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幸虽得其主,然不得其时

写诸葛亮是最难写的,他在国人的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忠贞不二,鞠躬尽瘁,其人格魅力当独步天下,一部《三国演义》将他在人们的心目中,拨到了无限高的地步,加之历代文人墨客的歌咏,以及那绝世鸿文“出师表”,使诸葛亮伟岸的形象深入人心。

学历史看重的是正史,其它的只能作为参考,那么作为正史,《三国志》是可信度最高的,在前期,诸葛亮的功绩和战略高度,肯定是一大亮点,但在后期我却有点晕忽了,我是一直没弄明白,在魏蜀吴三国中,这蜀是最为弱小的,缘何一直要北伐北伐的,以卵击石,自取其败。

大家都知道这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但却很少有人觉得,这三个国家的名称其实是有些怪怪的,魏和吴是延自开始的魏王和吴王而建的国号,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这蜀却怎么看都是个四不象,它是一个地域名称,而不应该是一个国家,刘备称帝时,用的国号是“汉”而不是蜀,也就是说,比较合理的称呼应该叫“蜀汉”才对吧。

既然叫“汉”,那么肯定是以汉家正统自视,其它都属“伪”之范畴,当伐而灭之,这是诸葛亮至死不渝的方针,也是他的夙愿,更是他报答刘备知遇之恩的体现,然而,后期三国鼎立中,这蜀是最弱的,却在八年中六出祁山,坚持北伐,把个国家弄得来民疲民穷,怎么说都有些不识时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