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2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改造后的南长街历史文化街区。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从中间流过,著名的清名桥横跨其上,见证着百多年的沧桑变迁。受访者供图

“到北京工作20多年来,乡愁越来越浓。”这是青年摄影师浦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浦峰的家乡在江苏省无锡市,与中国城市报记者聊到对老家的印象时,他颇为感慨地说:“我记得小学时,家周围有农田、有河流。这么多年来,老家的一屋一瓦、一草一木在我脑海里既清晰又模糊。”

浦峰每年都会回老家数次,他曾在日记本中写到:无锡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这里过去河流穿城而过,乡民依河而居,小船摇过石桥,在黛瓦白墙的城中穿行。如今,古老民宅慢慢地被一间间崭新的仿古建筑所替代,我似乎找不到儿时“水乡”的记忆。

多年前,浦峰为了找寻记忆中家乡的印记,开始在无锡市拍摄各种老建筑、老街道、老村落,以及家乡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这样,以后我和我的孩子想家时,就可以通过照片找到更直观、更贴切的感受了。”他说。

拍摄一座城市的新老面貌,首先要了解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和“成长脉络”。浦峰对无锡市的认识多来自于“儿时感受”和“长辈聊天”,所以他的拍摄活动是从“家”开始,然后到周边,最后再次回到“家”这个摄影题材上。

“因为城市的外貌会随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但其内里,则始终蕴含在历史文脉、空间地理、社会形态中。每个个体的‘家’最能体现这种内在的形态。”浦峰说,他的镜头下不仅有自家举办的祭祖仪式、太阳下孩子拿玩具枪的写意照;也有挂晒着红棉被的平房、成为残瓦废墟的老街、后来修复的古楼的写实照。

在为中国城市报记者逐一介绍图片时,浦峰停顿下来,他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这是多年前我拍摄的。上面这座桥名为清名桥,它是一座立于无锡古运河上历史悠久、远近知名的老桥,早在1986年就被列为无锡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过去,清名桥两边街道都是民居。近年来,经过统一的商业化改造,该地区整体景观有所更新、客流有所增加、经济有所提升,部分地区还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但即便如此,我依然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无锡当地有关部门在许多老城、老建筑、老遗迹的改造过程中,正开始依托影像、历史文献资料及遗存构件,按照“修旧如旧”的思路来修复重建,这些举措不仅保住无锡老城的印记,也开拓了新的城市面貌。

浦峰时常把北京市与无锡市作对比,“都是有悠久历史的老城,都是我的家。一个是我出生成长的故乡,一个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有时候,浦峰会在北京找寻一些与无锡相似的景观进行拍摄记录,并将两地的照片展开对比。“很有趣,通过对比,你会发现我们无锡与北京的城市发展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让我对两个‘家’在情感上有着更深刻的体会。”浦峰说。

纵观浦峰的照片,当中有不少知名胡同和名人故居,其中有在无锡市拍的,也有在北京市拍的。“这里面渗透出不同年代人们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魅力。”他说,“胡同在很早之前相当于现在的社区小道,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它们把民房、商铺、学校等联系在一起,最终推动城市各种功能井然有序运作。”

浦峰儿时居住的地方在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新光村,他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新光村30年前就是中国最早一批加入到改革队列中的乡村,后来逐渐演变成当地产业开发区的一部分,引进了不少外资企业。拍摄这个区域,能体现无锡城镇化数十年来的发展与变化。”

谈到拍摄新光村的故事时,浦峰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新光村的鼎盛时期。那个阶段,村里人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大部分村民都进入附近的工厂上班,住在自建房。

诸多照片中,有一张引起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据图片资料记载,这个时间段已经到了新光村第二个发展节点。当时,包括新光村在内,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住宅地都被有关部门列入拆迁计划中,浦峰父母每天聊得最多的,就是不久后可以搬到一公里外30多层的居民楼住了。可一段时间后,拆迁突然因为资金问题停滞,一拖就是12年。随后,新光村被外面新建的高楼包围,成为了光秃秃的城中村。

虽然新光村成为闭塞的城中村,但浦峰感到庆幸,因为他的“根”还能摸得着看得见,所以他加紧对新光村的拍摄和记录,为了留住家乡农村和周边的发展建设的影像,纯粹为保住内心那一缕乡愁。

如何才能把对老家城乡影像记录延续下去?浦峰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孩子。“虽然儿子出生在北京,但我经常带他回无锡,回老家新光村,这是为帮助孩子建立起对故乡的情感涟漪。”浦峰说,每次回去,他都给孩子拍很多照片,背景既有老村老房老街区,也有新城新楼新马路。他希望等孩子长大后,能够凭借这些照片找到故乡的记忆。或许未来,眼前新的景观亦会加入到旧貌之中,成为下一代人脑海中难以忘却的城乡故土回忆。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