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三镇总兵力合计18.4万人,这便是安禄山反唐的资本,安禄山、史思明均为粟特胡人,也就是中国史书上所称的“昭武九姓”,这些人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后来匈奴崛起,征服了河西,赶走了月氏人。

九姓分别是: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昭武九姓就是月氏人,被匈奴击败后,昭武九姓就开始向其他地方迁移,一部分迁到西域,一部分迁到中亚,还有一部分留在当地与其他民族融合了。

安禄山是如何来到唐朝的,已经不得而知,唐朝在开国之初因为一系列的对外征战,灭亡了东西突厥、高句丽、薛延陀、新罗、后突厥等,有一大批胡人投靠唐朝,唐朝为了安置这些胡人,设置一系列羁縻府州,用胡人来管理胡人,唐朝收取一定的赋税,羁縻府州大多设置在边境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禄山

唐玄宗天宝年间,在全国设置了九个节度使加一个经略使(后改为节度使),分别是: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剑南、岭南,节度使不仅有兵权,而且还能有行政权,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

安禄山一人身兼三镇节度使,职权相当大,控制了唐朝东北边疆,包括今河北、山西、北京、天津、辽宁等地,还控制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军队。

河东节度使治所在山西太原,主要是防备突厥,下辖:天兵军(在今山西太原)、大同军(在今山西朔县东)、岢岚军(在今山西岢岚)、横野军(在今河北蔚县)、云中守捉使(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合计兵力5.5万人。

史思明

范阳节度使治所在幽州,今北京,主要是防备奚和契丹,下辖:经略军(在今北京市)、威武军(在今北京密云)、静塞军(在今天津蓟县)、清夷军(在今河北官厅水库)、恒阳军(在今河北正定)、北平军(在今河北定县)、唐兴军(在今河北白洋淀东漠州)、横海军(在今河北沧州市东南)、高阳军(在今河北易县),合计兵力9.14万人。

平卢节度使治所在营州,今辽宁朝阳,主要是防备室韦、靺鞨,下辖:平卢军(在今辽宁朝阳)、卢龙军(在今河北卢龙)、榆关守捉使(在今河北抚宁东)、安东都护府(在今辽宁锦州),合计兵力3.75万人。

安禄山手下的军队组成很复杂,当时正值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过渡期,由于唐朝一百多年没有战争,人口越来越多,根据学者推算,安史之乱前唐朝总人口有8000多万人,田地不够,府兵制无法依存,无地流民越来越多,募兵制开始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

唐朝中央机构可以募兵,节度使也可以自己就地募兵,募兵对象主要是失去土地的农民,胡人很少种地的,这些人绝大多数是汉人,几乎可以肯定安禄山手下的绝大多数士兵都是汉人,但胡汉比率并不是维持不变的,而是时刻在变化的。

《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三》:己丑,安禄山奏:臣所部将士讨奚、契丹、九姓、同罗等,勋效甚多,乞不拘常格,超资加赏,仍好写告身付臣军授之。于是除将军者五百馀人,中郎将者二千馀人。禄山欲反,故先以此收众心也。

公元754年,安史之乱的前一年,安禄山给唐玄宗上奏说:我所率领的部下将士讨伐奚、契丹、九姓胡、同罗等,功勋卓著,乞望陛下能够打破常规,越级封官赏赐,并希望写好委任状,让我在军中授予他们。

安史叛军

安禄山一次性就任命了500多人为将军,提拔2000多人为中郎将,借此收买人心,这些人全部是安禄山的亲信,便是胡人还是汉人,并没有交代,以安禄山后来的做法看,肯定是胡人居多,汉人偏少。

以一名将军统领2000人的军队来看,500多名将军则统领10余万军队,再加上2000多名中郎将,安禄山这一任命几乎涵盖了手下所有的军队,安禄山借此控制了麾下所有军队。

《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三》:二月,辛亥,安禄山使副将何千年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上命立进画,给告身。

公元755年2月,安禄山派副将何千年入朝奏事,请求用蕃人将领32人代替汉人将领,唐玄宗又答应了,几乎是百求百应,命令中书省立刻下敕书,由自己签署实行,并发给委任状。

唐军

可见安禄山准备用胡人将领替换汉人将领,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率领胡汉军队15万人南下,其余兵力留守。

《旧唐书 地理志》:自燕以下十七州,皆东北蕃降胡散诸处幽州、营州界内,以州名羁縻之,无所役属。安禄山之乱,一切驱之为寇,遂扰中原。

燕地有十七州都是用来安置东北地区投降的胡人,散布在幽州、营州,也就是安禄山的核心控制区,这也是唐朝的羁縻州,这些地区也是安禄山的兵员来源地,安禄山叛乱时,把这些胡人全部征发,以补充兵员,攻打中原。

《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三》:于是河北诸郡响应,凡十七郡皆归朝廷,兵合二十馀万;其附禄山者,惟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鄴六郡而已。

颜真卿在河北起兵反对安禄山,很快河北地区的州郡纷纷响应,共有十七郡归顺朝廷,合兵二十多万,其余依附安禄山叛军的只有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郡和邺郡等六郡,可见河北大多数人是支持朝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史之乱

这里的河北不是今天的河北省,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地区,除了靠近边境地区以外,河北汉人肯定是多于胡人,颜真卿手下的兵大多是汉人,而安禄山军队兵员损失后,补充的基本都是胡人,因此安史叛军的胡人比率会越来越高。

比如安禄山手下的曳落河、同罗精骑都是胡人精锐军队,参与了很多次重要的战役,比如崔乾佑与哥舒瀚的灵宝之战,同罗精骑参战,睢阳之战,尹子琦率领十余万同罗、突厥、奚族精锐及其他叛军围攻睢阳,军队则以胡人为主,陈涛斜之战,唐将房琯率领十余万唐军对战叛军安守忠率领的数万曳落河,叛军大败唐军。

根据《旧唐书 地理志》的统计,整个幽州与营州地区的胡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4.6%,包括契丹、靺鞨、同罗、奚、新罗、突厥等,因此不管安禄山如此增加胡人将领与士兵,在汉人强大的人口基数面前,胡人始终是少数民族。

河北诸州胡人户口数

再来分析一下胡人将领的籍贯,安禄山建立的大燕政权四任皇帝都是胡人,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四人都是粟特胡人,蛊惑安禄山起兵的严庄、高尚两人是河北汉人,这两人也是安禄山建立的大燕政权中的高官。

范阳节度副使贾循是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人,当然是汉人,为安禄山留守范阳;别将高秀岩是绛州稷山人,今山西运城人,也是汉人,为安禄山留守大同,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守平卢,籍贯不详,西京留守张通儒是华州下邽人,今陕西渭南东北人,唐朝军事家张仁愿的孙子,同样是汉人,只有左相达奚殉是鲜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