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如果说中国是世界上科技使用最广泛的国家,我想没人会反对。

但是,半个世纪前的中国,却是一个与今天截然不同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可以说,那时的生活,与如今的繁荣景象,是形成鲜明对比的。

可能你曾经亲身经历那个年代,或者从长辈口中,听到过那个时代的事情。但是直观地印象,却未必所有人都曾经看见过。

那个时代,中国的生产力仍然不发达,更没有如今燃爆网络的自媒体。

在照相机都难得一见的时代,又有多少影像能留下呢?不过,凡事皆有例外

一个名叫约翰·布尔默(John Bulmer)的英国摄影师,在那个时代来到中国。他在当年的街头,抓拍了12张珍贵的彩色照片,深度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第一张照片拍摄于八达岭长城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年轻女性,穿的衣服、扎的辫子都非常类似,是比较正统和保守的。

那个时代,她们衣服的颜色大多以蓝色、绿色为主,不像现在的年轻女孩,衣服的色彩艳丽,样式多元化,而且还越穿越短。

不过,从她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虽然当时生活水平不高,社会风气也并不活跃,但是她们在登临长城时,也会发出会心的笑容。

从照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1973年的中国,虽然生产力仍不发达,但人们心中那向往幸福生活的渴望,却根本无法掩盖。

当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四样东西,被称为新婚“四大件”,但只有极少数家庭能够负担得起。

街头的行人穿着保守、正统的衣服,与如今多种多样、时尚前卫的着装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当时的年轻人也热爱旅游,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依然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第二张照片拍摄于一个近水的公园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看出,一对祖孙正在寒冷的冬日遛弯。老人身着传统颜色和样式的棉衣棉裤,而儿童却至少穿上了7层厚厚的衣服。

在那个年代,羽绒服不是谁都能买得起的,人们普遍需要穿着厚厚的棉衣来御寒。棉衣的缺点是分量重,但是其御寒效果却并不输给今天的羽绒服,而且价钱上要便宜很多。

中国的老百姓,总是会用自己的智慧,在有限的条件下,让自己过得更好。

从这张照片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中国人那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老人的手拉着孩子的手,在寒冷的天气中给人一种爱的温暖。

虽然如今,那个老人恐怕已经作古,而那个孩子也应该步入了老年,但是那种祖孙之间的温情,却会永远地传承下去。

第三张照片拍摄于街头

一个扛着两把铁锹的民工,正急匆匆地行走在马路上。他身上的衣服,头上的帽子和手上的手套,都有那个年代浓浓的味道。

画面中的主人公,有可能刚刚完成了一项小工程,也有可能是去支援其他人的建设任务。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他并不介意扛着铁锹走很长的路。

事实上,在那个时代,虽然我们的工程设备普遍比较缺乏,但是工人们的干劲儿却很高。只要上级领导一声令下,下面的工人就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一项复杂的工程。

曾经的共和国十大建筑,就是在工人们奋不顾身地付出中,成为了建筑的经典。那种不计报酬、将自己的付出植入工程的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第四张照片也是拍摄于街头

镜头中,是一个母亲抱着孩子在走路。在她看向镜头的时候,显然有些惊讶。可能她是没怎么见过照相机,当然更有可能是因为她发现了外国人。

在那个时代,能看到一个外国人是非常难得的。这确实是当时的一个常态,在当时,甚至还发生过很多人追着围观“老外”的事情,现在想想还是非常尴尬的。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开放,我们对外国人已经见怪不怪。

外国人在中国工作、学习的越来越多,我们身边的“老外”已经走进各行各业。甚至在北京的后海,还能看到外国小哥在摆地摊。中国和世界的交流,确实越来越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