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心目中,数学到底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我们将在精彩留言里选取两位小伙伴送出《数学漫谈》~

点击直播预约

数学是什么?显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会给出不同的回答。

对于在幼儿园的孩童,数学就是掰着手指头数数,也许再加上简单的加减法。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就是整数、分数、小数,很多数在一起加减乘除玩游戏,还有认识简单的形和体,以及计算面积和体积等。
中学生则会认为数学是解方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等。
而大学生则会回答说数学就是微积分、线性代数、解析几何、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拓扑、抽象代数、概率论,等等。
到研究生阶段研究的数学以及从事数学研究就比大学课堂中学的数学还要高深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数学

在百度百科上,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里,数学是“从计算、度量以及描述物体形状所发展出的关于结构、次序和关系的学科(the science of structure, order, and relation that has evolved from counting, measuring, and describing the shapes of objects) ”。

很多人都给数学下过定义,下面我仅罗列出了一部分:

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柏拉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

数学是知识的工具(笛卡儿);

数学是通往科学之门的钥匙(培根);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高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高斯(1777—1855)

数学是符号加逻辑(罗素);

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黑格尔);

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布尔巴基学派);

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哈尔莫斯);

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维特根斯坦);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外尔)。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总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数学的定义。

远古人计数,开始是采用石头和骨头。在古代中国,我们的祖先聪明地利用长条的小竹片来代替石头和骨头,这样非常便于携带和运算。这些用于计数和运算的小竹片称为“筹”。如今–“筹”字的竹字头应该就是来源于此。事实上,在古代汉字中“筹”和“算”字是相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从古墓中出土的骨算筹、竹算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算筹代表的数字

最早,数学的名字是“算术”,原因是当时的数学研究主要是关于计算的。

古代中国有部数学著作叫《九章算术》,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即使到了民国,数学这门学科的名字在中国依然没有统一,算术、算学、数学都曾被人使用过。1939年中国数学会经过讨论,确定采用数学这个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九章算术》及民国时期的数学课本

数学的英文名字是mathematics, 法语是mathématiques,德语是Mathematik, 俄语是математику,它们都来源于希腊文μαθηματικά,普遍认为其意思是知识、科学、学问等。

其实,希腊语词根μαθ在古希腊中意思是“做什么”,所以,我倒是认为μαθηματικά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干什么就需要学什么”。

希望大家铭记,数学不像有的专业(如艺术、体育)仅靠天赋和灵感就可能有所建树,数学一定要先学才可能会,不学是不可能“无师自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名 :《数学漫谈》

‍♂️ 作者:袁亚湘

作者介绍

袁亚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亚湘,1981年毕业于湘潭大学,1986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数学会首届会士、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伦敦数学会荣誉会员。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主要研究非线性最优化计算方法,在信赖域法、拟牛顿法、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子空间方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理事长、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国际运筹学联合会副主席。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数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杰出贡献奖等。还曾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由于微信公众号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墨子沙龙的推送。为了不与小墨失散,请将“墨子沙龙”设为星标账号,以及常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转载微信原创文章,请在文章后留言;“转载说明”在后台回复“转载”可查看。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墨子沙龙”有工作人员就各种事宜进行专门答复:各新媒体平台的相关事宜,请联系微信号“mozi-meiti”;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相关事宜,请联系微信号“mozi-huodong”。

墨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其思想和成就是我国早期科学萌芽的体现。墨子沙龙的建立,旨在传承、发扬科学传统,倡导、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建设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墨子沙龙面向热爱科学、有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的普通公众,通过面对面的公众活动和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希望让大家了解到当下全球最尖端的科学进展、最先进的科学思想,探寻科学之秘,感受科学之美。

墨子沙龙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及浦东新区南七量子科技交流中心主办,受到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等支持。

关于“墨子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