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分三部份:

1、希特勒主导的“V-2”对全球导弹发展的重大意义。

2、《凡尔赛条约》开启了导弹时代。

3、中国导弹发展历程简述。

此外,穿插介绍布劳恩和钱学森的成就对比,全文一万字。

一、希特勒才是真正的“导弹之父”

V-2火箭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投入使用的弹道导弹,也是人类第一个可以飞到太空高度的人造物体,所以也算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它来自纳粹德国。

我认为说冯·布劳恩是“导弹之父”不够准确,明显降低了他的贡献——他是真正的“航天之父”,为人类走向太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导弹只是他的副业。

布劳恩曾是纳粹科学家,加入过纳粹党,这段历史注定他是个不能被主流社会完全接受的人----死在他研制的V-2火箭之下的人和为研制而死去的奴工,都是他个人历史的组成部分,他有责任(V-1巡航导弹是德国空军研制的,不是布劳恩)。

1943年7月,冯·布劳恩在东普鲁士的“佩内明德-东部”第二次见到了希特勒,他向希特勒汇报A-4火箭的情况,提到火箭将以每秒一千多米的速度撞击地面,一直低头沉吟不语的希特勒在听完汇报后说:

“教授,我不能接受这种理论,在我看来,触地速度如此之快,我们必须需要一种极其灵敏的引信,才能保证弹头正好在触地时爆炸,否则弹头就会钻到地下,爆炸只能掀起一堆泥土”。

希特勒的建议导致了新型引信系统的产生,事后冯·布劳恩私下里跟同事说:希特勒也许是个疯子,但他是个天才。

1944年1月,A-4被希特勒下令更名为“复仇武器-2号”(Vegeltungswaff-2),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V-2”导弹。

而在大洋彼岸,1940年,钱学森和他的小组刚刚基本解决火箭燃料的问题,1944年2月,也就是V-2已经正式投产后,冯·卡门才带领着包括钱学森在内的团队在军方和加州理工学院的支持下成立了喷气推进实验室。

钱学森主导的“列兵A”在实验了24次后,最远可以飞行23英里(约36.8公里),而同时期的V-2已经飞过波罗的海轰炸伦敦,“列兵F”则失败了17次,失败的原因是火箭缺乏有效的制导系统,飞行过程中产生旋转而失去控制,同时期的冯·布劳恩,已经在V-2上使用了陀螺仪和模拟计算机(因为担心被干扰没有使用电传导)。

火箭研究,德国人走在全世界最前列,这毫无疑问,以至于钱学森后来在慕尼黑的小镇科赫见到冯·布劳恩时,一向以傲慢尖刻著称的钱学森不由得对这位比他小一岁的同行产生了仰慕之情(钱学森仰慕布劳恩的说法源自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的《钱学森的航天岁月》一书第58页)。

按国内专业人士和资深军迷的说法:作为导弹V-2的制导系统不完善,所以后世多以“V-2火箭”称呼(但他们说钱学森研制的比V-2性能差很多的“列兵”时,却又以“导弹”相称,真是咄咄怪事),但我认为其实不该这样:

V2的惯性制导系统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已使用了陀螺仪和模拟计算机,这样的技术即使在今天,只要工艺完善、制作精良,依然有相当高的命中率。

导弹就是导弹,不能因为它是纳粹发明的,就否定了它“导弹”的身份和本质,科学就是科学,不能说纳粹的导弹就不是导弹,纳粹灭亡后的导弹才叫导弹,这说法纯属扯淡——全世界所有的导弹都起源于纳粹德国,这个帐得认吧?

一直到60年代把人类送上太空的巨大的“水星号”和“土星号”,布劳恩和他的美国团队,再到美国军方和白宫,都承认一个事实:包括最先进的“土星五号”,不过也就是二十年多前布劳恩和他的团队在佩内明德研制出来的V-2的加强版,甚至连平顶喷射器都是根据在佩内明德经过多次试验定型后的一个模型改造的,“土星五号”无非是功率更大,技术更先进,做工更精良。

今天全球范围内导弹研发如火如荼,其实都是源于美、苏对《波茨坦协定》的公然破坏——按照协定,战胜国不得从德国搬出任何工厂和武器生产设备,而生产V-2的厂区被划归在苏占区,美国人很清楚苏联人绝对会把所有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一扫而空,所以抢在苏联人前面用了340节车皮和16艘万吨货轮将大量V-2成品、半成品以及零配件还有1500吨图纸,劫掠一空,斯大林勃然大怒,几乎要毙了朱可夫,好在还有些零零散散的部件和流落在民间的技术人员,而美国人因为拥有了太多的(492名)德国技术专家,到最后居然开始挑肥拣瘦——只要是相同类型或者技术水平在美国国内有能替代的人员,一律不要,免对国内的就业形成压力,最终美国人带走了以布劳恩为首的140名(一说114名)德国专家,但他们的家属只能留在德国,不过美国人这方面做得确实可以——他们把这些专家家属集中在一个区域,给她们安排工作,然后付给她们生活物资和酬劳,在随后的十几年里,随着这些德国专家逐渐入籍,他们的家属也逐渐转移到美国。(这段描述详见《钱学森传》、《沃纳·冯·布劳恩》等书,内容基本一致,为保证阅读连贯性,以下只在文末标注引用文献或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11月27日,一枚V-2落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中心广场,造成包括29名盟军士兵在内的126人死亡,图片来自《沃纳·冯·布劳恩》,[美]雷·史宾伯格、黛安·摩瑟著潘丽芬译,外文出版社 1999年出版 ISBN:711902504 以下图片不再一一标注出处,仅在文尾贴出参考资料

从1944年6月13日到1945年3月下旬,德军一共发射了约10500枚V-1,4300枚V-2,其中3225枚命中盟国(主要是英、法、比利时),仅在英国就造成约3万人死亡和大量建筑被毁,但因命中率偏低,整个攻击过程是投入远大于产出的,只不过和生产战斗机相比,3.8万马克(初期为约10万马克)的造价仅为战斗机的约1/15(该数字为估计),加上大量使用奴工,不惜人命,9000名熟练工人和1.7万名囚犯(总共死亡约2.5万名),到战争后期一个昼夜已经可以生产30枚V-2,每枚V-2零件数高达2.2万个,其中不乏精密的燃料控制泵和有害气体、液体,工人们压力之大,工作环境之恶劣,令人难以想象----1945年4月11日,“米特尔维克”(Mittelwerk)秘密工厂被美军发现,美军在这个工厂抬出约3000具皮包骨头的尸体,同样让美军震惊的是山体被德国人挖成巨大的空腔掩体,火车可以直接开进,基地里矗立着高大的V-2导弹,还有两个巨大的焚尸炉……

澳大利亚军事博物馆的V-2实物,长46英尺(14米,约五层楼高),直径5.4英尺(1.65米),总重12.5吨,弹头980公斤,足见体型硕大,也可以想见威力之惊人

V-2使用75%的乙醇和液氧作为燃料,最大飞行速度4.8马赫,在当时根本无法拦截,给盟国军民造成极大心理震慑,艾森豪威尔曾在伦敦遇袭后的作战日记中写下:如果德国人早六个月拿出这种武器,我们是无法赢得战争的,甚至连进入欧洲的可能也没有……(作者注:艾森豪威尔指的应该是诺曼底登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V-2简略示意图

①弹头②导引陀螺仪③导引波束及无线电指令接收器④酒精水溶液⑤弹体⑥液态氧⑦过氧化氢⑧高压氮气钢瓶⑨过氧化氢反应室⑩涡轮推进机构⑪酒精/氧气燃烧器盖⑫推力架⑬火箭燃烧室(外壳)⑭尾翼⑮酒精输入管⑯燃气舵⑰空气舵

而到了1944年,布劳恩已经着手用A-10推进A-9,射程达到5120~7000公里,如果战争再晚点儿结束,纽约也将被德军的火箭问候。

小结:

德国人为研制V-2付出了巨大代价,根据美国人的估算,德国人从研制到开发再到投产,所消耗的国民财富大约可以生产2.4万架作战飞机,此外约有2万人死于研发和生产,全世界范围内大概再没有哪种武器的研制能以这么多人的生命为代价了。

但德国并不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他们替美国人和苏联人,以及后来的一些国家交了学费,美苏两国因此将拥有导弹的时间至少提前了约10年(红色字体引自《导弹与现代战争》,作者为火箭军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主任邵永灵,2013年7月第一版,第一章第9页,山东人民出版社)。

只能说:元首的第三帝国复兴梦,最后成就了美国梦和苏联梦,以及差点儿把人类一锅端了的军备竞赛噩梦_古巴导弹危机算一次梦醒时分。

二、一部条约开启的导弹时代

导弹的发源地是德国,但为什么会是德国不是其他国家?而且是当时非常狼狈,各方面都很落后的德国?

其实在德国之前,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和美国的戈达德都曾在火箭领域各自取得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性进展,戈达德还曾在1926年3月试验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

而此时的德国正是一团糟,政治混乱,经济衰败,一举一动都受到战胜国和《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但正是德国,在火箭研发和导弹应用上走在了世界前列,拥有领先全世界几十年的火箭和导弹技术,并成为科技史、军事史上当之无愧的航天先驱和导弹鼻祖。

让我们从《凡尔赛条约》和冯·布劳恩以及钱学森说起。

说全球导弹发展、航天发展绕不开冯·布劳恩,说中国导弹发展、航天发展绕不开钱学森,我们必须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位元勋级的人物。

沃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1912年出生于东普鲁士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曾任魏玛共和国农业部长,母亲是天文爱好者,能熟练使用六种语言,布劳恩的专长是语言学和音乐,数学和物理很差,因为童年时代就梦想着把人类送上太空,后来开始苦学物理和数学,布劳恩的数学到后来好到什么地步?1928年他16岁,转学到赫尔曼·利茨学校,他在这所以严厉著称的学校提前一年毕业,并在数学老师请病假的这段时间为同学们代课,并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及格,他做到了。

布劳恩约15岁时画的火箭载人构思草图,现存美国亚拉巴马州汉斯维尔

布劳恩和德国军官

1930年,18岁的布劳恩一边在柏林夏洛腾堡工学院上学(1907年,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也曾在这所学校学习),一边参加了“柏林火箭试飞场”,试飞场的库房是废弃的军火库,通过说服市议会会员,内贝尔、布劳恩等人得以免费使用该场地(德国官员对年轻人搞科研创新十分支持),因为没钱,所有的物资都是募捐来的,又以提供住房(其实就是库房)为由招来了15名技术工人,人们将自己多余的机床、原材料、办公设备纷纷捐赠给这些热血澎湃的年轻人,以至于到后来火箭研发团队制订了一条规则:即使有钱了,也不可以花钱买任何物资,继续募捐……但工人们总要吃饭吧?好办!附近有一个慈善团体办的施汤所,也是一分不花,运载物资的汽车总要烧油吧?没关系,英荷壳牌坚信这是一项伟大的技术,因此慷慨地提供他们所需的油品……

多年后布劳恩在回忆这段过往的时候说:“回顾过去,我们的事业主要是建立在乐观主义和一片痴心的基础上……但如果没有那些努力取得的成就,我们也走不下来,所以我们必须把火箭发射到天上……”

1932年,这个火箭试飞场引起了德国军方的注意,陆军兵工署派遣代表小组来视察。

多恩贝格尔上尉为首的小组十分谦逊,虽然那时多恩贝格尔实际上掌握着比布劳恩他们先进得多的固体燃料推进实验室。

这是一个转折点,布劳恩听从卡尔·贝克尔上校的建议去柏林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1932年10月,在柏林上大学的布劳恩已经成为德国陆军不穿军装的雇员,他们的经费也将慢慢不再成为问题,场地也不再是问题,工人、物资……统统都不再是问题,问题是他的火箭将被用于战争,而他对此无力抗衡,并且必须听命于军方,否则,脑袋搬家。

(布劳恩希望将火箭用于探索太空而不是杀人,为此而谴责军方让A-4“落在了错误的星球上”,因此在1944年3月13日被盖世太保以背叛祖国、反对领袖的罪名投入监狱两星期,幸被搭救,以他的身份想要离开德国绝无可能,加上他曾加入纳粹党、挑选制作导弹的工人,导致日后饱受争议。)

1934年12月,布劳恩团队放弃A-1研制出了A-2火箭,飞行高度达到2000多米,这是一个巨大突破,在此之前,这位22岁的柏林大学物理学博士的博士论文被评为最高等级——特优,但直到二战爆发,军事限制取消后这篇论文才得以出版,此后这篇论文一直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理论指导而存在,直到30年后还影响着世界火箭工程界。

那么希特勒是怎么盯上布劳恩团队的研发成果的?这要从《凡尔赛条约》说起。

在我看来该条约是人类历史上最龌龊的条约之一,愚蠢的法国人因为这个条约,把全人类拉进了二战的灾难旋涡,光地面作战部队就224万,外加强大的工业力量和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结果仅仅38天法国就向希特勒投降了,有什么资格进入五大流氓的班底?

到今天为止,媒介上说起查理周刊惨案,都不敢提“穆斯林”这个词,而是以“年轻人”替代,真是窝囊废!

法国除了艺术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和普通人配活着,那些窝囊废政客都是宵小之辈,法国到今天打仗还要靠雇佣兵,您说说这些政客、可悲的法国政府无能到了什么地步?高卢雄鸡早都退化成了肯德鸡!

现在说说《凡尔赛条约》,其中最有争议的就是第231条,该条款迫使德国承认发动战争的全部责任。

凡尔赛条约的达成背景是:美国希望建立一个长久的和平体系并通过该体系来完成贸易;英国希望德国能保持相对强大和经济自立以保持欧洲大陆的平衡;法国则因为和德国是世仇,希望严惩并彻底削弱德国。

三个协约国的诉求存在冲突和矛盾,最终达成的妥协没有任何一方满意,当然,最不满意的是德国----首先是全民巨大的耻辱感,其次是利益受到严重剥夺,严重到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还不合法的地步。

条约共15部分,440条,对德国的约束非常详细:大到战争罪行,小到将一本古兰经还给汉志王国(哈希姆家族在1916年至1924年建立的一个国家)。

凡尔赛条约主要条款:

1、德国失去13.5%的领土(6.5万平方公里)和12.5%的人口(约七百万),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2、德国总军人数量不得超过10万,军官不得多于四千人,只能拥有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德军不得设置总参谋部。

3、军官学校只准保留三所(海、陆、空各一所),废除征兵体系,列兵和士官服役期延长为12年,军官至少25年,提前退伍的军人数量受到严格限制(免得你退伍后去民间培训年轻人)。

4、警察力量被裁剪,准军事队伍被禁止存在,莱茵兰地区去军事化,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公里内所有防御性工事全部拆除并不准重建(防御性工事不准保留说不过去,莱茵河东岸不设防,意味着德国的核心工业区——鲁尔工业区将无险可守)。

5、德国不得参与军事贸易,出口其他商品额外征收26%的税,不准拥有重炮、坦克和空军,海军只可以拥有战斗舰和轻型巡洋舰各6艘,驱逐舰和鱼雷舰各12艘,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海军总人数不得超过1.5万人,这一人数包括舰上、海防、信号站、行政、其他陆上军队、军官及所有级别人员,其中军官不得超过1500人(这样连指挥人数都不够)。

6、第198条规定德国不得组建空军(包括海军航空队)、该条约签署6个月后德国又被禁止生产或进口飞行器及相关材料。

7、德国战争赔款为2260亿马克,只能以黄金、商品、舰船、股票等形式支付(约为9.6万吨),后减为1320亿马克。

…………等等。

凡尔赛条约造成的后果:

首先是全体德国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耻辱,以军备为第一生命的德国军人,愤怒到不惜坐牢、以自沉战列舰的形式抗议政府签署该条约。

其次是导致了多数德国人的生活陷于困顿之中:从1924年到1930年德国被迫大量发行外国债券以筹集巨额赔偿,造成严重通胀,此外法国勾结比利时侵占了德国的经济命脉—鲁尔重工业区,使德国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让德国经济走到崩溃边缘。

到1923年底,流通货币量比战前增加17000亿倍,纸马克已成了一堆废纸,1923年底1磅黑面包的价格竟达330亿马克。

希特勒上台后拒绝支付战争赔偿,并在万众聚会的场合将凡尔赛和约的文本撕成碎片,用他那举世无双、极富煽动性而又滔滔不绝的口才告诉德国人民:伟大的日耳曼民族将要崛起了!第三帝国就要复兴了!我们将要把那些臭虫和懦夫踩在脚下!

备受屈辱的德国人怎么能不拥护希特勒?

但希特勒以个人意志绑架了国家意志,当他一个人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时候,德意志最危险的时刻到来了,德国人只能跟着他遭殃。

这笔战争赔款,直到2010年10月3日,历时92年,德国才完全偿清。

凡尔赛条约的各方反应:

西方史学界认为该条约对德国过份苛刻,是胜利者强加给失败者的和平,是对德国的羞辱,凯恩斯就曾说:“这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并称该条约为“迦太基式的和平”(罗马帝国战胜了迦太基并将其摧毁)。

美国左翼人士奥斯瓦尔德·维拉德(Oswald G·Villard)在给参议员罗伯特·拉福莱特的信中称,该条约是“人类曾经制定的最不公正的媾和文件”、“违背了停战时美国向德国做出的庄严承诺”,而美国代表团成员威廉·布里特也为条约的不公平而愤怒辞职。

条约议定者之一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从始至终都清醒地意识到:过于苛刻的条件会激起德国强烈的复仇心理,将为长期和平埋下隐患,他在会议上说:

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条约签订后,这位首相面色憔悴地返回伦敦,受到人们的夹道欢迎,但他在自己的工作日记里写下:我们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了导火索……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费迪南·福煦说:“这不是和平,不过是20年的休战”,不过这位元帅倒不是认为条约不公平,而是认为对德国的惩罚太轻,是对法国的可耻背叛。

列宁跟德国渊源很深,对这事儿有着深刻的认识:“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综上述,这个条约用我的话总结就是:日耳曼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1935年3月希特勒宣布恢复兵役制并扩充德国军队,发展所有条约中不让发展的武器,一句话:想发展啥就发展啥。

1936年3月希特勒把军队开进莱茵兰非军事区,实施占领。

1938年3月希特勒宣布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条约曾规定“德、奥永远不准合并”)。

1939年3月希特勒宣布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除苏台德地区的其余部分。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启动《白色方案》闪击波兰,古德里安的坦克长驱直入,二战爆发,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10月6日,波兰全境被德、苏瓜分。

因为《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在飞机、坦克、大炮、机枪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极其严格的规定,所以在希特勒还没上台的时候,德国只能致力于寻找和约限制之外、能弥补德国远程打击力量不足的新式武器,当时火箭研究在各国刚刚兴起,敏锐的德国人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1930年德国陆军召开了正式的火箭武器研究会议,与此同时,德国民间的各种研究组织也纷纷加入到火箭研发的行列里,我们上文提到的冯·布劳恩,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人才。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介绍德国和苏联合作,因为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德国只能在苏联训练自己的军队,发展武器,德国本土虽然没有空军,但有民间航空俱乐部,一位女儿嫁到德国的美国父亲去德国看望女儿,这位父亲是退役老兵,看到女婿在航空俱乐部的训练后忧心忡忡地对女儿说:你丈夫和他的朋友们,只需要把俱乐部的臂章换成空军的,他们就是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足见那个时期,日耳曼全民族都憋着一股劲儿要等待雪耻的那一天。

大致的脉络就是:凡尔赛和约导致了德国发展火箭,希特勒望火箭能挽回战争败局,而冯·布劳恩恰好是火箭领域的佼佼者……一位天才科学家的人生轨迹,就这样被时代、被权力绑架了。

三、钱学森和中国导弹

以上我们说了V2的重大意义、导弹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导弹史上最重要的科学家,现在回到现实说说我国的导弹发展历程。

说中国导弹必须得说钱学森,钱学森是怎样回到中国的今天不讲了,因为我曾经因为讲这个原因而失去了我的老号。

在此推荐一些国家正规出版社的公开出版物,有的还是权威出版社,大家从其中能看到一些跟很多网文说的不一样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

钱学森在美国的家和他的私家车

钱学森在自家花园,左上角为他的存折,照片均来自书中,太多,不再例举

钱学森是学术新星,在美国有着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工作平台,加州理工院给他非常优厚的待遇,在三、四十年代已经给到他一万美元的年薪并允许他雇佣一个助教、开出三份奖学金名额(均由校方出资),还有为期7年总额五十万美元的研究基金,7年后无条件转为终身教授……要知道多少人为了“终身教授”熬到头发都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资料均来自省图书馆

我的《导弹打航母》发出后,接到军工界朋友的好心奉劝:但凡涉及我国武器装备的文字,哪怕是引用公开发行的出版物,有数据的最好一笔带过避而不谈,和国际相比有差距的就说“尚有一定差距”,总之不要说差距多大……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只要能“证明”我国的武器比西方先进,那这种文章一定大受欢迎……所以我国导弹这部份各位得原谅我没办法写详细(我也没有资料),但更要请大家原谅我不会去写“杭州舰完胜出云号”、“东风导弹太特么省钱了”……这类文章,不是我不肯写,而是我确实没有找到这样的证据——无论纸质版、电子版还是已经形成的公众认知。

比如现在,对我国军工业的发展,我能认可的就是我们的导弹确实已经形成了战略威慑力,但这个力量有多大,我不能肯定,因为打仗不是光射导弹就行了(也射不起),战争是包括经济、科技、军工、后勤补给、不同军种的协同、网络力量……等多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且还涉及一个最基本的因素,那就是交战国各自的民心向背问题——自己内部不稳的国家要想对外开战,是一件冒险的事,比如日俄战争时期的俄国。

此外,战略威慑武器,重在威慑,一旦投入使用就只能等待后果了,短程导弹、反舰导弹等普通导弹不算,具有远程核打击力量的洲际导弹,以及号称可以打航母的导弹,虽然按下发射按钮很容易,但发射后的后果却不是战争狂人或键盘爱跪者所能承担的——这也是核武器在美国人手里、在中国人手里比在ISIS或者类似ISIS这样的政权手里更让人放心的原因。

各国在发展核威慑力量的同时不肯放弃常规武器的根本原因举个例子就是——你家有把微冲,他家有把M4,但你俩打架还是拳打脚踢的时候多,最多捡个烧火棍,但你要说:你等着,我回去拿木仓突突了你!那你回来的时候小心不要被对方先点射了。

这就是“威慑”的意义——和平不是因为彼此尊重,而是因为相互害怕。

有了核威慑力量,位子才算初步坐稳,就像有了导弹不算啥,还得有反导能力,不然也不算强,当然,我国的反导能力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钱学森对红色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将中国拉到了世界军事强国之列,当然,他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完成的,事实上钱学森低调到甚至不允许在他活着的时候出版他的自传体著作。

钱学森在美国遭遇的不公深深地伤害到了他那骄傲的性格,冯·布劳恩到美国之后逐渐考虑科学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而钱学森在慕尼黑会晤(不是审问)冯·布劳恩之后就见到了杜拉集中营里装配V-2导弹的工人,沾满血的担架、拔金牙的锉刀和工人们高达50%以上的死亡率让钱学森比布劳恩更早地开始考虑科学和道德的关系。

钱学森认为自己回到中国是为了帮助这个国家发展它所急需的防御武器,这丝毫没有道德上的瑕疵可言,因为近代中国从未对外侵略,总是被列强欺辱和掠夺,领土主权一次又一次地被侵犯。

事实上,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策略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只是民族主义的高涨让一些人喊出了不冷静和不理智的声音,并在各种场合大肆吹嘘中国武器库如何强大,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容易被人找到防范和遏制的理由。

早在钱学森之前苏联顾问已经向中国政府建议发展导弹,但是很显然只有钱学森回国后向当时的最高领导提出方案和建议后,中国领导人才下定决心要搞导弹,因为钱学森是中国人,所有的家人都在中国,又因为是在美国受了委屈、被¨¨出境、没有后路,不会像苏联人那样随时离开,可以说钱学森最大的贡献是为中国政府建立了发展导弹的信心。

其次是他领导、组织和培养人才的能力都非常强,这几样素质相比他的专业能力更为重要——无论最高领导还是钱本人,都很清楚仅凭一两个科学家是造不出导弹的,所以钱必须创建自己的机构,带出来自己的团队,并让这些学惯了俄语的年轻科学家知道:全世界最好的导弹研究文献都是用英语写成的。

(钱学森有两个非常大的书架,上面塞满了各种专业著作,但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这两架子书教育了整个第五研究所的人——其他研究人员急切地想要读到钱学森的藏书,但没人敢向这位神一样的上司张嘴,根据钱的秘书张文可叙述:我的想法是,如果有十个人可以像一个人那样阅读一本书,为什么不去增加知识的总量呢?但是这些书绝不可以带出所,因此我为每本书的借阅都做了登记,以保证钱学森随时需要我随时就可以交给他,而钱本人一直都不知道这件事。)

第五研究所是钱学森领导成立的中国第一所导弹设计研究所,中国最早的几枚导弹、最早的人造卫星、导弹跟踪系统和控制遥感系统以及“春蚕”导弹,都是在钱学森的倡导和主持下研发成功的。

(两弹一星最早指的是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卫星,后来被以讹传讹说成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一直讹到今天。)

但钱学森很清楚,如果没有外援,中国将无法开展导弹研究,而当时的外援只能是苏联。

经过交涉1956年9月13日莫斯科同意卖给中国两枚R-1型导弹,但12月交货时中方才发现它们是冯·布劳恩的V-2的复制品,中方表示遗憾,希望能得到更先进的导弹,但直到第二年赫鲁晓夫急切需要得到当时中方最高领导人的支持以对抗政敌时,苏方才做出妥协。

1957年12月24日,一支苏军导弹营抵达北京,带来了两枚R-2和一些发射设备,到1958年下半年,苏方一共送来10151份图纸和技术文件,将近100名技术人员,1959年初,聂帅宣布启动“1059计划”,开始仿造R-2,但即使是仿造,也相当困难:仅仅制造一枚R-2的火箭引擎,就需要14个工厂参与其中的1500道工序,这还不算,材料的奇缺和工具的短少都令人无法容忍——为了解决拼装焊接,苏联人不得不先启动一个焊接培训项目,传授技术后再用替代材料生产火箭引擎,因为研究院连橡胶、不锈钢和铝板都非常欠缺,最终,这枚火箭使用的替代材料高达40%,但是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到了1960年8月,中苏反目,苏方专家撤走。尽管苏联人走了,但他们为中国的火箭事业奠定了基础,而苏联人的撤走和当时美苏两国在导弹技术上的巨大进步,都让中国政府对未来的世界格局产生了强烈的不安,为了应对潜在的威胁,中国领导人在核武器和导弹研发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使得第五研究院的规模呈爆炸式增长。

从1960年11月5日“东风1号”(仿苏制R-2)开始,一直到1964年,“东风”系列已经有了明确“分工”——“东风2号”以日本为假定打击对象,“东风3号”以菲律宾为假定打击对象,“东风4号”对准美军关岛基地,“东风5号”的潜在目标当然是美国本土……发展到今天,东风已经形成全系打击力量,其中的DF-17、DF-21D、DF-26、DF-41等“明星型号”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和话题,随之而来的“钱学森弹道”、“桑格尔弹道”、“星空乘波体”等时髦名词也一波接一波,成为各类军迷装点门面的常用语,按我原来构思,还想要对这些明星武器进行我极为粗浅的叙述,但现在感觉现在写这类东西,越来越不好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