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4年第7期绵长的大运河,千年流动的中华文化文、图-残小雪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属于全球的文化瑰宝。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就在近期,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放,与邻近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一并成为大运河畔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能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一直是我感兴趣的话题。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古老文化不断焕发生机。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里也聚集着众多年轻参观者。大运河博物馆的外部设计蕴含巧思,船、帆、水的设计,远远看上去,博物馆就像是运河之舟停留于“码头”,高低错落的形态具有动感,外形风格与内在主题以及所在位置有着彼此的呼应,令人印象深刻。博物馆内的基本陈列“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在展陈大楼二层,展示了大运河与中国发展、北京城市形成以及与世界文化交融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清大运河文物跟随游览指示,展现在我眼前的不仅有沿途的出土文物,还有生动形象的水路展示说明,让青年对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为多样的学习和理解空间。促进中华民族统一的重要纽带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丰富的史料呈现让参观者不时驻足。大运河是世界上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始建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因为中国的地形原因,多数河流是东西方向,而大运河是从北向南,连同其支流长度近3200公里,堪称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大运河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息息相关。从70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开始,古人类们的生活就已经与河流密切共生,沿河栖息。最初人类捕捉养育鱼类,从河中引水,早早开始适应并学习改善自然。从游牧文明过渡到农耕文明后,在河流下游平原地区,又开始利用河流配合粮食的种植。随后水利、农具、畜力等农业技术逐渐形成。古代的北京是重要军镇,连接中原与长城以北的地区,凭借水路服务中原物资的北运。隋唐大运河的修建,将北京与中原、江淮地区更紧密地联合起来,成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的重要纽带。此时的大运河已串联起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形形色色的人物往来于大运河之上,促进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通过大运河,中华大地南北互通,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沿岸城市的兴起。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发展。各地的学者与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带动了中华文明的不断进步。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对大运河的依赖度有所降低,但它仍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大运河所代表的是中国人勤劳智慧和团结奋斗的精神,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一条水道,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水旅时光:智慧之河,文化之河随着参观的进行,大运河的展示进入文化范畴,变得更为生动,充满生活烟火气息。大运河的贯通,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交通格局和货物运输的方式,而且运河沿岸的联系增强了,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历史图片和影像的展示中,我了解到大运河沿线城市在古代早已商贾云集,商人们带着各地的商品和文化产物,驾船经由大运河,将宝贵的物资带到远方。而在他们归来时,又将其他地方的财富和文化带回本地。这种流通与交换,使得大运河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文化交汇点。瓷器、稻米、丝绸从南方运到北方,与之相关的人文艺术获取了新的生命力。
瓷器兴起实景展示 民以食为天。大运河作为交通要道,给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面粉经由大运河的运输,带来了丰富的面点制作工艺的传承。南方的果农们为了更长久地保存食材,开始把水果制作成果酱果干等,让更多的小吃得以诞生。清代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就曾经受美食的吸引,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逐个城市品尝特色美食,从而在京杭大运河各个城市都留下了这两位皇帝挚爱的著名小吃,也让大运河城市逐渐形成当地的特色饮食,被全国人民所知晓,比如扬州冶春的早茶、盐城八大碗、北京烤鸭等等。地方的饮食文化,在一代代传承中,成为了餐桌上的“活化石”,让人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在传递着关于时间的故事。商业的繁荣,让饮食文化不断推动艺术革新。早期茶叶流行于南方,北方并没有饮茶的习惯。南方地域适合茶叶的生长,最早在寺庙内流行。伴随着运河文化推动佛教文化的扩散,往来各地的茶商把饮茶之风也带到了北方地区。与之配合,种植技术和产量也显著提升。不仅如此,唐代文人墨客崇尚饮茶,在字里行间表达对茶饮的热爱,而这些风尚,也都因为运河的互通有无,让文化的传播变得更为迅速。茶叶的普及,让茶文化逐渐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和村庄,茶馆和茶楼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品味各种不同的茶叶,聆听茶师的讲解,体验茶道的独特韵味。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得茶艺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和文化表达方式。大运河沿岸茶馆戏楼的兴盛,也推动了民间戏曲艺术形式的更新,戏曲、音乐、舞蹈等成为民众的消遣娱乐项目,不同的艺术门类在交流融合中互相学习,完善自身的发展。各个地方的戏曲艺术经过传承,沿着大运河汇聚到北京地区,促成了京剧的诞生。
京剧诞生京剧原本是宫廷艺术,而随着运河文化,一步步扩散,传播到民间,而民间的休闲需求,又让这一艺术形式的影响越发深远。大运河的畅通还为京剧演员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京剧演员可以通过大运河的便利,前往不同的城市学习其他地方的表演风格和技艺,丰富自己的舞台艺术。这种跨地区的艺术交流和合作,使得京剧在各个地方得到了更全面、多样化的发展。京剧吸引了观众,再次推动茶馆和戏楼的发展,实现“表演平台”与“演出艺人”的双赢局面。京剧文化和相关产业的兴盛,也让京剧传承至今,为成为国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铺垫。大运河文化带动人们关注更多精神生活,注重自我的表达,文字的描写与记录,让不少小说与故事经典流传。著名的元杂剧《窦娥冤》的故事背景就在楚州,地处京杭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而“三言二拍”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整个故事几乎就发生在大运河上。不仅如此,“三言二拍”几乎以运河两岸的城市为故事背景,其中所写,记录了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与精神面貌,真实地呈现出了运河文化下的生活画卷。作家们的文艺作品,不仅展示了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而文人们通过大运河的连接,交流作品心得,也让文学艺术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展。不同学派的知识与思想,在这条大运河上绵延流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知识的火种被点燃,文化的种子在大运河沿线生根发芽。于是,大运河不仅是商业之河,也成为智慧之河、文化之河。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展览让我直观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沿着大运河南来北往,传播交融,让中华文明成为有机整体的盛况。大运河上漂来的“北京城”北京依河而兴。北京城里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运河上漂来的北京城”。最初北京城的粮食产量并不高,海运与河运相结合的漕运制度建立后,北京与南方粮食产地紧密关联,让北京逐渐成为物产的汇集地,积淀出丰厚的运河文化。通州作为明清时期的漕运终点与南北物资交流枢纽,享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内部环境大运河北京段全长82公里,在北京开发的历程中,城内发现了不少与运河相关的文物和遗址,如水道、码头、漕船、仓场、闸坝、官署、城镇、祠庙等,都是运河文化的物质载体。北京跟随着运河的发展逐渐成为繁荣的城市和都城,吸引着人才与技术的到来。先进的水利技术帮助运河的修建,为城市的灌溉、排水和供水系统提供了先进的方法和经验。跟随不同的河流布局是北京城市规划的一大特色。应运而生码头船坞的建造需求,让木匠石匠和锻造工人来此聚集,技艺的互相交流学习,让北京逐渐发展起自己的建筑风格与特色,也为后续的发展进行了人才的储备。
运河促进海内外文化融合北京因河而容。京杭大运河贯通了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区域,让北京逐渐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地域文化在此交融并传播,构成了北京文化特有的包容性。由于人口和商业的汇集,北京地区的饮食也包容了运河沿岸的食材与调味品,以满足各地区人口在此聚集的生活需求,让北京的食物口味和形式更为多样化。对于早已名扬天下的“北京烤鸭”,通过参观我才知道,原来它也是运河文化的产物。最早的北京没有养鸭子的习惯,因为南方粮食运输到此,在船上有南方的商人养鸭,自己食用或者卖掉,后来到了北京就逐渐形成了地方特色的烤鸭。而老北京喜欢在搪瓷缸里喝的花茶,也是通过大运河从南方引进的。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我采访到一位北京本地的青年参观者。在了解运河文化相关知识的同时,她也说起此行的意外收获:“北京城市建造和文化发展与大运河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我之前确实不知道。大运河带来了天南海北的产物和文化,汇聚在北京城,逐渐流传到了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申遗纪念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熟悉了解关于大运河的文化发展变迁,并对其进行传承和延续,任重而道远。运河文化,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能够有效地弘扬北京的历史与文化遗产,让运河文化同时具备历史的厚重感与时代的潮流感。从2023年开始,北京还举办了运河文化节,成为了北京市民和游客的盛大庆典,其中包括文艺展演、展览、服饰秀、阅读、运河对话、非遗文创市集等。文化节等活动,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了解民俗风情、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够让属于中国特有的运河文化,在时代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向未来传递着辉煌故事,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在水上交汇两千多年来,大运河文化一直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文明,内部外部的循环流动,南北方的沟通交流,让中国各区域的文化与知识在此平衡,成为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重要线路。
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兴起,让中华文化也融入世界文明的历史发展里程当中。隋唐时期,大运河让广州成为亚洲国家乃至北非、欧洲诸国货物的集散地。西亚的宗教和文化传到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也经此销售运输到西亚、北非、欧洲等地。中外文化的交流,让中华文明就此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了17年,他也是元朝的官员。他从元大都出发,沿着大运河前往扬州赴任。马可·波罗记录下了运河沿岸商贸繁荣的场面,之后根据他口述整理的作品《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这些文字记载,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对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未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推动。而随着新航路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京杭大运河也成为他沟通中西方文化的纽带。利玛窦沿着京杭大运河乘船北上,带着西学开启了与中华文化的交流之路,拉开了“东学西用”的潮流之幕。朝鲜人崔溥的著作《漂海录》,更是详细记载了明朝时他在运河沿岸所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民风等信息,留下了重要的文化资料,也将中国的运河文化覆盖到更广阔的地区。乾隆时期,英国曾派遣一支来华使团,得到皇帝特许后,他们从北京出发,在船上经运河一路向南,最后抵达杭州,领略了中国由北到南的不同风土人情与秀丽风景,这也为亚洲与欧洲文化的交融迈出了一大步。中国大运河贯穿中国南北,也让中国与世界连接。在全球化的潮流当中,大运河成为向外展示中华物质文明与文化风采的舞台。让其他国家领略到中国旺盛的生命力,建立对于中国新的认知,随后将这一切带回他们的祖国,完成中外文化交流互动。中华民族是具有包容性的民族,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兼容并蓄,也给了当代年轻人新的文化使命。通过认识和学习大运河的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应该进一步创造机会让年轻人对运河历史、名人传记、非遗传统、戏曲文学等进行认知和了解。鼓励青年参与相关文化的志愿者活动,深刻理解其文化价值。融合当下的时代精华,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让大运河文化走出去,在世界的瞩目下再创辉煌。大运河在历史的潮流中奔流向前,而关于它的故事永远不曾落幕。

监制:皮钧
终审:陈敏审校:刘晓 刘博文编辑:董铁莹 王涵入(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