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共有88个县区,其中包括50个县、11个自治县、10个县级市、16个市辖区和1个特区。

这里面,除了部分市辖区(含地级市的市辖区)之外,大部分都是县级区划(含自治州州府,县级市)。

从人口分布上看,贵州3865万的常住人口中,只有640万人居住在省会贵阳,也就是说,超过80%的人,都居住在非省会城市的县、区。

其实,贵阳市辖区内,也有很多中产家庭,是从贵州各地的县城走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人际关系:县城混沌 vs 省会界限感

贵阳虽然不是北上广深那样的一线城市,但起码是一个省会城市、二线城市,就算没有那么发达、但大城市的人际关系,却还是和县城有着天壤之别的。

贵阳的城市氛围相对比较包容,毕竟近年来大部分的“新贵阳人”,都是从省内外各地“移民”过来的,而且又属于少数民族比较多的地区,这种包容感,某种程度上,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界限感。

也就是说,大家都在忙着搞钱,根本没有谁有空去关注你是谁、你在干什么,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除非你能给我带来利益和价值。

一二线大城市的人际关系,不会像县城那样粘稠。

在县城里面,人际关系是融合成一团的,没有更多的个人的空间,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各种亲戚、朋友的“手”,总是会随意介入你的生活,并且还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建议(逼迫)你做一些自己不愿意或不喜欢的事情。

这其实也是小地方的一种通病,因为小地方源匮乏,需要团队配合抱团取暖,才能保证一定程度上的收获,亲戚朋友之间也会形成某种依赖关系网。

因此,县城“婆罗门”的门第,其实是一张牢不可破的关系网,关系之间的亲疏远近是很森严的。

而在贵阳这样的省会大城市,哪怕是再亲再好的朋友,相处的时候都会有明显的界限感,对方不会给你提出过分深刻的建议或深度的评价,No Judge(不评价)好像成为了大城市的一种通行的生活哲学。

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样的“冷眼旁观”,也才能让大城市容纳更多不同和丰富元素,让城市更加多元和包容,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口涌入。

有一个数据是,近十多年来,贵阳几乎是全贵州省唯一的人口净流入城市,从2022年到2023年,贵阳的常住人口从622万增长到640万,规模十分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付出回报率:县城匮乏 vs省会蛋糕足够大

很多人可能会关注到一个现象,但凡是县城出身稍微有点出息,考上985/211的大学生,毕业后基本很少有回到县城老家的,大多数都留在东部沿海一二线城市,最差也是在本省的省会城市。

年轻人难道真的那么愿意“背井离乡”吗?

其实不然,主要是因为家乡小县城的资源有限,县城里面稍微好一些的岗位,基本都被“县城婆罗门”瓜分完毕了,你没有那个血脉或者联姻关系,很难进入那个圈子里分一杯羹。

那一二线大城市就没有“婆罗门”了吗?

实际上也还是有的,只不过大城市的蛋糕足够大、资源足够多,婆罗门不可能全部掌控到。

或者说,大城市的婆罗门,根本就看不上你那点蝇头小利,人家玩的是深海游戏,而浅水滩上、河流里的小鱼小虾,其实就足够普通人实现阶层跃升了。

而且,在大城市,想要坐到一定的社会地位,还是要考虑一部分个人能力的,不像在县城的岗位,初中生的学历就能够完全胜任,而大城市起码要本科生、研究生。

此外,省会城市的塘子更深更大、人脉关系也更广。有的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岗位,比如一些大厂、大单位的普工,居然也要求研究生学历,其实这些工作,单凭职校生就能完全胜任。

之所以要研究生,其实也是一种门槛设定,如果不设门槛,打招呼、递条子的关系特别多,成全了这个得罪了那个,所以,主事者往往为了耳根清净,不得不提高学历门槛,把一些关系户排除在外,谁也不得罪,这其实也间接为一些高学历人才留在大城市,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对于普通人而言,同样的付出,无论是劳动还是时间,或者是资本投入,在越大的城市,机会越多、回报率往往也是越高的,风险更低、容错率也更高。

总而言之,贵阳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和一般小县城对比,在生活方式、投资回报等方面,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的,关键看个人选择。

常言道,选择大于努力,站在大城市逐年增值的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而如果明珠暗投,也只能怪自己一步错、步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