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一票否决了。

近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勒斯坦申请成为正式会员国进行表决,却遭到常任理事国美国的一票否决,使得巴勒斯坦的“入联”梦想化为泡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合国宪章》规定,成为正式会员国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获得15个安理会成员国中9票以上的支持,且没有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二是在联合国大会获得193个成员国中2/3以上的支持。

由于已经得到了139个国家的承认,所以巴勒斯坦本次入联的关键就在于安理会的投票结果。不出意外地,美国还是站在了以色列一边。

据悉,在表决之前,美国和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没少对安理会成员国进行游说,其中不乏英、法、日、韩等盟国。

然而,这些国家大多投了赞成票,就连英国都投了弃权,眼看赞成票已经超过9票,美国为了以色列只能站出来当这个恶人,于是动用了一票否决权。

面对众怒和质疑,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伍德表示,这么做并非反对巴勒斯坦建国,而是认为只能经过各方直接谈判后才能继续推进。所谓的各方,无非是巴以双方,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以色列不会同意巴勒斯坦建国或入联。

美国还强调说,他们对巴勒斯坦的支持是建立在其内部统一的基础上的。言下之意就是,现在的巴勒斯坦政府还没能在加沙建立起有效统治,等什么时候帮助以色列把哈马斯清除了,再来谈入联的问题吧。

具体来说,美国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巴政府与哈马斯划清界限,并与以色列一起将其摧毁;二是保证从此以后不会对以色列造成任何威胁,毕竟就连巴政府掌管的约旦河西岸也有不少反以抵抗组织;三是巴政府要打击腐败,清正廉洁。

最后一条还好说,反正约旦河西岸的税收是由以色列转交给巴勒斯坦政府的,多给少给完全看以色列政府的心情,巴政府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但要让巴勒斯坦人民放弃抵抗,那可就太难了。巴以打了这么多年,结的仇太深了,就算巴勒斯坦政府能够忍辱负重、不计前嫌,那些失去亲人的巴勒斯坦人也不能接受,更何况以色列依然在蚕食他们所剩不多的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的报复性袭击在约旦河西岸赢得了不少民心,支持率远超巴解组织领导的巴勒斯坦政府。要想让哈马斯放弃深耕多年的加沙,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这次投票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从美国此前多次为以色列动用否决权的做法来看,安理会其他成员国应该也猜到了结果,更多的是给美以造成舆论压力,尽早落实“两国方案”。

说起来,这并非巴勒斯坦第一次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上一次是在2011年,本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都把入联申请交给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了,但美国非要从中作梗,声称只有在以色列同意后才不会动用否决权,使得巴勒斯坦不得不暂停申请。

第二年,联合国大会高票通过了巴勒斯坦成为观察员国的决议,顾名思义就是只能观察别国提案和投票,自身没有这些权力,这同样意味着巴勒斯坦的主权国家地位没有得到国际上权威性的承认。

以色列之所以极力阻挠巴勒斯坦入联,是因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公约的保护。那样一来,以色列就不能继续肆无忌惮地占领和蚕食巴勒斯坦领土了,更没有理由像现在这样对加沙民众实施如此大规模的血腥屠杀。

不可否认,联合国对成员国的约束力是有限的,像美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就可以绕开安理会展开军事行动,联合国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但对于小国来说,联合国就是他们为数不多的依靠。就拿巴勒斯坦来说,如果成为正式成员国,再遭遇以军袭击时就可以在联合国进行提案,请求其他国家出兵或提供援助。

那些阿拉伯国家也不用再偷偷摸摸地资助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了,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给他们送武器和资金,以减少巴方伤亡。

再说得直白点,巴勒斯坦的主权国家地位一天不被联合国承认,其境内的抵抗组织和武装力量就只能是西方口中的“恐怖组织”,以色列也能以此为由随意对其发动袭击,而不必遭受国际社会的制裁。

现在其实是巴勒斯坦入联的最好时机,本轮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了半年多,超过3.4万巴勒斯坦人丧生,日益恶化的人道主义危机迫使国际社会再次将“两国方案”提上日程,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巴以冲突。

美国政府也因此陷入被动,拜登政府多次表示出激活“两国方案”的意愿,这才给了巴勒斯坦政府信心,认为这一次或许能够成功。

事实证明,美国政府的话一如既往地不可信,阿巴斯对美国虚伪又双标的态度气愤不已,哈马斯则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行使否决权,并表示将继续对以色列的侵略进行抵抗,直至建立独立完整的巴勒斯坦国。

对以色列来说,阻挠巴勒斯坦入联并非明智之选,反而会进一步激发巴勒斯坦民众的恨意,变得越来越极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一次巴以冲突结束后,活下来的巴勒斯坦人都有可能成为哈马斯,以色列就更难有安生日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目前来看,巴勒斯坦建国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内部有哈马斯和巴解组织分庭抗礼,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迟迟无法统一;外有以色列虎视眈眈,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民众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仇恨越积越多。

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曼苏尔在安理会表决前所说的“历史性的一天”,终究是没能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