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山的心中没有太强的权威两个字。

所有人的话都可以听,也可以不听。

大部分时候,他都是迫于环境和生存压力,才要做出违背自己的nature做出决策。

比如说,可以不去洗脸刷牙,但是明天就不能玩游戏了。

可以不吃这个不喜欢吃的青菜,但是下次好吃的鸡翅就不分给你了。

他也有许多法宝,应对生活中的这些非如此不可。比如说,那我吃完今天的饭,我要看10集卡通片,可以吗?

我想跟你一起去采桑叶,那好的,我先去把桌子上的玩具收拾好

明天我想和你一起去摆摊,所以要早上7点起床(平时赖床一小时干什么都不行,如今早起小时自己什么都干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末的时候,安山跟我去一个活动做志愿者,为了能够准时去摆摊,他浅睡了一下就起床和我一起出发。

至此,你可能看到,一个生活中一直要不断argue,分分钟都要做决策,且有许多自己的鬼主意的孩子的形象。

试想一下,如果把安山换成你自己,如果把那些生活中非如此不可的条件组合(if-then)换成:

准时上班->准时发工资

周末去旅行|攀岩|玩桌游->7点起床

刷2小时抖音|打10局游戏|追8集偶像剧->做完今天的家务|遛娃|遛狗or陪爸妈吃饭

是不是也,很合理?

似乎,并没有人天生就真的能靠“只做自己”就能好好过完一生。生活中总是有许多莫名其妙的,非如此不可的事情,一天天在发生。

18岁之前,我和安山一样,总是对这些事情感觉到愤怒,不解以及希望有一天生活在“没有老师,有吃不完的小香肠和玩不完的玩具的世界里”。

直到18岁零9个月,我开始进入大学就读。

我发现我“自由”了。

学校也有安排课程,

但是自由的时间很多,

太多了,甚至你知道哪怕不按时去上课,

老师也不会对你严加责罚。

也就是说,那些if-then的条件消失了。

最开始的一个学期,我还是仿佛在高三的时候一样,把我的精力都放到学习上,做课代表,提早预习,周末和放学留出学习时间。

去实验室帮师兄师姐做小助理。

并且开始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

日子过得高效,无聊且跟“有老师和权威”的时代一模一样。

但第二学期,我疑惑了,突然意识到:

真的只能这样吗?

这就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吗?

除了读书,我还有没有其他人生选择呢?

产生了这堆疑问之后,

我就不安分了。

接连做了几件事:

1我决定放弃两点一线,尝试加入了攀岩协会

2我决定加入一个新锐前沿的杂志社,做兼职的记者

3我决定跟当时异地恋的初恋分手,不再以考上跟他一起读研为目标

4我决定加入学院的学生会的文娱部竞选,并在大二开始推动一个心理学宣传月的活动。

因为决定分手,后来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于是有了这个跟我一样喜欢偷懒和有许多古灵精怪idea的宝宝​

因为创办了中山大学第一届心理宣传月,让我对心理学科普充满信心和动力,致力于做全社会的心理学科普,于是逐渐成为科普作者,活动策划人,发起科普公益活动,开办心理学科普​企业,一直从事这个行业20年。图为上周和安山一起去的一个重庆朋友的活动,我(黄色背心驼背中年大妈)在给参加者科普神经多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当年选择加入攀岩协会,开启了攀岩的生活,除了认识了很多好朋友,还让我收获了全国大学生赛事冠军,去到国内和国外很多不同的野外攀岩,有许多独特的人生体验。图为K(在岩壁上挂着的黑色衣服攀岩菜鸡)去年4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附近的国家公园野外抱石。

现在这样轻描淡写,似乎从对生活质疑,活得不明不白,到要决定“自己主动做出改变”“打破既定的陈规滥俗”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实际上却完全不是。

就跟做一条应用题一样,从问题到新的答案序列,中间是有一系列逻辑推理和试错的实验步骤。

这跟那半年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学习,脱不了关系。

同样地,安山并不迷信权威,他常常也会提出质疑: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件事?为什么都要听你们大人的?或者揪出一些别人说话上逻辑的漏洞。

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有训练他:

1爸爸妈妈的话,也不一定要听,如果你能讲出更合理的道理,我们也会听你的;

2有很多事情,你也可以不做,但是它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你得自己学会承担;

3世界是有运行的一套科学规律的,你可以提出问题,自己去试着找答案(比如元宝山是否有真的元宝,奥特曼是真的存在的吗或者我们要去埃及看金字塔有多少种方法)

简而言之,这是一套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也是一套质疑权威的训练。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方方面面的科学。

经过近代超过150年的发展,它逐渐从一门在实验室研究人类的行为,智力,认知,情绪,人格,决策,道德乃至社会结构等等的学问。逐渐发展为在各个学科都有一席之地,以及各行各业的不同层面的应用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质疑权威,提出问题,

是任何一个科学研究的基本价值观。

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

回顾个人成长和自身育儿的原则,遵循一套更为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反权威的提问方式,再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行动图式,是我的日常和工作方法。

今天的结论:当我们被要求按照某套逻辑决策时,如果你感受到不舒服或者疑惑,首先破除提出这个条件的人是权威的想法,而要反问:

虽然约定俗成的方式和路径是这样,

但,真的只能这样吗?

不一定吧。

也许我们还可以……

吉竹伸介的这本绘本书,用简单语言教孩子(也可以是大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是安山爸爸给买的,我觉得是很不错的书,推荐。

今日练习:回忆一件你最近或者过去让你感觉不舒服的一件事情,然后采用if then的句式去表述它。尝试代入如果自己是这个规则的设计者,可能这个设计的意图是什么。

最后问一句

真的只能这样吗?不一定吧。可能可以……

下一次的课程,会介绍如果想出更多的what if(可能可以)。

如果你想获得更多有趣实用的心理学应用方案,摁一下,关注:友心人公众号。

想了解我和攀岩的故事:

如果你有一个卡住的人生问题,

这里有一个奇怪的产品:

了解我创办的这个心理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