来经济的核心价值取向。

中国的未来,不需要解释学的经济学家,需要的是开启民智,让更多的人走出谎言与愚昧的良心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