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通报了多收燃气费事件处理,在回应网友关切方面,动作确实够快。

仔细看了一下通报内容,总共通报了多收费的六大方面问题,比如错抄、违规抄、未入住抄错、计费周期、换表组织无序等等。不过,关于网友反映较多的燃气涨价问题并没有正面回应。此外,其他城市不少网友也反映不仅仅是燃气,感觉水电费用也存在明显上涨:很典型的例子是,家里人口不变,各项费用支出翻倍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个人感觉而言,水电气支出大幅上涨应该是事实,至于什么原因,我觉得应该不是简单的工作失误等原因所能解释的,而是一种趋势,甚至有可能继续增加。所以,我更坚定此前说过的一个逻辑,这一切或与土地财政大幅下滑有关。

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8.7万亿。根据远东资信数据显示,这一数据占到了地方财政的41.4%。而2023年为5.79万亿,2024年1-2月为5972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全年比去年还低,土地收入对地方的财政贡献越来越弱。

但我们也知道,城市发展和运营的支出摊子大,虽然可适当省吃俭用,可要想大幅下降也不可能,比如我们常说的公共服务设施运行,公交、地铁等等,投入成本高,回收周期长,仅仅靠现在一个人两三块钱一次,别说收回成本了,就连正常运营都坚持不下去。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在国外生活的都知道,像在欧美,他们乘坐一次公交、地铁、动车高铁的费用要比我们出不少,2-3倍是正常,5-6倍也不少。像日常用的水电气、移动通信、网络等费用,基本都是我们2-3倍的存在。

谁都知道,我们的经济发达程度、收入都还远不如这些发达经济体,凭什么这些公共服务费用要比人家低那么多呢?原因想必大家也猜到了,这就是我们房地产快速发展的二十多年里,每年的土地出让收入占据地方财政收入相当比重。可以说,除了那么几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城市,可以通过企业、个人税收等方面带来财政收入外,大部分城市其实是享受到土地财政带来的成果。

而如今,土地财政收入对半减,地方财政支出这么大缺口怎么办?总不能提高企业个税吧,毕竟,现在经济发展压力挺大,企业发展压力更大,没让减税就不错了。那么,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减少相应的公共服务补贴。这个时候,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就要叫唤了,我拿不到补贴,总不能让我亏损吧,所以,把这些成本转移到燃气成本中也就自然而然了。其中的理由,抄错表也好,计费档位失误也罢,亦或是更换燃气表让表跑得更快等等,不过是一种说辞而已。

今天公共服务企业的做法,绝对不是个别现象。表现就是,如果是一家两家失误还情有可原,但网友反映的多个城市同时出现,像约好似的。不仅燃气如此,很多网友对水电也有类似反应,这还是巧合吗?下面我能想到的是相关的公共服务,比如公交车、火车等,会不会也加入进来?

今天还看到一个让我坐立不安的信息,说是乘联会公布了一个数据,统计的4月1日-4月14日,新能源车销售占比达到50.39%,超过燃油车,这一历史时刻也被定义为“买燃油车成为了少数派”。众所周知,新能源车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就是各种税费要比燃油车少很多,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少了,而是国家和地方给予补贴。这些补贴其实也是来源于财政,现在土地收入锐减,这些补贴从哪里来?

费用终究还是要有出处,否则就不能继续运转下去。国家和地方没有钱可以减少相应补贴支出,但对运行的企业来说,他们也要过日子,羊毛出在羊身上,像水电气这样的“乱收费”现象将不再是偶然,而是一种趋势。

回到问题的根本,这一切都归咎于土地财政下降,土地财政下降则源于房价持续不断下跌(连跌2年时间)。这个好理解,房价下跌,开发商的房子卖不出去,哪还敢拿地?地价下跌也是自然而然。可以看到,连杭州这样的楼市顶级热门城市最近的土拍也大都以底价成交了。那些喊降房价的人,醒醒吧。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那些没有享受房价上涨带来财富的群体,虽然没有受到这波房价调整带来的伤害,却要承受生活支出成本的上升。原本一套200W的房子,有10W用于补贴各种公共服务,由购房者买单,现在潜在买房人不买房了,这个补贴则由大家承担。你说,房价下跌,真有赢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