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究生来说,到底什么样的导师最招他们喜欢呢?

大学既是教育组织,也是学术组织,这种双重性使得导师既要做好科研,又要承担教育任务。如果学术做得好能让导师在学界大放异彩,那么能让学生念好同样是一种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谜”一样的导师百态

在学生眼里,导师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方面,导师是他们眼里的“神”。很快就要到毕业季了,铺天盖地的论文后记或致谢即将袭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话语来一窥导师的真容。

“导师学识渊博,学术精深,态度严谨。”

“论文从选题到定稿,都倾注了导师的心血。”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导师不仅关注我们的学术,也关心我们的生活。”

“导师饱读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一种特别的气质。”

“导师在学术上严格要求我们,在私下会跟我们聊天吃饭,令我们很放松。”

“导师得知我家庭状况后,慷慨解囊,对师门的同学向来不吝资助。”

另一方面,导师是某些人的“噩梦”。如果说近年来学界有哪些令人愤慨、痛惜的事件,那么部分硕博生的悲剧绝对在此之列。

“感谢我导似导非导的指导。”

“如果没有导师的指导,也许我早就毕业了。”

“xx大学研究生xx,生前疑似遭受导师PUA。”

“xx大学博士生不堪导师凌辱,酿成悲剧。”

“xx大学硕士给导师既当保姆接送孩子,又是快递小哥,还是报账员。”

“xx大学硕博生含泪写下100多页材料,联名举报导师。”

“xx大学博导婚内出轨女学生,以延毕威胁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用一两个词、一两句话来评价现在的导师是很难的。因为,群体很复杂,情况很繁杂,不是简单的好与坏就能说清的。

毫无疑问,通过正面的“告白”与反面的“控诉”,我们大体上能感知到学生喜欢的导师样态。但是,理想总会遭遇现实的考验,能否遇到“梦中情师”真的需要运气,而好运的背面,一不小心便是厄运。

02

为什么遇到好导师是有难度的?

如果说以前我们可以把最崇高的敬意与最美好的设想赋予大学教师群体,那么现在,教师队伍绝没有那么简单了,不好的老师虽然很可能是少数,但不意味着他们不存在。

第一,导师队伍基数扩大,各种各样变得复杂。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阶段的跨越,研究生规模随之不断扩张。相应地,导师队伍也从以前的少数精英变为数量可观的职业化群体。

从概率上看,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以前那种德高望重、学术精宏的导师形象也逐渐被分化为多种模样:90后博导、青年才俊、高冷御姐、精致女神,甚至出现了学术纣王、学术妲己、学术嫪毐、学术土匪等。

导师队伍的扩容是不可避免、无可厚非的,但是人多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底线就难免模糊,把关与审查的难度也会加大。因此,部分不配做导师的人便“混”进了学界。

第二,科研至上的筛选标准,育人属性遭到削弱。众所周知,现在的高校评聘标准基本上是科研取向的,科研成果级别高、数量多,便可以直接授予高级职称、取得招收研究生的资格,其他方面的表现则被选择性忽视。

受这种标准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的教书育人表现,这种最根本的素养要求在科研至上主义浪潮中逐渐式微,很多大学教师不仅不重视教学,甚至将之视为个人职业发展的阻碍。

事实上,科研表现优秀的教师未必对学生好,因为科研主要是客观的活动,是冷色调的隔绝情绪;一个把教学做得很好的老师则是不会伤害学生的,因为教学主要是主观的交往,是暖色调的心怀学生。所以,我们可能听到很多科研俊杰在师德私德方面的负面新闻,但很少听到热爱教学的老师有什么对孩子的压迫。当然,这并不是说科研本身有问题。

第三,社会发展形势万千,导学关系出现异化。在精英时代,导学关系相对简单而纯粹,很多现在的学术中坚在回忆他们上个世纪读研读博时,总会表达对岁月与导师的深情怀恋。现在的形势变得复杂了,求学者与指导者的动机、利益等都变得复杂了。

一方面,导师与学生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导师不敢对学生全面要求,后者的“玻璃心”与极端情绪让导师心怀禁忌;学生不敢对导师有所质疑,后者的主导地位与强势权力令学生心怀畏惧。

另一方面,导师与学生有严重的利益取向。受培养制度和学术竞争的影响,很多研究生都需要发论文才能毕业,而求助、依附于拥有学术话语权与丰富资源的导师是必然选择。同时,这种制度倾向及愈发扩大的导师自主权使得导师有了更多“拿捏”学生的资本,导师能决定学生的“生死”,不免夸张,但很真实。两相叠加,会促成利益合作,也会有利益冲突,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03

师父带徒弟:一种理想类型

很多学者研究过导学关系的类型。对此,笔者倾向于自己导师的观点,即导学关系应该是“师父带徒弟”的关系。

这样听起来,似乎有些传统的味道,难以适应现在的新形势。其实不然,虽然一切制度都要与时俱进,但是文化心理及其价值则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对国人来说,师徒关系更能涵盖导学关系的多样性内涵,因为二者不仅是简单的利益共同体,也是情感共同体,还涉及衣钵承继与师道传承。师徒关系,能带给我们更加丰富的、灵活的交往想象与相处艺术。

第一,师父既要传授学问,也要融入生活。师徒在技艺道术上,是教与学的关系;在生活交往中,是父与子的关系。好的导师是将学问与生活融汇的,不仅关注学问的传递,也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从整体上了解、看待与帮助学生。

第二,师父既要遵循规矩,也要有人情味。好的导师是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智慧的,他们恪守各种制度规定,但也能在自身的理解与运用中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第三,师父既要要求徒弟,也要理解徒弟。事实上,每个人都是有所长短的,导师最该清楚和接受的就是:不要指望把学生都培养成学术俊才,有的学生可以,有的学生不行。对此,要以基本的学术标准要求所有学生,但不必以莫大的压力与至高的信条来压迫学生,因材施教,即是尊重。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均已匿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