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0日),中国互联网迎来30周年纪念日。 回溯到30年前,1994年4月20日 ,中国正式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

而在这其中,科研工作者们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成为中国最早一批互联网用户,更是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开路先锋”。

PART.01

首封电子邮件

“越过长城 走向世界”

在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十号院内,一座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的小楼,是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所在地。1987年9月20日,一封电子邮件从这里发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业界普遍认同,这是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李澄炯,时任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所长,是这封邮件的参与者。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之所以选择‘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句话,是因为当时国内正在进行改革开放,我们想要传达中国人要走出去、向世界问好的想法。”

实际上,早在1986年,研究团队便开始在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然而,由于当时中国尚未成为国际计算机数据通信网CSNET的成员,电子邮件的发送面临着重重阻碍。但研究团队并未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他们克服了软硬件兼容等众多技术难题,最终成功通过德国和意大利的互联网路由节点,成功发送了中国本土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这封电子邮件的发送,意味着中国迈出了与世界在线交流的第一步,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由此揭开。

PART.02

千名科学家

通过首条专线上网

进入90年代,我国电信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私人安装电话仍面临诸多困难,显得尤为奢侈。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建设也仅处于零星状态,缺乏互联互通。在这样的背景下,科研工作更是难以实现实质性的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的共享。

我国科研人员受限于传统邮政和邮电服务,难以与国际同行进行高效交流,这导致他们无法及时获取国际科技资料和最新成果,信息手段的不足和时效性的短板,严重限制了科技人员的研究视野、研究选题、计算效率和知识更新,进而严重制约了国家科技发展。

1993年3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功通过卫星链路接入国际互联网,率先开通了国内部分接入国际互联网的首条专线。这一重要举措不仅降低了电子邮件通信的费用成本,还大幅提升了国内邮件的传输能力,为社会各界提供了更便捷的网络接入方式,促进了互联网在我国的应用及传播。

此后,国内上千名科学家得以通过高能所国际高速计算机联网专线连通互联网,共享网络资源,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1993年5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高能所计算中心添加了15条电话线,向千余位国家重大项目的负责人提供电子邮件的通讯手段。这些科学家也成为了我国第一批互联网的网络用户,并对以后我国大规模的网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能所1993年开通计算机国际专线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推荐一批课题负责人通过这条专线使用互联网部分功能,这批专家与教授是国内最早的网民。(图片源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官网)

鉴于中关村地区科研教育单位密集,对于建设高性能科学计算环境和高速计算机网络,以及与国际Internet实现互联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

PART.03

一收一发

标志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这次收到了吗?”

“收到了。我也给你们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收到了吗?”

“我们也收到了。”

1994年4月20日凌晨,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机房内,一通国际长途电话自前一晚起便始终保持着通话状态。中国科研人员紧握着话筒,坚持不懈地尝试向美方人员发送电子邮件。每当发送失败,他们便迅速调整设备接口,优化软件参数。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后,终于,电子邮件成功发送出去,中方也收到了来自美方的回复。

这看似寻常的一收一发,承载了非凡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全功能接入了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时代也从这一刻正式开启。

这一历史性跨越,源自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实施的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项目——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简称NCFC)。

1989年10月,中国科学院按照当时的国家计委要求,组建了NCFC管理委员会,并于1990年4月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

NCFC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在中关村地区建立一个示范性的超级计算中心,并用高速网络将这个地区的中国科学院院网、北京大学校园网、清华大学校园网与NCFC互联。这样一来,中关村地区的科技网人员就能使用高速网络,并通过网络使用超级计算机资源。

在世界银行、国家计委的支持下,NCFC项目完成了主干网建设和三个单位园区网络建设,覆盖了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地区附近的40多个研究所;部署和运行了64亿次浮点计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资源。

更重要的是,NCFC项目衍生了计划外的重大成果——在国家计委的补助资金支持下,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到美国加州64Kbps卫星专线的开通。

于是,就有了1994年4月20日凌晨接通网络的这一幕。

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路由器(图片源自网络)

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整个过程中,一批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NCFC项目199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家统计局将“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实现国内国际联网”列为1994年度国家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人民日报将“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实现国内国际联网成功”列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23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高达10.92亿人

回溯历史

当年的科研工作者们

敏锐地意识到

互联网的重要意义

他们积极推进

信息网络在中国的建设

并率先推动

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与应用

科研工作者作为“开路先锋”

在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

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央视网.32年前,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这里发出

北京日报客户端.「网络时代」从零起步,互联网改变中国

中国科学院官网.NCFC,中国互联网从这里起步

“传媒观察杂志”公众号.传媒观察 | 方兴东等:中国互联网30年:一种全球史的视角(完整版)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记者:吴洣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