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有多少寺庙,可能真的无法统计,大大小小的庙宇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但要说知名度,南山广化寺当属第一,广化寺中的释迦文佛塔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距今已有860年,而在莆田市荔城区的东岩山上,还有那么一座相对冷门的寺庙,寺中一座荔城报恩寺塔建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7年),比广化寺释迦文佛塔还早建68年,900多年的北宋古塔就藏在城区市井中,却鲜有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山报恩寺,位于莆田市东岩山山腰,寺中一座报恩寺塔,建于宋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7),它历经920多年的沧桑巨变,经历过1604年的八级大地震,至今依然保存完整。

东岩山是莆田城区的一座小山,山上有三座历史建筑,最高处是东山报恩寺,下来一点是东山湄洲妈祖行宫,山脚下是东山祖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东山虽然是一座城区中的小山包,但古树成荫,环境清幽。

从公路上山走到东山报恩寺仅需三五分钟,牌坊看起来比较新,但其实这座寺庙历史非常悠久,古寺始建于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寺庙中绿树环绕,闽中特色的飞檐翘角衬托着报恩寺塔的石质塔刹,虽在闹市之中,也无需任何门票,游客却并不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恩寺就寺庙本身来说,比较平常无奇,寺庙很小,香火也不算旺,建筑也比较朴实无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山报恩寺的精华在报恩寺塔,这座三层八角楼阁式空心石塔,边长4.4米,须弥座高1.2米,塔身通高约13米。

四面塔门外墙有浮雕金刚力士共8尊,形象各异。须弥座上下枭浮雕莲花纹饰,上下坊浮雕卷草纹饰,束腰浮雕37只形态各异的奔狮。塔门金刚力士造像和基座狮子浮雕颇具隋唐风格。

塔内中空,从东门内壁至北门顶砌有石梯可登二层北门内,梯边设置铁栏杆扶手,设一铁门以防小孩登高,二、三层塔身外围都有走廊。要到三层需另架竹梯登上,要到塔顶塔刹处,南面塔檐留有一空洞,用竹梯可登塔顶。

公元1604年,当地发生八级大地震,报恩寺塔完好无损。据研究,就是因为塔墙薄而塔身空,门洞大而塔身轻,使得塔能稳定地竖立在塔基上,重心低下。而塔墙内外都托出三层悬臂,也可以牢固地承载塔檐和上层塔墙,因此这是座巧妙的抗震建筑物。

报恩寺塔旁边就是东山湄洲妈祖行宫,这里原为麟峰书院,1950年代文峰宫建筑构件及妈祖雕像辗转迁移到此,改为妈祖行宫。

1980年代之后,妈祖行宫又增建了梳妆楼、主殿、禹门等建筑,如今宫内还有两尊宋代樟木妈祖雕像以及石雕龙跸。

妈祖行宫下面有东山祖祠,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原是明代思想家、抗倭先贤林龙江的祖父林富(兵部右侍郎,两广总制)回乡后所建的“东山樵舍”。

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林龙江先生开始在此讲学,改名“宗孔堂”,并在千年古樟树后建立“麟峰书院”,他逝世后,门人弟子改建为“麒山祖祠”,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改建为东山祖祠。

这棵被誉为“东南第一樟”的千年古樟树就位于林龙江纪念馆后,相当巨大,枯死的老树干也没有被处理掉,而是保留着原貌。

此外,东山祖祠还有一口龙江圣泉古井,一块麒麟石,这也是历史上“麟峰书院”、“麒山祖祠”等的来源,麒麟出没出必有祥瑞,这块石头也是东山祖祠的图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海拔69米的东岩山大概如此,这里有古塔有古树,有寺庙有祖祠,虽然在城区中心,但闹中有静,虽然全免费,但游客很少,这里还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东山晓旭”,有机会去莆田的话,不要错过这座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