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和姑娘谈恋爱,申请结婚不批准,刘伯承:你不符合结婚条件

1941年,皮定均是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司令员,他和一位绍兴来的进步女青年陶莹在谈恋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并且向组织上提出了结婚申请。

刘伯承把他叫了过去,不同意皮定均结婚的申请,这是为什么呢?皮定均1929年参加红军,一心闹革命,从没考虑过个人问题。1940年,他在一次开会时遇到了陶莹,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就对这个姑娘产生了好感,开始追求陶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皮定均是抗日英雄,在老百姓中的声望非常高,而陶莹思想进步,自然也对他有好感,没多久二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说到结婚后皮定均就提交了申请。

刘伯承是129师师长,看到了皮定均的申请,就把他叫了过去,告诉他不符合结婚条件,不能结婚。为什么不符合条件?因为皮定均的年龄。

皮定均听完也急了,说自己就差一岁就符合条件了,又没差多少,为什么要那么死板?刘伯承也理解他的心情,说这不是死板,而是八路军的纪律,对任何人都一样,别说你差一岁了,就是只差一天都不能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和陶莹谈恋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却不能结婚,心里肯定是有火的,不过皮定均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思想觉悟很高,他回去告诉陶莹,自己的年龄还不够,组织上不同意他们结婚。

陶莹不理解他,觉得皮定均欺骗了自己的感情,就和他分手了,皮定均尽力挽留,但陶莹坚持要调到别的地方去工作,最后二人不欢而散,他的第一段感情就此结束。

八路军对结婚有什么要求呢?皮定均的哪些条件不符合呢?最开始,八路军对结婚也没有具体要求,但领导干部结婚是个实际问题,最后才制定了政策,周恩来提出“二五八团”的规定,全军统一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五八团”是啥意思?就是说年龄必须达到28岁,党龄必须达到5年,职级必须达到团级以上,才允许结婚。后来,各部队根据实际情况也做出了调整了,不过大体上还是这个要求。

考虑到部队里有些年龄大的同志,如果照“二五八团”来执行,结婚就很困难了,根据地就降低了要求,按“三三五营”执行,就是党龄达到3年,年龄达到35岁,是营长以上级别。

皮定均当时是啥条件呢?他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41年党龄有10年。而且职级是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职级也达到标准了。唯一没达标的就是年龄,他1914年出生,到1941年才27岁,离28岁还差一岁,所以不符合结婚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八路军要把结婚的要求弄得这么严格呢?这是因为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年纪太小没经验,很容易被女特务迷惑,导致叛变;而且过早结婚,思想就滑坡了,没心思革命了,带着老婆脱离了队伍。中央就痛下决心,对结婚有了严格要求。

刘伯承没批准皮定均结婚,但是他很关心皮定均的婚恋情况。过了一年,皮定均达到了结婚年龄,刘伯承就亲自托人给皮定均介绍了一个姑娘,是河北涉县妇救会主席张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皮定均早就对张烽有好感,但不决定对方喜不喜欢他,所以一直 没有表白。在刘伯承的牵线下,张烽答应了皮定均的追求,后来二人在1943年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