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研智观

智能乡村建设

智慧乡村(智能乡村)是响应国务院号召,顺应中央政策,迎合时代背景,构建的以政府、村民、企业良性互动为基层的全国性三农服务项目。项目是通过帮助政府搭建智慧化平台及在乡镇建设基层服务中心,帮百姓、乡镇做好信息采集、发布、推广与共享,落实民生服务,建设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以管理、宣传、服务为切入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扩展性智慧化综合农村服务体系。

01

热点聚焦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举办

近日,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农业保险分会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呼和浩特市共同举办“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第20期农险论坛”。来自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和全国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保险机构,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农牧业厅、金融监管局等部门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指出,建设农业强国要以维护农业产业安全为前提,高度重视农业风险管理的功能和作用。突出粮食安全、瞄准特色农业、聚焦设施农业,以及维护农业生态是确保农业产业安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运用好金融、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通过增强金融支农精准度与实效性、全面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效、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分散农业风险、数字赋能巩固农业产业安全等多种手段,丰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农民日报)

第二届乡村振兴发展座谈会在浙江举办 民盟建言和美乡村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8日,由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和民盟浙江省委会主办的第二届乡村振兴发展座谈会在浙江金华兰溪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建设和美乡村迈向共同富裕”主题深入研讨,发挥民盟界别优势,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集智聚力。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王光谦表示,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的“千万工程”取得重大实践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成功样本。

王光谦说,要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大力弘扬民盟优良传统,巩固拓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成果,在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助力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积极履职尽责;发挥民盟界别优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深入开展“留住乡愁行动”,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中国新闻网)

02

《北京市科协(延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科技成果汇编》:坚持农业科技创新

4月18日,北京市延庆区农业科技成果发布及供需对接会在中关村延庆园召开。此次活动以“科技兴农 绿色发展”为主题。在现场,《北京市科协(延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科技成果汇编》正式发布,共签署供需对接意向单56份,并为新加入延庆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的专家颁发聘书。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选之路,通过不断地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科技应用推广,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取得突破,为乡村振兴赋能。

会上,延庆区发布2024年《北京市科协(延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科技成果汇编》。其中,共收录农业科技成果164项,其中包含小麦“京麦179”、大白菜“京春娃3号”、桃“瑞光55号”等88个新品种,安心韭菜水培栽培技术、沼气臭氧发酵废水高效生物处理技术、设施蔬菜害虫可持续生态治理技术等31项新技术,“农科小智”科技服务机器人、智能灌溉控制器、土壤调理剂等45个新产品。(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及经营权流转矛盾纠纷常态化预防化解工作的通知》:规范流转交易市场

4月18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为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大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日前市农业农村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发改委、市司法局、市规资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及经营权流转矛盾纠纷常态化预防化解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针对如何有效预防矛盾纠纷发生,《通知》明确,一是加强法治宣传;二是做实确权颁证;三是规范流转交易;四是建立防范机制。比如在规范流转交易方面,要加快建设全市一体化、规范化、数智化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依托重庆土交所建立健全“市﹣区县﹣乡镇﹣村”四级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实现应进必进,能进全进。

同时,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为契机,切实加强对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承包地经营权的监督管理,完善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程和细则,以规范流转交易行为,预防矛盾纠纷。(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03

实践动态

湖北省:数字孪生技术助力春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正是湖北春季农业生产大忙时节,为了确保高效利用水资源,湖北将数字孪生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应用到春灌之中。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48处大中型灌区开灌,累计供水2.4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569万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灌溉用水保障。

在湖北汉江兴隆水利枢纽工程,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运用,通过数据感知,进行模型计算,能够更精准预测未来两三天的来水及产汇流情况,进行反复模拟预演,优选最佳调度方案,兴隆水利枢纽上游水位一直保持在35.5米以上,运行水位保障率达100%。正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潜江兴隆灌区和天门罗汉寺灌区可以自流取水,每日取水流量超100立方米每秒,灌区灌溉保证率达到95%。

同样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湖北漳河灌区通过数字孪生漳河平台,实现了灌300多座中小型水库水位、蓄水量的实时监测;借助遥感解译分析及人工调查辅助,获取灌区土地利用情况及水稻、油菜等不同类型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分布区域等详细信息,为制定针对性强、适应性高的灌溉计划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提供依据。同时,通过1137处水位、雨量、流量监测站,528处视频监控站,203处闸门监控站及无人机巡检等各种监测手段,构建空天地立体感知体系,对灌排渠系及重要建筑物的运行状况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动态监测。整合自有的历史运行管理及实时监测数据,利用专业模型开展中长期、短期来水预测及生活、工业、农业、生态需水预测,选择不同来需水方案,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农民日报)

安徽省太湖县:茶园装上“智慧大脑”

眼下,正值采茶旺季,茶叶种植基地一派忙碌景象,而这满眼的秀色,离不开科技的助力。在太湖县牛镇镇羊河村村部“数字乡村调度中心”,驻村第一书记王松通过“5G+智慧茶园”管理系统,时刻关注村里茶叶基地里工人们采茶情况。

“智慧茶园系统,不但实现了茶园气候环境实时监测、茶园科学栽培管理监控、茶叶质量跟踪溯源,还便于茶园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有利于网络营销,让网友能直观感受到我们这里好生态产好茶,对茶叶销售能产生乘法效应。”王松介绍道。

“近年来,太湖县加强与省茶科所、安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全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指导服务,利用科技手段,实施生态调控、农艺改良、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措施,推动茶产业绿色生产,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太湖县茶业办主任伍德信说。也正是有了“茶科技”的鼎力相助,让太湖茶香飘四海。

目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达13.6万亩,年产干茶产量5700吨,产值达6亿元。全县各类茶叶经营主体450余家、茶叶初加工厂145家,拥有自主出口权的精制加工厂1家,获得SC认证25家,涉茶乡镇11个,产业辐射带动8万多人,助农年增收2亿多元,太湖“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正日益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新华社)

04

国际视

欧洲作物保护协会推出AgriGuide,农药数据的智能解决方案

近日,欧洲作物保护协会(CropLife Europe)宣布推出AgriGuide,一款旨在优化传统农药和生物农药数据收集的创新数字工具。这一由CropLife Europe赞助的工具致力于简化农民面临的繁杂法规,减轻行政负担,同时提升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AgriGuide的核心优势在于优化作物的可持续增长。该工具遵循2023/564号法规,通过实时数据收集和数字记录保存,为进行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AgriGuide预计于2024年第二季度推出,将彻底改变传统农药和生物农药使用的数据收集方式。农民将获得访问集中数据库的独特权限,可方便地输入使用数据并跟踪长期进展。这一数字化过程将带来更准确、详细且更新的记录,大幅降低出错概率,并确保持续符合法规要求。

AgriGuide的开发是CropLife Europe与农业行业其他关键参与者共同努力的成果。这种协作模式保障了该工具的持续发展和适应性,以满足农民在不断演变的监管环境中的需求。AgriGuide不仅代表了技术创新的里程碑,也体现了农业领域合作共赢的典范。(世界农化网)

05

数据洞察

一片茶,绘就绿色富民新画卷

依托优良的自然人文资源,恩施州重点围绕“互联网+”、农旅融合等新业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重点打造一批茶叶特色小镇、茶农人家,鼓励茶农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民俗展示等特色旅游项目,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引领茶农增收致富。

目前,163个脱贫县将茶产业确定为帮扶主导产业之一。2023年,163个县的茶产业总产值达2161亿元,同比增长12.38%;销售额1908.49亿元,同比增长10.68%;共计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45个、发展农民合作社19889个、注册家庭农场11905个;累计注册商标(品牌)32448个,其中“两品一标”3850个。

2023年,茶产业共带动脱贫县1327.5万人,其中带动脱贫人口303.69万人、人均增收3026.72元。(农民日报)

数智并行 农旅融合——西岔园区农业发展向“新”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记者在西岔园区采访了解到,一批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等工作正在快速推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珊瑚状”的鹿茸菇、“黑杆杆”的牛肝菌、“鸡冠状”的银耳……在秦东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朵朵珍稀菌菇在智能温室破土而出,鲜嫩而肥厚。据了解,截至目前,秦东农投有种植食用菌大棚465座,年产香菇菌棒800万棒,产值约8200万元。

“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大棚智慧管理方面进行合作,我们在大棚内加装智能管理设备,运用大数据分析精确管理农作物,实现了大棚的温度、湿度、通风自动化控制、生长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以及远程视频监控。”秦东农投双创中心负责人李学成说,如今产业园区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15%,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5%以上。

新质生产力,最终落脚点还是在生产力发展的高质量。过去一年,西岔园区完成农业产值3亿元、同比增长49%;“银耳鲜露”“香菇酱”等多种产品亮相兰洽会;香菇、圣女果等获评绿色A级产品,食用菌产值达到4488万元,鲜切玫瑰产量形成规模,销往国内外。(兰州新区报)

编辑 | 扆国超

图片 | 网络

清研智谈

清研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