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视频:幼儿园里,一个男孩被老师劈头盖脸一顿打,令人震惊的是,即使被打头扇脸一双小手护都护不过来,男孩却不但没有哭,反而一直跟老师在说对不起

评论区里一片哗然。

有说:这个孩子的反应,一看就是经常挨打,产生应激反应了,否则,一般人第一反应就是哭,哭得撕心裂肺那种,根本顾不上其他。

有说:挨打的是孩子,该说对不起的是老师,怎么孩子倒先道上歉了?

还有说:我一个外人看着都愤怒得想钻进去打人,孩子的家长不知道多心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斟酌再三,还是把这个视频发给了已经离职的教师朋友,问她:“这个,会出现吗?是真的吗?”

朋友立刻回答:“应该会出现,也应该是真的。据我所知,无论在幼儿园、小学还是初中,霸凌从来都不会缺席,只不过,随着孩子年龄段的改变,霸凌行为更隐蔽了而已。”

震惊之余,朋友告诉我:“其实,最可怕的霸凌,从来都不在孩子之间,作为家长,你一定要注意。”

01

幼儿园阶段

这位离职的教师朋友说,幼儿园阶段,不称职的老师们最常见、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击打,恐吓,憋尿憋便便等。

一般情况下,击打用得比较少,一是因为孩子小,容易留下伤痕;二是因为一般幼儿园都会安监控,而且教师中德不配位的毕竟是少数,再加上孩子也会哭闹,真要出现这样的情况,园方也大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于击打,更普遍的情况就是恐吓、憋尿憋便便这一类的惩罚,一是因为这样的方式不见伤痕、即使查看监控,只要没有同步的音频,根本无处可查;二是因为这样的方式效果好,孩子即使觉得委屈也只会以为是自己的错。

比如:明明在幼儿园拉大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只要老师抱怨一句 “你怎么在幼儿园大便呢?很臭的。”孩子就会以为是自己做错了,并感到愧疚。

如果老师借用孩子的这种心理,对孩子进行语言、行为上的霸凌,孩子根本招架不住,甚至都不一定会意识到自己是遭遇了霸凌。

因此,教师朋友一直强调,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除了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经常引导他说一说幼儿园的情况,最重要的就是早早让孩子知道正常的幼儿园长什么样,哪些行为就是霸凌。

对此,她说,幼儿园阶段,早早给孩子准备一套《学会大声说不》反霸凌绘本很有必要。

这套《学会大声说不》反霸凌绘本是针对3-6岁学龄前孩子专门编撰的,一共8册,包含8个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霸凌事件,让孩子学会辨别校园霸凌、并教会孩子如何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针对身体侵害的《我不喜欢被乱摸》,从小女孩的角度出发,教会孩子当遇到身体侵害时应该怎么处理。

比如,针对言语霸凌的《我不喜欢被辱骂》,让孩子知道,辱骂造谣是一件很糟糕的事,一味忍耐不可取。

比如,最难分辨的隐形霸凌《我不喜欢被嘲笑》,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情况就是隐形霸凌,应该怎么处理。

我们能守护孩子一阵子,只有知识才能守护孩子一辈子,家有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一定要注意了。

02

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一般来说,老师和孩子之间基本不会动手,主要是因为孩子长高长大了,也会反抗,而且孩子的语言能力提升了,回家也会和父母倾诉,但是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这位离职的教师朋友就遇到过一次,那是一个新学期的第二周,从隔壁班转来了一个成绩不好、沉默寡言的男孩子。朋友当时就表示不解,因为在没有普通、重点班的情况下,学校是不允许班与班之间转学的。

之后她又发现,这个孩子非常怕老师,即使用最温和的语气说话,男孩也是战战兢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多次探查、家访才知道,原来,隔壁班的班主任嫌弃男孩成绩差、影响全班,但是又迫于规章制度不得不接受这个孩子,就想了一个“好”办法:每天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嘲笑他、在一切事情上打压他。

不到一周,一个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就变沉默了,之后更是逼着父母给转了班级,尽管新的班主任很温和,男孩子也一直适应不过来、总是畏畏缩缩,成绩也一直上不去。

朋友说,作为一名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使她很同情这个男孩。可是除了鼓励+温和,她确实帮不上什么忙,真正想让孩子走出来,还得靠家长。

因此,如果家有小学生,给孩子准备一套《孩子看得懂的反霸凌意识书》很有必要。

这套书,由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卢琴女士编撰,全书以小学生最喜欢的漫画形式展开,有图文、有情节、有解惑,让孩子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对孩子进行全面科普。

这套《孩子看得懂的反霸凌意识书》,全书一共4册,包含《友谊万岁》《对校园暴力说不》《再见玻璃心》和《学会保护自己》,让懵懂的孩子知道友谊的可贵、知道自保、勇于对校园暴力说不。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有些知识的传授很难用语言一一传达到位,尤其是有了学习压力的小学生,一不小心就玻璃心、受委屈而不自知。

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不如选择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用生动有趣的漫画教会他、治愈他、提前防范也是好的。

03

初中阶段

初中阶段,到了孩子学习生涯的第一个分水岭:学得好能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学得不好,可能就被分流、只能去职高、普高。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出现了青春期的特征:身体发育、爱美、胜负欲旺盛。

针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常见的欺负方式就是:孤立,给孩子起侮辱性的绰号。

朋友说,她曾经听过一位男教师很不耐烦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评价班里一位女学生:你怎么一点都不懂得矜持?真是没有涵养。

而那位女学生,只不过是身体发育比别人好了一点、说话大声了点、笑声持久了点。有了老师的评价,后来,连班上的男孩女孩都对这个女学生轻视了起来,时不时说几句不好听的话刺激她。

而这个女孩,也在不久之后就选择了转学,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只知道她过得不太理想。

说这些话时,这位离职的教师朋友一直在叹气。

她说:谁家孩子不是父母如珠如宝疼宠着长大的,可是有时候,因为心智方面的局限,孩子的遭遇不好说也说不出口,如果父母也大大咧咧不当回事,受苦的只会是孩子,父母真的不能大意,该教的一点都不能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