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一直生活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外地人对于我们上海人的“边界感”有着误解,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冷漠无情的表现。

所谓的“边界感”,在我理解,就是做事情和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分寸和距离感。我们认为,这是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和隐私,不应该随意侵犯。这就是我们上海人的行事风格,也是一种优秀品质。

然而,在很多外地人的眼中,这种“边界感”却被误解为冷漠和自私。他们认为,上海人应该无私地奉献和共享,包括我们的福利待遇,比如上海户口。在他们看来,所有的资源都应该大家一起来分享,没有任何的边界感。

我完全不理解这种想法。这难道不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吗?因为得不到,所以产生了痴心妄想?这甚至可以称为一种变态的心理。他们怎么可以如此轻易地否定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将我们的“边界感”视为一种陋习,而不是优点?

我认为,这背后隐藏着外地人对上海人的误解和偏见。他们可能觉得,上海人过于精明,总是计算着得失,不愿意吃亏。然而,他们忘了,这正是我们上海人的智慧和理性。我们明白,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收获都需要付出代价。这就是我们上海的行事原则,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也许在外地人眼中,我们的“边界感”显得有些冷漠,但我想说,这绝对不是我们的本意。我们只是想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尊重别人的权益。我们愿意去帮助别人,但前提是,我们要先保护好自己。这有什么错吗?

我坚信,我们的“边界感”是一种优点,是我们上海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一种智慧。我们不会因为别人的误解而改变自己,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无理要求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我们会坚持自己的行事风格,这就是我们上海人的底色。

同时,我也呼吁外地朋友们,试着理解我们上海人,试着去接受我们的“边界感”。这并不是冷漠,也不是自私,而是一种尊重和保护。我们上海人,一直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每一个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也希望你们能够理解并尊重我们的文化。

我想说,作为上海人,我骄傲,我自豪。我们的“边界感”是我们上海的独特魅力,是我们上海人的骄傲。我们会坚持自己的风格,继续在这片热土上生活和工作,为上海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理解和尊重,互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