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0日讯(研究员张玉虹 记者郭松峤)2024年4月20日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纪念日,2024年也是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诞生50周年。当天,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工作委员会、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计算所互联网基础技术实验室、伏羲智库等共同举办了以“致敬互联网3050”为主题的活动,同时也举行了“致敬互联网3050暨‘数聚.中国’平台共建启动仪式。

全球互联网研究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发端,到1969年构建雏形,再到1974年温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发表有关TCP/IP的技术论文的发表,“Internet”一词正式进入了人类知识的长河。

伏羲智库创始人、主任李晓东教授介绍,从数据互联网(网间互联)、信息互联网(网站互联)再到价值互联网(数据互联)阶段,互联网为全球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逐渐成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底座。

近两年的大模型与互联网的结合也有巨大想象空间。清华大学教授、全球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李星说:“五十五年前arpanet的前辈们的研究目标不仅是网络,也有AI。互联网先成功了,现在轮到Al。没有互联网就没有chatGPT。”

针对“大模型对价值互联网的影响”,李晓东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大模型有助于把数据要素资源的价值实现。”他进一步解释:“大模型是构建在互联网之上的智能化应用,高度依赖于通过互联网采集、标识和传输数据,大模型的发展会推动互联网的发展,因为会需要互联网更加的安全、稳定和韧性,会需要互联网基础设施能够支撑数据互联,构建新的数据基础设施。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大模型,大模型的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互联网基础技术创新,相辅相成。”

同时,Al为互联网也提出的新的挑战。李星举例说明:第一,地缘政治(A l是重要部分)带来互联网分裂;第二,Al巨头使互联网过渡集中化。第三,大量机器人联网,带来新的可信任问题;第四,Al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对人类文明演进带来重大挑战和机遇。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得益于全球互联网,也影响了全球互联网,未来中国互联网社群理应为全球互联网和数字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践行“互联共享助推数字发展”,李晓东教授呼吁社群发起成立“互联网发展合作网络”,并提出互联网助力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合作倡议,与合作伙伴共同研究数据互联的技术问题,共同研讨数字治理的政策框架,共同构建数字经济的指标体系,共同推广数字文明的文化理念。

李晓东教授指出,为了推动互联网发展合作,促进数字中国建设,中国互联网协会将依托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开展2024年“互联网助力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案例征集活动,入选案例将纳入“中国数字发展知识库”,并会将部分案例收录于《中国数字发展研究》正式出版。

活动上,“数聚.中国”平台正式上线,面向社会进行公测,李晓东强调,“数聚.中国”平台将秉持互联网的开源精神,邀请合作伙伴进行共建,成果与合作网络伙伴共享。该平台基于数据互操作系统(DIS)、数据自治空间(DAO)等技术,以及数据资源体系(DRA)、数据治理框架(DGF)等架构实现,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提供技术研发支撑,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提供政策研究支撑,与互联网发展合作网络伙伴机构共建,服务经济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实践探索数据空间互联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