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飞机已成为远距离出行的优选方式。尽管航空业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空难还是会发生。每当空难发生时,人们总会疑惑,为何航空公司不让乘客跳伞逃生,宁愿赔偿几十亿的赔偿款,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想了解原因,要了解跳伞这项技能的专业性。跳伞并不是简单的打开舱门、跳下飞机那么简单,它需要跳伞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巧,这是需要专门训练过的。

普通乘客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很难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操作跳伞设备,更别提在极端高空环境下,保持冷静和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了。这样盲目跳下去,死亡率100%。

更何况,民航客机的飞行高度,远超跳伞的安全范围(在4000米左右)。想象一下,乘客在万米高空跳下,面对的是稀薄的空气、极低的温度和强烈的气流。这种极端环境对于未经训练的人来说是致命的。

即使携带了氧气瓶和专业的跳伞设备,也难以适应这种环境。更何况,乘客还可能因为高空减压而出现昏厥、休克等危险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民航客机的设计也不适合跳伞。与专业的跳伞飞机不同,民航客机的舱门和内部结构可能阻碍跳伞过程。乘客在跳伞过程中可能会与舱门、座椅等物体发生碰撞,导致受伤甚至死亡。同时,飞机的发动机和机翼也可能对跳伞者构成威胁。在这样的环境下跳伞,那就是送命题。

除此之外,正规跳伞大多会选择广阔的空地、平原等安全区域进行着陆。但在空难发生时,乘客往往无法选择跳伞的地点。这个时候,掉入原始森林,一望无际的大海或者是海拔极高的高山中,那也会面临领盒饭的结局。

比如,在海洋中跳伞可能会遭遇鲨鱼等海洋生物的攻击;在高山地区跳伞可能会遭遇严寒和缺氧等极端条件。

当然,有人会提到空难赔偿的问题。确实,一旦空难发生,航空公司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遇难者家属进行赔偿。但这并不意味着乘客可以通过跳伞来避免空难带来的损失。赔偿只是事后的一种补偿措施,是对遇难者家属的一种安抚,无法弥补生命的损失。
可见,空难发生时,航空公司不允许乘客跳伞求生,是为了乘客安全考虑。毕竟飞机上的机长、乘务员都是专业训练的。当遇到故障时,他们会选择最妥善的方式应对,以减少损失,最大的力度保障乘客安全。听从指挥,是有一定的生存概率的,相反,自己盲目跳伞,结局只有死亡。

在现实中,我们只能通过提高飞行安全、加强飞机维护和培训机组人员等措施来降低空难发生的概率。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乘客的安全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