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就在青羊,西部首座全地下220千伏变电站什么样?

在地下修建四层,最深处离地面26米,建成后将提升成都二环内中心城区供电能力75%……作为我国西部首座全地下22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后子门变电站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记者从国网成都供电公司了解到,当前,施工已进入最核心的电气设备主变压器安装阶段,整体工程计划在夏季用电高峰前投入运行。

那么,建在地下的变电站长什么样?它有哪些亮点和优势?今天,记者跟随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一同前往施工现场,感受地下变电站的神奇。

1000余人次参建

市中心有个“看不见”的变电站

220千伏后子门变电站位于“天府广场-后子门”片区,属于城市中心地带,旁边就是“蜀王府”文物保护区。这里无法修建大规模的地上变电站,因此地下变电站成为最佳选择。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不占用太多地面土地资源,尽可能地把地上空间留给城市环境。

下午2点40分,记者来到施工现场,工地的背后就是成体中心,旁边就是东华门遗址开挖区。工程的地面部分不算大,只有几间平平无奇的“水泥平房”,若非专业人士,根本看不出是个变电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随施工人员走进地下,记者才体验到什么叫别有洞天。220千伏后子门变电站的主体结构都位于地下,一共有四层,目前内部建筑主体已基本完工。负一层主要有蓄电池室、风机房、气瓶间等,目前很多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

相对于地面,这里安静而宽敞,灰色的房间里,只有身穿蓝色制服的电力人员在奔波忙碌。据工作人员介绍,正式投运后,很多设备都是自动化运行的,不需要人工操作。同时,这里还会建设一个电力博物馆,游客们可以看到四川最早的电力设备,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地下变电站的核心在负三层,这里有主变压器室、10千伏配电装置室等,也是整个变电站层高最高的空间,达到了6.3米,三台240MVA的主变压器正坐在各自的“工位”上,随时准备开工。

“这个项目,我们投入了1000余人次参建,当前已进入主变压器附件安装和试验阶段,预计5月中旬完成相关工作。”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建设部李芃说。

全国首创建设模式

变电站建设与文物遗址保护相融合

该变电站地处成都市天府广场北侧后子门规划建设的城市新地标——世界级“城市文化综合体”核心区及古蜀文化中心。工程位置独特,紧邻“蜀王府”文物保护区,其中有一部分位于文物保护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保护站址范围内的明蜀王府宫墙遗址文物,相关部门采取“异地临时保护、原址返迁”,即暂时移走文物,待施工完成后再返迁回来。

工作人员指着地面“水泥平房”下方一段近2米高的红砖部分说:“施工完成后,我们会回填到这个高度,被暂时移走的文物,相关部门也会把它放回以前的位置。将来,这里会建成一个对外开放的公园,市民可以休闲散步,也可以参观文物。”

据了解,这种“变电站建设+文物遗址保护”融合的建设模式,在全国也是首创。

变电站修在地下,如果遇到暴雨或者火灾怎么办?据李芃介绍,变电站的排水系统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地下四层有积水坑和排水系统,遇到特大暴雨时,变电站地上部分会进行封闭,把倒灌可能性降到最低,即便遇到百年难遇的大洪水,也可以通过“内水外排”方式进行化解。

至于火灾,该变电站是成都首个使用“双系统”消防设施的变电站,不但有水灭火系统,还有气体灭火系统,同时, 变电站引入了智慧消防,如果发生火灾会自动预警、自从开启灭火。

“此外,在抗震设计上,变电站可以抵御九级地震。可以说各方面安全系数都很高。”李芃说。

提升二环内中心城区供电能力75%

可满足约20多万户家庭用电

据了解,220千伏后子门变电站是成都市“蓉耀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2019年12月底变电站深基坑工程正式进场施工。

该工程共地下四层,基坑开挖面积超3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658平方米,新建240MVA主变3台、220千伏线路2条、110千伏线路12条,10千伏线路24条,项目建成后,将提升成都二环内中心城区供电能力75%,其供电能力可以满足约20多万户家庭日常正常用电,破解成都中心城区近十年无220千伏核心电源支撑的难题,进一步提升成都中心城区供电可靠性,同时优化青羊区、锦江区110千伏电网结构,为推动成都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能源保供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李芃介绍,工程当前已进入主变压器附件安装和试验阶段,预计5月中旬完成相关工作。后续还将开展设备调试、高压试验等方面工作,预计在今年6月底前投入运行,确保220千伏后子门变电站在成都电网迎峰度夏期间发挥预期作用。

【往 期 回 顾】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编辑:梁艺怀

转发周知,让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