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时代浪潮下,人工智能实现“井喷式”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模式,教育领域亦不例外。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培养音乐艺术专才的主要途径,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开启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音乐的“教”与“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和面对面的实践指导。智能化的教学系统可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兴趣,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从而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增强学生音乐素养。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作品分析、声音识别和模拟等方面的应用,也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操作机会,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对于促进高校音乐教学数字化、多样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中的应用

传统音乐教学资源大多呈现静态化、单向化和纸质化,且往往依赖课本教材。而课本教材从设计开发到修订出版,通常会经过一段漫长的“试验期”,加之教材内容有限且只能以纸质形式呈现,使得高校音乐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且枯燥。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蔚然成风,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也在人工智能的助推下更加动态化、开放化和多元化。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较强的互联性,适用于音乐教学资源的检索和呈现,可有效拓宽师生认知视野,丰富资源获取渠道。音乐教师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获取那些极为经典但年代久远、难以触及的音视频资料,如罕见的演奏录音、经典作品的详解等。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包括不同版本、不同画质,甚至具体到某一团体演奏来快速获取教学资源,从而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抛弃传统固定的学习内容,转向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偏好、个性特点等,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动态化。例如,音乐教师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学生的学习历史和行为模式,自动推荐适合的乐理教程、作曲技巧教学、乐器演奏指导等材料。

人工智能技术在创新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教育新形势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提倡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的“离身式学习”,强调学生身心在场的具身学习。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创设视、听、触联动的具身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唱、奏、创、演等多元化的音乐体验中提升音乐素养,而且可为课堂提供智能化的教学工具和音乐软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因此,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高校音乐教学应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积极响应时代变化,打造智能教学课堂,从而实现艺术教育目标。

一方面,智慧教室作为人工智能时代下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是开展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式。音乐教师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360度全景技术创设虚拟仿真环境,从而带给学生立体视听影像和交互体验。例如,四川音乐学院“梧桐树下”智慧教学空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出音乐厅、剧场、演播厅等多样化模拟场景,使学生获得更加身临其境的音乐学习体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与音乐的结合,创造出诸多电子乐器和音乐软件。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电子键盘和AemperMusic、OrbComposer等智能音乐软件进行练习和创作,通过输入旋律、演奏乐器、调式等音乐元素自主创作新乐曲,随后可通过调整音色、和声等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在提升音乐教学灵活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在改进高校音乐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学评估大多采用统一标准的考试,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会融入个人主观经验判断,导致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与此同时,这种方法在评估个体学习差异、具体能力、培养空间等方面存在弊端,难以充分考虑到个体的独特性和个人发展路径。此外,传统评估体系大多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评价标准和评价对象进行量化处理,从而使高校音乐教学评价体系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

一方面,高校音乐教师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收集和分析学生在音乐理论学习、乐器演奏、音乐创作等方面的表现数据。在此基础上,借助学习算法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估,精准识别学生的强项和弱点,并制定差异化的学习建议和改进策略,以显著提升教学评估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应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工具来跟踪和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态,利用数据驱动监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确保评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评价时,必须采用严格的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措施,从而避免数据滥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既是一场技术的革新,也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内容个性化、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评估实时化,从而实现音乐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绝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赋能,它更是一种双向的探索——在推动音乐教育革新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反思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技术服务于教育的本质。

(鞠抗抗,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