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应两党的合作要求,之前的红军正式更名为八路军,参与对抗日军的作战。

而就在八路军刚成立后不久,115师的师长却请示中央说:“我不敢指挥徐海东,能否换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这位师长会有这样的请求呢?这个徐海东又是谁呢?他有什么本事,可以让一个师长要求中央换人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师长都不敢指挥的人

1937年8月25日,为了抵抗日军的侵略,国共两党达成合作。而所属我党的红军,也按照要求改组为八路军。军队重新改组后,就面临着人员的调整,之前担任的职务,很多都已经不合适。这时,徐海东就由原来的军团长,改组到了115师林师长的麾下。

在中央下达调职令之后,林师长也得到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他就找到了中央,并对他们说:“我不敢指挥徐海东,在这之前他的职务和我是一样的。这样的安排,人家一定不能信服,能否换个人?”

中央听了林师长的意见,并没有改变这个决定。

他们对林师长说道:

“徐海东同志的能力,我们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既然有这样的安排,一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下达调令之前,我们已经和徐海东同志沟通过,他对中央的这一决定没有任何异议。林师长,我们知道您的顾虑是什么。不过您放心,我们都提前做好了工作,保证你们之后的合作不会存在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中央这样说,林师长才放下心来。而林师长之所以有这样的顾虑,还要说到徐海东的个人能力上。当时的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军中的名气可不小。从军以来就参加过不少战役,到后期甚至可以自己独立领军作战,因此林师长难免担心。

那么徐海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早年艰苦的生活

1900年6月17日,徐海东出生在湖北省黄陂徐家桥村,一户贫苦的人家。幼年时的徐海东因家境不好,没有获得读书的机会。到他稍大一点儿,甚至为了补贴家用,还做了十几年的窑工。

窑工在那个年代是一份极其辛苦的职业,他们需要常年在窑炉前烘烤着。冬天还能忍受,但到了炎热的夏季,窑炉的温度可以达到几千度,是要活生生把人烤熟的程度。

所以这份辛苦的工作,在当时除了没办法生活的人,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而徐海东一做就是十几年。不过,在做窑工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徐海东也不是一点儿东西都没有学到。

以前生产力低下,烧制砖、瓦、陶器、瓷器等都需要窑工。烧窑又是一个技术活,一个非常优秀的烧窑师傅,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火候怎么样,能烧出怎样的东西。

所以在当窑工的这十几年时间里,徐海东也将这门技术学到了手,不过没多久,他就放弃了这门职业,他选择了加入我党。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底层的百姓已经不能好好的生活,很多人都病死、饿死。

看到这样的场景,徐海东也立志要振兴中华,之后便在朋友的引荐下加入了我党。加入我党后没多久,“北伐战争”爆发,徐海东也加入其中。

北伐过后,徐海东又参加了“黄麻起义”。经过这些战役的历练,徐海东也慢慢积累经验,成为一师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局势变动,返乡作战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便开始大肆杀害我党人士。得知消息的组织,第一时间通知了徐海东。一开始,徐海东并没有想着撤离,而是选择继续作战。

组织知道这一情况,也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位好同志牺牲,便对他进行多次游说。组织派来的人说:

徐海东同志,我们知道您的初心是好的,但是考虑到您的安全,我们还是劝您先保住自己的性命要紧。你可以先隐藏自己的身份,等这段时间过了,您再继续您的事业,您看如何?”

徐海东听到组织成员这样说,内心一阵拉扯过后,最终同意了组织的决定,先行撤离。

得到徐海东的同意后,组织成员便秘密安排他离开武汉。安全了的徐海东突然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前方的道路该怎样走。正在徘徊之际,他想到了回家。

回家之后徐海东,看着年迈的父母很是伤心,但父母却很开心,毕竟孩子回来了。一见面,母亲就问他:“孩子啊,在外过得怎样呀。”

听着母亲的问候,徐海东湿了眼眶,拉着二老坐下,开始和二老讲诉这些年的经历。等孩子说完后,母亲就拉着他问道:“那这次回来还走吗?”徐海东犹豫了一下,慢慢吐出:“走,不过不是现在,先陪陪你们二老。”

听到儿子的回答,两位老人都开心不已,嘴里念叨着:“现在不走,现在不走。”徐海东虽然暂时留在家乡,但他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开展起活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