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读书的人很难相信有些书友只是保持正常阅读速度、就能利用几天的碎片时间读完一本书,或是一天当中利用大块时间一口气读完一本书。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在我们没有尝试、没有养成习惯、没有做到之前,也很难相信有人能做到,甚至很多人都可以做得到。

今天只是突然想聊聊这方面的内容。我其实读的书也不多,只是一直保持着阅读习惯罢了。

抛开一切阅读方法和技巧,我的习惯是会阶段性地大量看同一类别的书,比如心理学、营养学等,因为我有这个喜好和促进身心健康的需求。

于是在阅读同类书籍时,你会发现很多专业名词、解释等都是你熟悉的,甚至很多篇幅很长的案例只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书中提出的概念和观点而已。

那么对于你已经了解的部分,是不是就可以简单浏览就好呢?

刚开始我们和这些陌生的概念之间都是完全不熟悉的,但阅读量越大,你了解到的部分也就越多、理解能力也会越强。

我们往往会低估自己在不熟悉的领域的能力,没做过不等于做不到、做不好。

还有一点就是,这世界上的人原本就是各不相同的,而每个人的经验都来自于自身的经历和认知。任何时候,可以不相信,但是要尊重,尊重那些我们并不了解的部分。

在我们还不确定它是不是事实、它是否真的存在之前,可以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但不可在未知的前提下就下意识去反驳。

今天突然聊这些,是因为今天在看书的时候看到了自己已经了解的概念和观点,同时这个系列的书我已经读过5本,所以我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所以阅读速度就会比以往要快一点。

理解能力和阅读时的效率是成正比的。是效率、而不是速度。因为这个过程中你会产生各种相关的思考和联想,也可能会想记笔记。

未必就只是单纯地把书读完、合上,然后长舒一口气“我花了多久读完了一本书”。这没意义的。注重阅读体验、理解书中的内容,这书才不白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闲话说完了,来聊聊这本《少有人走的路5》

它的主题就是呼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能更加真诚。不真诚地相处,让人把真正的自我和社交形象区隔开来,并且极力希望自己的社交形象几乎都是正面的。

当大家都这样“逞强”时,会得到怎样的人际关系呢?不信任、不接纳、难以维系。

人人都有情绪、有脆弱的一面,但却一味想要在人前呈现出自己什么都可以、完全不需要帮助的状态,既会给别人带来困惑,也是给自己增加压力。

有些事情原本没有那么复杂,但是因为大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是寄希望于不要把事情搞复杂,而对事情的走向妄加揣测,导致动作变形,使得事情反而变复杂了。

去感受——去承认——去面对负面情绪,比如低落、失望、内疚、悲伤、痛苦、焦虑、抑郁等,是我们探索自我、找到自我必经的过程,完整的自我,也的确需要自我感知和勇敢面对一切积极和消极的部分。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接纳自己和他人的负面情绪、不愿花时间倾听与感受,他们认为感受这些情绪是浪费时间,同时还暴露了自己的脆弱之处。

他们恐惧面对这部分真实的自己,对自己不够真诚,自然也不愿友善地看待他人。

但是当人们只能接纳积极的、正面的部分,而用不接纳负面的部分时,他们对自身经历,以及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理解也是片面的,甚至是苛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诚才是让人获得治愈的良药。这一点是作者在《少有人走的路》这套书中反复提及的主旋律。

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真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真诚地回应他人的需求、真诚地看待自身的经历、真诚地与这个世界打交道,一切都会变得比从前更容易。

这里的容易并不是指会让人开心,而是不用为了维持某种假象而做多余的动作

建立真诚关系的四个阶段:

1、伪共同体

看似一团和气、礼貌、理解、彼此欣赏,实际上是为了营造这种和谐的氛围,而伪装了真实的感受、真相等,以避免一切发生冲突的可能。

这种浮于表面的沟通,无法使关系更进一步。人们都有自认为不能表达出来、不会被他人接纳的成分,这其实是在按照自身能够接纳、包容的程度去理解他人的行为。

在自己心里搭建了一些无形的沟通法则,以此来划定沟通范围,一个他们认为的安全范围。

2、混沌

当人能够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并发生一些观点上的对立、冲突时,就进入了混沌的状态。

这个过程会很让人很不舒服、愤怒、无奈,甚至痛苦,大家都非常坚持自认为对的东西,可能谁也没办法说服其他人。

但能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总好过为避免冲突持续说假话、一味迎合的相处方式,因为真诚从这里开始。

3、空灵

当一个人开始想要真正表达自己的负面经历、情绪和感受时,总会有人想要跳出来阻止,这是下意识想要回到伪共同体的表现。

人们会认为相处就应该是愉快的,不然干嘛要沟通,沟通的意义在哪?

其实承受自身需要面对的痛苦,以及接纳他人的负面情绪、糟糕的经历也是我们与他人相处,也就是建立真诚的关系的必经之路。

但是在人们无法理解这一点时,很难能把这个道理说通、把对方从逃避一切负面情绪的状态中拉回到现实当中。

而这个阶段必须要经历“真诚面对一段关系时需要放下原本的执念,承担一些以往一直在逃避的、且正在真实发生的部分” 当意识到这一点时,就会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

4、真诚共同体

真诚共同体,其实是指大家在一段相处过程中,真正能够共同体会喜悦和痛苦的情感,能够相互倾听、理解,没有所谓的安全范围,能够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但这种相处带给人的情绪并不是积极的,而是焦虑、难过、挫败、疲惫、不适的。

不过这种体验会让人感觉到完整、有深度、有价值和有意义。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和他人,会让人的心灵得到治愈。

真诚,多数时候不会让人开心,但会在精神上感到放松、舒适和安心。

能够真诚地待人待己,与他人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会比去做心理咨询的效果还要显著。

作者认为要维持真诚的关系,就必须时刻对自身保持警惕,认真专注地去维护真诚交流的状态。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所以才需要专注。人际关系地相处并不是一方真诚,另一方就也会如此,但只有接纳这种差异的存在,才有可能朝着真诚的方向迈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

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在精神成长的过程中,爱的人越多,喜欢的人就越少。”

这是因为成长的本质在于持续改变。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察觉着自己和他人身上需要改变的部分。

这些部分当然都是我们不那么喜欢的,但是我们会逐渐学会接纳、理解和爱。

我们常常会看到影视作品中的主角总是能够把握各种契机及时做出改变,朝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地走下去。这是因为这样的发展走向不仅仅是编剧想要看到的,也是观影者(读者)想要看到的。

书写他人的人生是否比真正做出自我改变要更容易呢?我不知道,因为持续改变才是我一直在做的,书写只是兴趣所在。

当我们只停留在空想阶段时,你永远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够做到。但只要投入到改变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你能做出的改变,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