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

01.

记者提问

2023年典型样城市宅地计划供应量同比下降13%的基础上,2024年供地计划继续收缩。据统计,2024年重点28城住宅用地总供应量预计同比-15%,其中商品住宅用地总供应量预计同比-18%,大部分重点城市预计供地规模均有缩量。

2024年,包括北京上海等在内的各大城市持续缩减供地计划,过去几年间,很多城市的供地计划并未能如期完成,当下再减少供地,对接下来的市场供需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有分析认为,宅地供应缩量是对新房需求规模减量的一次主动调整,楼市仍需要去库存,以达到新的供求平衡的需求。2024年初,住建部也提出要做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工作,并表示,“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根据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实现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在您看来,达到市场供需平衡的标志是什么?房价不再下跌,抑或是成交量企稳?

A

01.

同策解读

今年土地市场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缩量供应,大部分城市在2024年都减少了住宅用地的供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住建部几年前就出台了土拍相关规则,去化周期在18-36个月的要减少供地,超过36个月的停止供地,很多城市现在去化周期明显变长,库存压力很大;第二、开发商的拿地意愿和拿地能力在下降,减少供地量能够有效避免土地流拍,影响市场预期;第三、今年核心城市都制定了“配售保障房”的计划,分流了宅地部分指标。

从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很多城市已经进入到存量市场阶段,二手房交易成为刚需的主要目标,新房市场是改善需求主导。并且新房市场的规模呈缩减态势,需求量的下降是减少供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开发商不敢拿地,也是担忧拿地之后去化不掉的压力。减少供地的话,在一定程度能够有效缓解新房的库存压力,防止土地市场过度降温,但是也造成负面的影响,比如房地产投资会大幅下降,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土地出让金会下降,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自2021年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步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未来我国住房将会呈现“商品房与保障房”双轨制的多元化供应主体,真正实现各个群体在收入范围内可承受的“住有所居”。也就是说即使城市低收入群体也有相匹配的住房,或租或买来实现,城市的高收入群体可以实现可负担的持续改善需求。我国近十年来的调控,并非控制房价的绝对价格水平,核心目的是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导致低收入群体负担不起,而没有房住。一旦通过保障体系把最低端收入群体住房解决后,行政性的调控手段就会真正撤出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中高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新的平衡标志是两套住房制度,保障体系来实现中低收入和人才的住房问题,且封闭监管,没有炒作的空间,实现的居住功能;而市场化的商品房体系,真正回归市场,不仅具有改善的居住品质属性,还有资产的保值升值的价值属性,这是不动产与生俱来的属性,可以自由交易,定价由市场来决定,最近上海成交了一套3.1亿的老洋房就是这样的资产。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观点、分析和研究结果等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金融或其他建议,投资者或者读者有责任自行做出决定,并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

本期地产问答室结束,欢迎继续来找我们提问!

下期问题征集中

征集方式

1、评论区留言,把您的问题讲清楚,以及需要保密的信息给予说明;

2、发送邮件到songxuemei@tospur.com,留下您的疑惑,以及需要保密的信息说明;

3、加微信tongyan41,跟客服同小妍交流,留下您需要咨询的问题。

问题范围

地产方面问题不限

大至如宏观经济、政策点评、房地产金融、城市价值、房企困境等等

小至近期热点如现房销售、保交付、提前还贷等等

注意事项

1、在所有的提问中,我们会精选出五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

2、一周一期,每期问题征集于周四下午5:30截止,解答于周五下午统一公布

3、我们的解答仅仅是一家之言,难免有偏颇和误差,欢迎对问题熟悉的朋友参与答复,把你的答案留言评论区下即可。

—关注同策研究院视频号—

—近期活动—

声明:本同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内容版权、报告发布等最终解释权归同策研究院所有。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未经本公众号授权,严禁在任何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号)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录音、录像)传播本同策研究院公众号刊发的所有内容。抄袭、盗用及篡改我司发布内容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大家监督举报。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疑问请联系邮箱songxuemei@tospu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