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最引人关注的全球事件无疑就是——俄乌战争。

面对美国及西方国家的重压和制裁,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强硬姿态应对之,几乎是一国之力对抗美国和整个西方国家。

普京能够如此强硬,靠的就是俄罗斯人民和俄罗斯其他领导人的全力支持。

在支持普京的群体中,又以一人最引人注意——70后车臣共和国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

他对普京可谓是“忠心耿耿”,在普京面临美国和西方国家双重压迫下,他站出来力挺普京,不但发誓要与普京“共存亡”,更是直接派出车臣精锐部队参战。

与普京相比,卡德罗夫对待美国,及西方国家的态度更加强硬,他几次三番在媒体面前公开发表要让美国和西方国家“跪下”的言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臣简略史

现在看来,车臣就是俄罗斯“小弟”,俄罗斯往哪里走,车臣就往哪里走,从未背道而驰。

可是熟悉车臣发展史的,都知道车臣与俄罗斯曾是不共戴天的死敌,在高加索战争、第一和第二次车臣战争,两方杀红了眼,谁也不服谁。

有关车臣的历史记载最早出现在7世纪前,源自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这一村庄。

车臣人在13至14世纪饱受外敌的侵袭和蹂躏:

13世纪被蒙古铁骑踏破家园沦为奴隶,14世纪又遭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蹂躏,直到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才摆脱被奴役的命运,开始从山区向平原迁徙,并逐渐形成了车臣和车臣民族。

此后,因车臣民族控制的车臣地区处于战略要地,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因此车臣和车臣民族也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争。

19世纪初,亚历山大一世为把北高加索纳入疆土,于1829年对高加索地区发起全面进攻,是为高加索战争。

车臣穆斯林宗教领袖卡齐·穆罕默德为集中部落力量抵抗俄国,组成车臣尼亚(高加索伊玛目国的前身),自此车臣开始成为一个国家。

起初,车臣军凭借自身勇武,加之俄军准备不足,所以不但击败俄军对首府吉姆雷的进攻,更是乘胜攻占塔尔基、基兹利亚尔、杰尔宾特等地,占领车臣全境和达吉斯坦部分地区。

然而,车臣军的实力终究抵不过俄军,俄军反应过来后,集结大军对车臣军发起大规模进攻,最终车臣军不敌,吉姆雷被占,首领卡齐·穆罕默德阵亡。

卡齐·穆罕默德阵亡后,车臣军没有分崩离析,团结且悍勇的车臣人重新选举了一个新的首领,即加姆扎特·别克。

加姆扎特·别克也的确很有本事,没有辜负车臣军的拥戴,上台后他再次整军备战,凝聚低落的军心,率部攻占洪扎赫,给了一路势如破竹的俄军当头一棒。

正所谓“一座坚固的城堡往往不是从外部被击破的,而是内部”。

正当车臣军的军心再次被激励出来,遏制住败势并隐约在战场上占据主动,车臣军突然发生内讧,别克·加姆扎特遇害,后沙米尔被推选为最高领袖。

对车臣军而言,不幸中的万幸——沙米尔是个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领导者。

在沙米尔的领导下,车臣的疆土达到最大,与俄国本土直接接壤,俄军在车臣军山地战的战略下也是伤亡惨重,逼得俄国于1837年被迫议和。

车俄议和后,两国进入短暂的2年和平发展期。

1839年,对高加索地区势在必得的俄国,出兵20万对车臣再次发起进攻,沙米尔不敌突围,率残部撤回车臣本土。俄军尾随追击,经数次激战于1840年9月占领车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