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联合调查组一周的调查,重庆方面昨晚又选择在周五晚上加班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正式向社会各界公布,指出了重庆燃气方面存在六大问题。同时宣布对于调查发现企业违法违规的问题线索,已立案调查14件,并称重庆燃气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车德臣已被上级机构免除职务。

这一调查结果得到了很多群众认可,朋友圈里不少都在转发这一对外的新闻通稿。甚至有言论在敲打其他有群众抱怨燃气费异常的城市,也应该及时公布调查结果,追究责任人。

对这样的调查结果笔者并不想欢呼,觉得有几个问题应该再拿出来讨论一下:

一、这次燃气事件认定的主要责任人、责任单位重庆方面看起来没有管辖权。

调查报告称,“调查组已将调查情况通报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的上级机构”,然后才是主要责任人车德臣被重庆燃气集团上级机构免职。

重庆燃气集团上级机构是哪个机构,调查组报告把这个负有管理责任机构的名字抹去了,没向外界公开。

重庆方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是因为不想结怨这样的机构?担心上级机构名字公开后,重庆方面作为一级地方政府机构,双方以后不好合作,不好发生经济关系?

从近期媒体公开报道看,重庆燃气是华润燃气的下属企业,而华润燃气属于央企华润下面的企业。

车德臣在华润燃气官网上的职务今天仍然是公司副总裁,并称他在2003年8月就加入了华润。

可以说车德臣在重庆燃气集团这样下级机构的职务只是他的一个兼职。即便免去下级机构职务,只要没免去上级公司的副总裁职务,对他个人的影响也并不会有多大。

上面说这些,笔者只是想表达,既然重庆方面对于车德臣这样的人没有管辖权,就应该把调查处置的权利交给上一级有管辖权的机构。

二、对于外界最为关心的燃气表是否有问题,调查组陈述过于简单,没有用证据说话。

本次重庆燃气费异常引发的事端,主要由更换新燃气表引发。燃气表是否是合格产品,是否存在“跑得快”等问题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但在调查报告中关于燃气表的问题只用了一句话解释——“从目前调查核实的情况看,尚未发现燃气表计量和质量、燃气质量、通过远程操控改变燃气表计量等问题”。

这样的解释,直接说出这样的结论,不阐述调查核实过程,不出示相关证据,缺乏说服力。

甚至连燃气表由哪家企业生产这些基本信息都未能向外公开。

三、调查组列出的六大问题看似都可以视为企业工作方式方法问题,内部管理不当问题,对于群众质疑是否存在有组织的犯罪问题没有作出回应。

“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的问题”、“存在燃气计费周期混乱的问题”、“存在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换表工作组织无序”、“工作力量严重不足”、“部分燃气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这六个问题可以说都不是主观故意上的问题。间接证明了燃气企业没有主观故意要向群众多收费,也让燃气企业避免了最致命的刑事犯罪嫌疑。

但错抄,或者违规估抄理论上也存在错误少抄、违规少估算的可能性。为什么没有这种有利于群众,不利于燃气公司的可能性出现。

去年四季度重庆燃气利润大增超过800%,这中间没有存在有组织的故意错误多抄、违规多估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作出解释。

昨天,一个朋友调侃这事,称如果这样大面积直接伤害群众利益的事发生在民企身上,企业老板和下面员工估计早被抓进去关起来了。

舆论这几年一直强调,国企和民企要一视同仁。

这样的口号不能简单挂在嘴上,需要用具体的案例来验证口号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文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