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红楼梦》中,充满喜剧效果的人物并不多,大致有以下这几位:贾母、刘姥姥、王熙凤、林黛玉、史湘云。但是,她们的喜剧效果,同样是存在区别的。

比如贾母的乐观,更多的源于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的史家,拥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因此在她的内心之中,具有更高一层的发现美、消化不良情绪的能力。

比如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作者通过两个细节,展现了老太太的这一特征:

1、刘姥姥进大观园,众人聚餐之时,贾母引领着众人,听着穿林度水而来的箫声。

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

此情此景,就连观者的我们,心情也是十分舒畅的。

2、《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宁荣二府的人相聚一堂,庆祝元宵佳节。期间,贾母再一次引领众人,享受了一会纯粹的音乐。

贾母笑道:“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你等唱什么?才刚八出《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你瞧瞧,薛姨太太,这李亲家太太,都是有戏的人家,不知听过多少好戏的。这些姑娘都比咱们家姑娘见过好戏,听过好曲子。如今这小戏子又是那有名顽戏家的班子,虽是小孩们,却比大班还强。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与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
文官笑道:“这也是的,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

俗话说得好:世界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时候,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暂且抛开生活的苟且,欣赏着沿路的风景,或许也能体会“云卷云舒”的惬意。

而相比衣食无忧的贾母,刘姥姥的乐观、刘姥姥的喜剧则更多的源于她对人生的达观态度,作为乡下老妪多年来沉淀下来的智慧与幽默。

比如,她用乡里风情给众人说的茗玉的故事,便让在场的众人听了都入了迷,仅这一点,便是需要一定的功底的。

我们再回到凤姐身上,不难发现,她的欢笑,更多地出现在两种情形。

1、与性情中人所开的玩笑。对于这一点,最直接的细节便是《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因为吃茶这件事,她对林黛玉开的玩笑,所引起的氛围,是显而易见的。

林黛玉道:“果真的?我就打发人取去了。”
凤姐道:“不用取去,我叫人送来就是了。我明日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
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我来了。”
凤姐笑道:“到求你,你到说这些闲话。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都一齐笑起来。黛玉便红了脸,一声儿也不言语,回过头去了。

2、为了哄老太太开心而用心的奉承。

作为荣国府长房贾琏之妻,在荣国府由二房当家的大环境下,其实她并没有用武之地。然而,随着贾珠的早逝却让她获得了代理管家的机会。

在代理管家期间,让凤姐体会到了拥有权力的快感,同时,由权力而滋生出来的财富,也是十分可观的:比如凤姐挪用下人的月钱放高利贷、替人打官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为了维持代理管家的身份,在荣国府中,她自然需要抱一个足够强大的大腿。

而在荣国府中,谁的大腿最粗?当然是拥有一品诰命夫人的贾母,因此,抱住老太太的大腿,对于精明的凤姐而言,自然是不会忽视的。

而对于这样的细节,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并不在少数。

比如《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贾母提出在大观园开设一个小厨房,方便宝玉等人用餐,得到了凤姐的极力支持。对此,便有这样一段对话。

贾母点头叹道:“我虽疼他,我又怕他太伶俐也不是好事。”
凤姐儿忙笑道:“这话老祖宗说差了。世人都说太伶俐聪明,怕活不长。世人都说得,人人都信,独老祖宗不当说,不当信。老祖宗只有伶俐聪明过我十倍的,怎么如今这样福寿双全的?只怕我明儿还胜老祖宗一倍呢!我活一千岁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
贾母笑道:“众人都死了,单剩下咱们两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说得众人都笑了。

再到《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因为女先儿说书的名字叫《凤求凰》,同样让老太太感叹了一番,并由此,长篇大论的掰了一回谎。在此,凤姐也展现了她幽默而伶俐的口齿。

凤姐儿走上来斟酒,笑道:“罢,罢,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这一回就叫作《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谎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老祖宗且让这二位亲戚吃一杯酒、看两出戏之后,再从昨朝话言掰起如何?”他一面斟酒,一面笑说,未曾说完,众人俱已笑倒。

而除此之外,为打理荣国府日夜操劳的人,凤姐诚然没有多少爱说话的动力。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与薛宝钗是表姐妹关系,然而,在她们之间,我们会发现,不仅凤姐从未与她调侃过,就连交流,也是屈指可数的。

对宝钗,凤姐的态度为何如此冷漠?主要包括以下这三个原因。

1、凤姐对薛家并不感冒的态度。

凤姐对薛家的态度如何?我们从她身边人便能体会出。比如薛姨妈一家刚进荣国府,贾琏便给薛蟠起了有名的外号:薛大傻子。

而作为凤姐的得力助手平儿,在“石呆子”事件中,更是特意找到宝钗,大骂贾雨村是“饿不死的野杂种”,早知道,贾雨村可是薛家的大恩人,是薛蟠的救命恩人呀。

王熙凤性情随和,虽然作为管理者,她有着一份心机与手段,但骨子里,却有着一份对弱者同情的真善。所以她能够接纳刘姥姥祖孙二人、能够接纳并关心邢岫烟。

但是,对于虚伪的薛宝钗,凤姐诚然是看不上眼的。在与平儿的聊天中,她便给宝钗这样的评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问摇头三不知”。

面对如此无趣的人,对凤姐而言,多看一眼估计都是一种折磨。

2、凤姐的立场问题。

王熙凤为何不喜宝钗?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凤姐贪恋权力。因此,在对待贾宝玉婚姻这件事的态度上,凤姐选择了病弱的林黛玉。

因为按着林妹妹的身子,若由她当任宝二奶奶,她的代理管家的身份,只怕会一直存在。

但宝钗不同,她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管理能力如何我们暂且不做评价,但管理的资本却是具有的。

当然,对林黛玉的支持,也是她巴结贾母的直接体现,正如袭人支持“金玉良缘”巴结王夫人一般。

立场不同,自然造成了不同的结局。

3、薛宝钗对凤姐的轻视,同样恶化了她们之间的关系。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我们不难发现,对凤姐的调侃与讽刺这样的言语,宝钗没少说过。

比如《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因为一碗荷叶莲子羹,凤姐的周全安排,让贾母赞美不已,而这个时候,在一旁的宝钗便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来了这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

其言语之间,哪里有对表姐的一丝尊敬?

同样的一幕,在林黛玉调侃刘姥姥是“母蝗虫”这个笑话中,宝钗再一次拿凤姐开刷:

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得到也快。”

试想,面对如此素质低下的人,三观不一的人,凤姐又怎能与她开玩笑呢?

小结:

因此,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爱笑的凤姐,之所以从来不与宝钗开玩笑,主要有这三个原因。其一,薛宝钗不具有让凤姐巴结讨好的资本;其二,宝钗为人处世处事很不入凤姐的眼;最后,则是凤姐为了自身地位,不得不与她划清界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在这诸多的原因之下,才导致原本理应友好的一对表姐妹,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