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肩上有责,在工作中用温情感召学生、用温度体贴学生、用温暖关怀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或许琐碎平常,但对于管理学院辅导员李思琪来说,所有工作都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青春点燃青春的过程。在学生心中,她不仅是老师,更成为了“家人”。“很感谢学生们对我的认可,他们的成长是对我最大的鞭策。”在得知自己获评“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后,李思琪这样说。

人物名片:李思琪,管理学院专职辅导员、团委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曾获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西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课比赛一等奖、西华大学就业创业指导大赛二等奖、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2023年西华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等多项荣誉。指导学生获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三等奖、四川省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二等奖等奖项,所带班级荣获“全国活力团支部”“十佳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01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我也曾是一枚西瓜籽。”从本科到硕士,李思琪感叹,七年的读书时光,都与西华有关。从一枚西瓜籽到教书育人的老师,李思琪陷入了回忆:“在校园的成长历程中,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在我心中撒下了成为教师的种子。”青衿志高,她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能够影响学生的老师。“我和学生待在一起很幸福,看到他们慢慢成长,心里也满满收获感。”于她而言,这是一种青春的延续。

如今正在给学生们上爱情心理学和就业指导的课程,李思琪坦言,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但是,就像余华所说,困难就意味着进步。“我就去阅读大量相关书籍,汲取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尤其是当代00后的博主发表的关于爱情的看法。”除此之外,李思琪经常和学生交流讨论,多渠道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内心想法,这也成为她课堂的灵感源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老师,李思琪的教学理念是拒绝啃死书,要将书本之外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戳中他们内心的渴求。“我不刻意追求教学技巧,而是思考如何吸引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走,做到入脑入心,沉浸在课堂当中。”为了更好地教授就业指导课程,李思琪私下经常向同专业老师取经,并对当下就业市场进行观察和分析,同时和一些公司的HR沟通交流,了解岗位的人才需求,对学生实行一对多、分组指导。积累的丰富经验,也成了李思琪上课的案例和底气。谈到大学生慢就业的现象,李思琪认为,不要被考研考公的趋势所影响,需要结合个人情况。“你是否对这一方向感兴趣?是否具备深造的能力?量体裁衣,从内向外剖析自己,才能做好抉择,不让自己后悔。”她说。

去年11月,李思琪参加了省上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比赛。从复赛到决赛,耗时两个月,一边积极备赛,一边着手带新生,那是李思琪最忙碌的时候。“但是想着自己既然代表学校参赛,就要克服畏难情绪,及时调整好状态。”李思琪告诉自己,不要去想结果,全力以赴就好。在备赛过程中,李思琪特别感谢学校的优秀前辈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吴薇莉老师、唐丹老师、刘雪梅老师在百忙之中的多次指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王强老师、张涛老师的关心。她在指导中不断改版,最终化繁为简,用十五分钟完成了一场打动人心的课堂演讲,最终荣获本科组一等奖。李思琪的精彩表现让其他学校的参赛老师纷纷为她点赞。这次比赛,李思琪受益匪浅:“多多请教前辈,善于借助团队的力量,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句话和同学们共勉。”

02

知行合一 与学生共进步

作为辅导员,最大的考验就是时间管理。李思琪将她的时间管理秘诀总结为“复盘+规划”,每晚睡前简单复盘一天的工作,提前规划好第二天要做的工作。李思琪还建立了一个时间刻度表,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以一小时为刻度,规划好每个时段要做的工作。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强大的执行力不仅能够提高做事效率,还能提升个人的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对能力。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李思琪认为有效的时间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同学们刷刷视频,时间就从指缝中溜走了,后知后觉才发现还有很多事情没做,这就需要大家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并执行下去。”她说。把时间放在床上,成就了体重;把时间放在书上,成就了智慧;把时间放在锻炼,成就了健康。她认为,行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只有提升自控力,才能掌控人生。

作为辅导员和团委书记,李思琪一直秉承的原则是坚守底线,拉近距离。班级学风建设是班级建设之魂,要管理好学生,李思琪认为在大一就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非常重要,于是她经常带领班委策划、组织学习、团课、团建等方面的活动。“我开班委会的次数可能比开班会的次数还多。”提到2019级财务管理2班的学生,李思琪言谈中充满欣慰:“他们从大一开始就营造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注重小组建设。”小组组长由非班委同学担任,分工明确,能够很好地调动同学们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积极性。此外,就是实行双班长制,男女兼任班长,这对于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来说非常有价值。“实行双班长制之后,对同学们反倒更有号召力了。”一般李思琪开完班委会之后,班委们都还在积极讨论班级事务,这也给身为辅导员的李思琪带来了很多的能量和动力。

能够在教育工作领域深耕,这其实与李思琪的本科辅导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廖秀美老师有关。“廖妈时常以一位长者的身份给予我建议,告诉我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觉得正确的决定。于我而言,这就是一种‘传帮带’,如今我想继续将廖妈教给我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我的学生。”李思琪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忘初心,言传身教,李思琪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专业、成熟的辅导员,在每一届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留下美好的印迹。

03

逆光而来 穿透学生心灵

追随光,成为光,发散光。李思琪就像一缕暖阳,带给学生们温暖。“我经常和学生们聊天谈心,他们也十分愿意与我分享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她说。在生活中,她对学生们的照顾无微不至,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用心感受学生的心理情绪。对于生病、状态不佳的学生,李思琪会私下去追踪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于她而言的小小举动,对于学生却是家人般的关怀。仔细观察、耐心疏导是李思琪为学生排解情绪的方法。她说:“我希望在能力范围之内帮助到他们。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能做学生们的最佳听众。”除了借助班委的力量加强对学生们的了解,李思琪会十分鼓励他们在专业的地方进行心理咨询,“能够正视、直面自己的问题并去解决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尽管和学生们相差仅十岁,想要真正读懂他们的内心和想法,并非一件易事,李思琪也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将“不能做”转变为“如何做”是她引导学生们的思路李思琪认为,理解学生只是第一步,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良好的资源平台朝着正确的方向走才是最重要的。也正是因为李思琪细心与爱的交织,用真爱去理解学生,用真情去打动学生,赋予他们向上的力量,她接收到了许多喜爱和赞美,听到同学们那一句“大学的辅导员是琪姐,觉得好幸运”,李思琪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感恩。她十分感谢学生们的喜爱和信任,以及前辈、老师们的经验指导和莫大鼓励,也不禁感慨:“一个人的成长要归功于背后的大环境,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在给我助力,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学生们心中,李思琪不只是令人尊敬的老师,更是朋友、家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在向学生们播种爱的同时,李思琪也收到了他们充满幸福和爱的回应。与2019级学生们相识不久,李思琪因产假和他们暂时分别,恰逢新年的到来,全班学生为李思琪录制了一段视频来表达对她的想念和祝福。“很惊喜也很感动,这让我感觉到学生们心里在挂念着我。”除了在校学生,毕业生爱的表达也给李思琪带来极大的触动。今年年前,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想要将公司发给员工的“家礼”寄给李思琪:“我告诉他这份礼物应该寄给他的家人,但他却说:‘琪姐,你就是我的家人’。”李思琪说。爱与被爱同时发生,爱才变得有意义。李思琪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奔赴,让爱有了证明,让温暖变得具象化。

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李思琪想告诉学生们:“珍惜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向着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是很酷的事情;做正确的事,做想做的事,同学们都大有可为。”

04

向内求索 沉浸式做自己

和自己同频,在喜欢的状态里生活。本科期间,李思琪曾担任学生会主席,那时的她就已经将专注做到了极致。“我属于沉浸式上课,上课铃一响起、手机一放,其他事务影响不到我,下课之后我才着手处理各项事务。”择一事专一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认认真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这也是李思琪给工作和生活划分的模式工作的时候风风火火,回归生活,又“分裂”成另一种状态。“什么都不用想,完全放松,不被情绪裹挟,我很享受这种状态。”李思琪说。

向内求索,种自己的花,爱自己的宇宙。李思琪每周都会在固定时间段去健身房,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去,一切所谓的负面情绪,经过跑步的碾压都变得微不足道。闲暇之余,李思琪每天晚上会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没有固定类型,她规定自己在一定时间内要完成对一本书的深度阅读。同时,李思琪也不忘记对自己教学能力的培养,她会搜集多方资料,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学习,例如观看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听b站上的名师讲课视频等,作为自己的知识扩充。

零碎的时间最宝贵,但也最容易弄丢。李思琪决定碎片化利用自己的时间,比如在跑步的时候听播客、连载的文章,渐渐熟悉并延长这种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分配,“拉长时间战线后,你会发现你对某一个观点、对世界的解读又不一样了。”与李思琪而言,投入的时间成本和所得的收获是成正比的,“投入的时间越多,收获也就越多。慢慢理解世界,慢慢更新自己,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辅导员,李思琪选择“后盾”和“大海”。像后盾,能够承托住学生,给予他们力量与支持;同学们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一样的背景、性格各异,但是辅导员就像大海一样,能够包容并且陪伴着他们成长。“学生需要支持的时候我就给予他们能量。”平静的海面下,暗藏着数不尽的爱意 ,教育是一场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在教育这条路上,李思琪会一直努力下去:“我期待继续与同学们彼此成就、相互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容来源 | 西华大学记者团

作者 | 徐佳欣 徐怡瑶 李可迅

编辑 | 吴静

编审 | 陈彧 王舒

为优秀的西华教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