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3年7月的一天,毛主席到城外散步。张随枝作为随卫,自然是要跟着一起去的。

汽车出了城后,一直往西而去。走了不多时,毛主席就让车子停了下来。

原来,毛主席看到了路边有个小村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村子里,毛主席喜欢和老百姓聊天。突然,毛主席问他们:“敢和村干部提意见么?”

那么,农民是怎么回答的呢?

张随枝第一次见毛主席

1938年,18岁的张随枝被编入了军委警卫营一连三班当战士。班长叫何文郎,四川人,参加过长征。

这个班的绝大多数都是老红军。

他们居住在延安城区内,营部设在延安北门不远的地方,主要负责保卫毛主席和军委首长。

在班里,甚至全连,张随枝的年纪属最小,老兵们都喊他“小鬼”。

由于刚入伍,张随枝不懂是什么意思,以为是骂人的话。张随枝便回敬他们“老鬼”。

时间长了,张随枝才理解“小鬼”是一种爱称。以后,每次听到这样的称呼,他心里就特别高兴。

作为警卫战士,张随枝这些新兵自然要受到军事训练。他们每人发了一支步枪,一把大刀。

每天,他们都要练习队列、刺杀,还学了一套“一至三式劈刀法”,也叫“小红拳”。

这天,张随枝看到班长背着大刀,穿着整齐地要出门。他问班长干什么去?班长说“查哨”。

张随枝和班长的关系好,跟着出了门。被班长发现后,直接命令他回去。

可张随枝却不肯,软磨硬泡就要跟着班长一起“查哨”。

和班长走了很远,一所窑洞院子出现在他俩面前。班长让张随枝在离院子哨兵20多米远的地方等着他。

在等班长进去办事期间,张随枝看到有一个人在院子来回走。定睛一看,这人穿着灰色的旧军衣,头发向后背着,没有打裹腿,穿了一双旧布鞋,吸着香烟。

就在张随枝纳闷里面的人是谁时,班长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班长拉着他往回走。

路上,张随枝问:“院子里那个来回走的人,怎么不出来,怎么老是来回的走呢?”

班长向他解释说:“那不叫走路,那叫散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随枝问:“他是谁呀?”

班长小声和他说:“毛主席。”

张随枝一听就炸了,赶紧要回去再看看毛主席。

班长一把将他拉住,说:“不行,不能惊动毛主席。他在考虑党的大事呢!”

这就是张随枝第一次见毛主席。

他后来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穿着是那样的朴素,看起来像是一般普通的老兵。”

毛主席和挖海泥的战士们照相

1949年,张随枝随毛主席进入北平,驻防香山。这年6月,张随枝被调往工兵营二连任连长。

工兵营原属四野部队,当时有两个连,从东北入关后,在香山负责打防空洞。

张随枝称,这个部队很能吃苦,每次任务都完成得很好。

毛主席在香山居住了一段日子后,为了方便办公,还是搬到了中南海。

1950年4月,为了收拾好中南海的卫生,给毛主席等中央首长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上级决定对中南海进行一次清理。

其中有一项任务,就是挖中南海底的泥土,这样才能使海水变清澈。

据说,部队接到这一任务后,先把海水放走,抽干。由于那时候没有施工的大型机械,主要靠人工挑担,还是蛮辛苦的。

这天,一营营长惠金贤和战士们一样挑着海泥上岸边。张随枝也是卖力地干着。

这时,毛主席带着江青和女儿李讷从勤政殿内出来,向海边走来。

毛主席问惠营长“挑海泥很累吧?”、“你们要多少天完成?”惠营长回答:“不累,要求2个月完成。”

正在此时,副营长王国初也挑着沉重的担子走上了岸。江青向毛主席说,这不是延安你见过的劳动模范吗?

毛主席亲切地与之打招呼,并示意站在远处的摄影师侯波过来。毛主席对侯波说,给我和王国初他们照张相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国初激动不已,忙要放下担子。毛主席说:“不要放了,这样挺好的。”

毛主席问农民:敢和村干部提意见么

1952年5月,张随枝接到组织通知,要调他回警卫部队。就这样,张随枝被任命为警卫师一团一营营长。

至此,张随枝便能经常为毛主席做警卫。也有很多机会跟着毛主席外出。

1953年7月,毛主席到城外散步,张随枝随之做好警卫工作。在路上,毛主席看到一个村庄,便下车要前去视察。

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一出窑洞就能看到村庄,也能和群众们说说话。可到了城里后,见老百姓就不方便了。

这次出城看到村庄,毛主席的心情很舒畅,大步朝着村庄走去。

毛主席来到一户屋子前后长满玉米的家。只见炕头上坐着一个50多岁,吸着旱烟的老人。

毛主席与他攀谈起来,问“家里几口人?”、“有几亩地?”、“你们家的人都去哪里了?”

老人说:“家里五口人,六七亩地,都下地干活去了。”

毛主席看到炕头有口锅,就走过去掀起了锅盖。可里面却没有食物,空空的。

这时,张随枝开口说,现在天热,他们都在院子里做饭。

毛主席问老人,家里粮食够吃吗?老人回答,够,比解放前好多了。

毛主席问完问题,就往外面走。老人起身送客,毛主席招手和他告别。

毛主席出了院子,又转悠了一圈。而后,穿过一片小树林,在一块十几亩苗圃地,停了下来。

毛主席会和干活的农民打招呼。当得知他们的工作是培育树苗和进行苗圃管理后,毛主席问他们:“敢和村干部提意见么?”

干活的农民说:“敢!”

毛主席说:

“你们可以和村干部说,多搞一些苗圃。我们搞绿化建设,需要很多苗圃。”

毛主席还提出意见,过冬的时候,把小杨树保护好。

张随枝说,这些苗圃农民和炕头老人一样,不知道是毛主席。不过,苗圃农民中,有人最后似乎发现了与他们谈话的人是毛主席。

不过,张随枝也顾不上他们谈话内容,赶紧快步跟上毛主席离开的步伐。

张随枝对于毛主席这次外出散步,非常感动。

他说:

“毛主席虽然是出来散散步,但他时刻想的是人民群众,一刻也不忘群众生活,关心地问他们吃什么,做什么,生活得怎么样?”
参考文献:《红墙内的警卫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