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为了检查小儿子是否聪明,在桌上放了银元、金条和钞票,说:“儿子,这三样东西你只能取一样,你要啥?”儿子走到桌子前,说:“我啥都不要,只要这个桌布!”
杜月笙是青帮的头目,民国时期上海地区数一数二的人物,除去好与坏不说,杜月笙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绝对是属于重要人物的。
杜月笙的一生,与几位姨太太共育有11个子女,对于子女的教育,杜月笙是煞费苦心,十分担心孩子们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走了歪路。而杜月笙之所以在这方面重视,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杜月笙少年时期的那段经历。
杜月笙1888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杜文卿是个工人,靠着一家米行维持着家里的生计。1890年,杜月笙的母亲因产下一女后,身体虚弱,患病离世。父亲为了让家中的孩子有人照顾,无奈之下只能再娶一妻。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接下来的几年里,父亲和继母接连去世,杜月笙则是被送往了舅舅家生活。1901年,13岁的杜月笙孤身一人跑到了上海,希望在上海能找个好的活计,养活自己。
那个时候,杜月笙什么都干过,可在底层摸爬滚打的日子实在不好过,他想要像那些富人一样能被人尊重,可到头来,只能是自己尊重别人。
19岁,杜月笙成了一家水果店的伙计,也算是有了正式的工作,同时住处也有了着落。杜月笙能说会道,做事麻利,在上海的这些年交了不少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则是杜月笙加入青帮的介绍人。
也是从这时起,杜月笙的人生发生了巨大转变。先是得到黄金荣妻子的好感,后又被黄金荣重用,由于杜月笙做事仗义,让帮派里的兄弟都很服他,久而久之杜月笙甚至直接取代了黄金荣青帮头目的地位。
而后,杜月笙靠着自己的身份地位权力,一举在上海成了知名人物,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商政通吃。
不过,虽然杜月笙已经几乎达到了万事不愁的地步,可还是有一个人让他有些发愁,那就是他的小儿子。
杜月笙其他的子女都是聪明好学,从小就展现了一些天赋,长大了也事业有成,可唯独小儿子,自打走路起,就顽劣厌学,无论杜月笙怎么劝怎么打,都不能改变小儿子的这种性格,甚至有一段时间,杜月笙都认为小儿子是个“傻子”。
一次,杜月笙想试试儿子到底聪不聪明,便想了一个办法。他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子,在桌子上放了一块银元、一根金条和一张钞票,而后问小儿子:“桌子上的东西,你只能拿一件,你会拿哪个?”
小儿子笑了笑,当即就说道:“我要这个桌布。”
杜月笙一拍脑门,气得差点昏过去,明明桌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比桌布值钱,怎么偏偏就要这桌布呢?难道是真的不聪明?
紧接着,小儿子拉起桌布的一角,将其对折,把桌上值钱的东西全都包了起来。杜月笙不敢相信,自己都没想到的答案,居然是小儿子的首选答案。
而杜月笙再回顾小儿子的过去才发现,虽然性格顽劣,学习差劲,可小儿子情商等方面却占优势。也是从这之后,杜月笙对小儿子的看法彻底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