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罪裁判的证据逻辑》

作者:郑飞 著

ISBN:978-7-5764-1051-8

定价:70元

内容简介

无罪裁判的证据逻辑是一个亟待研究的“富矿”。受我国诉讼结构和研究进路的影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忽视了证据对于罪与非罪裁判的影响,这便造成了无罪问题研究的系统性缺失。基于此,本书从横向和纵向两条线路,探究了无罪裁判的证据逻辑和判例规则。

在横向视角方面,本书将证据逻辑分为以证据能力(可采性)为中心的静态逻辑和以证明力(推论链条)为中心的动态逻辑。相应地,在无罪裁判中的证据逻辑也就可以分为以证据能力(可采性)为中心的静态证据无罪逻辑和以证明力(推论链条)为中心的动态证据无罪逻辑。

在纵向视角方面,本书主要关注法官在无罪判例中对证据规则形成的创造性程度。根据法官的创造性程度不同,将无罪判例证据规则分为四大类:一是规则解释,即无罪判决对现有证据规则的解释适用;二是法官续造,即法官在无罪判决中对现有证据规则的突破和续造;三是实践创新,即体现在无罪判决中基于实践智慧产生的证据潜规则;四是比较视野,即无罪判决中对域外证据规则的援引和借鉴。

作者简介

郑飞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新技术法学”虚拟教研室和虚拟研究小组发起人,主攻证据法、诉讼法、法理学和刑法学等传统法学,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法学。入选北京市“百名法学英才”,北京交通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II类。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证据性权利研究》(独著)、《证据法的理论反思》(独著)、《证据法的根基》(合译)、《人工智能法学》(主编)、《中国人工智能法治发展报告》(主编)、《中国区块链法治发展报告》(主编)、《贪污贿赂罪 无罪判例规则与辩护攻略》(主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 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1

第一节 为何要研究无罪裁判的证据逻辑 / 1

一、审判实务的强烈需求 / 1

二、刑辩实务的持续呼唤 / 2

三、类案检索的历史契机 / 3

四、已有研究的系统缺失 / 4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7

一、本书的研究思路 / 7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 8

第二章 无罪裁判的总体情况 / 10

第一节 无罪判例的分布情况 / 10

一、无罪判例的地域分布 / 10

二、无罪判例的时间分布 / 14

三、无罪判例的法院层级分布 / 15

四、无罪判例的审级分布 / 16

五、无罪判例的指控/起诉案由分布 / 17

第二节 无罪裁判分布规律分析 / 28

第三章 无罪裁判的证据逻辑类型 / 30

第一节 基于证据属性层次性对横向证据逻辑体系的修正 / 30

一、证据属性的类型化 / 32

二、证据属性的层次性 / 41

三、横向证据逻辑体系的修正 / 49

第二节 无罪裁判的纵向证据逻辑类型 / 60

一、规则解释:无罪判决对现有证据规则的解释适用 / 60

二、法官续造:法官在无罪判决中对现有证据规则的突破和续造 / 61

三、实践创新:无罪判决中的证据潜规则 / 61

四、比较视野:无罪判决证据规则的比较法借鉴或援引 / 65

第四章 证据不具有关联性 / 69

第一节 涉证据关联性无罪规则 / 69

一、书证与案件事实之间无关联性 / 69

二、物证与案件事实之间无关联性 / 74

三、证人证言与案件事实之间无关联性 / 75

四、鉴定意见与案件事实之间无关联性 / 79

五、在案证据与被告人被指控的事实之间不存在关联性 / 81

六、证据不具有关联性的无罪逻辑 / 82

第二节 关联性无罪裁判的困境及出路 / 83

一、“关联性”概念的误用 / 84

二、“关联性”误用的根源分析及出路 / 90

第五章 证据不具有真实性 / 93

第一节 涉证据真实性无罪规则 / 93

一、实物证据不可靠 / 93

二、言词证据不可信 / 98

三、鉴定意见不可靠 / 103

四、其他证据不可信 / 107

五、 证据不具有真实性的无罪逻辑 / 112

第二节 真实性无罪裁判的困境及出路 / 113

一、不可靠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意旨 / 113

二、不可靠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困境 / 115

三、不可靠证据排除规则的未来 / 117

第六章 证据不具有合法性 / 119

第一节 涉证据合法性无罪规则 / 119

一、涉非法证据的无罪规则 / 119

二、涉瑕疵证据的无罪规则 / 136

三、涉证据合法性无罪规则的证据逻辑 / 146

第二节 合法性无罪裁判的困境及出路 / 148

一、非法证据排除申请有较大比例的“不回应”情况 / 148

二、证据合法性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二元性 / 149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标准厘清 / 151

第七章 证据缺失与孤证不能定案 / 153

第一节 证据缺失不能定案 / 153

一、证据缺失不能定案的无罪规则 / 153

二、证据缺失不能定案的无罪逻辑 / 158

三、证据缺失不能定案的无罪逻辑的实践困境及出路 / 160

第二节 孤证不能定案 / 162

一、孤证不能定案的无罪规则 / 162

二、孤证不能定案的无罪逻辑 / 169

三、孤证不能定案的无罪逻辑的实践困境及出路 / 170

第八章 证据证明力不足 / 174

第一节 传来证据证明力不足 / 174

一、传来证据证明力不足的无罪规则 / 174

二、 传来证据证明力不足的无罪逻辑 / 174

三、传来证据证明力不足的无罪逻辑的实践困境及出路 / 175

第二节 间接证据证明力不足 / 184

一、间接证据证明力不足的无罪规则 / 184

二、间接证据证明力不足的无罪逻辑 / 187

三、间接证据证明力不足的无罪逻辑的实践困境及出路 / 191

第九章 证据矛盾与不符合常理 / 195

第一节 证据矛盾 / 195

一、证据矛盾的无罪规则 / 195

二、证据矛盾的无罪逻辑 / 206

三、证据矛盾的无罪逻辑的实践困境及出路 / 208

第二节 证据不符合常理 / 211

一、证据不符合常理的无罪规则 / 211

二、证据不符合常理的无罪逻辑 / 217

三、证据不符合常理的无罪逻辑的实践困境及出路 / 219

第十章 涉其他证据情形的无罪逻辑 / 222

第一节 有新的证据能够证明事实 / 222

第二节 同案犯以证据不足判决无罪或终止侦查 / 223

结 语 / 225

参考文献 / 227

后 记 / 235

目录可上下滑动查看

后 记

本书是笔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统计分析的无罪判决证据适用问题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7BFX183)的最终成果。该项目历时四年,终于完成,要感谢的人非常多。

首先,要感谢我的两位导师。一位是我的硕士和博士生导师张保生教授,他为该项目的申请与本书的写作思路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指导。另一位是我的实务导师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主任梁雅丽律师。笔者于2008年获得法律职业资格,十年后的2018年初正式开始兼职律师执业,加入了梁雅丽律师的刑事辩护团队,专门深耕网络与新技术犯罪,以及民刑交叉和行刑交叉领域。在办理相关案件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无罪判例的整理分析,研究和获取相关罪名的无罪裁判规则和有效辩护要点,以为辩护工作寻找有力支撑。尽管之前已有律师对部分罪名的无罪判例作了简单的梳理,归类整理出了相关罪名的无罪辩点,但这种简单总结显然过于粗糙。经与梁雅丽律师商议之后,我们一拍即合,将本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对3000多个无罪判例的统计分析”做成一套系统的“无罪判例规则与辩护攻略”丛书,希望它能成为一套实务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的必备工具书。该丛书共9卷本,已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了前3本《贪污贿赂罪无罪判例规则与辩护攻略》《扰乱市场秩序罪无罪判例规则与辩护攻略》《故意伤害罪无罪判例规则与辩护攻略》,各方面反响不错。

其次,要感谢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申请、研究和结项过程中的辛苦付出,尤其是我教过的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的6位优秀本科毕业生,他们都曾接受我的系统学术训练。我要么指导了他们的本科毕业论文,要么指导了他们的“大创”研究项目,要么指导了他们在“新技术法学虚拟研究小组”中的研究任务。非常欣慰的是,他们后来都在国内一流法学院校攻读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中马国洋学成后回到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任教,成为我的同事。他们分别是(按协助撰写章节先后排序):

马国洋,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博士,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协助撰写第二章无罪裁判的总体情况和第五章证据不具有真实性,并协助对全书进行了详细的通读修改。

李雅健,中国政法大学证据法学硕士,现就职于某政府机关,协助撰写第四章证据不具有关联性。

陈晓慧,澳门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硕士,现就职于广州某上市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协助撰写第六章证据不具有合法性。

龙健宁,清华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曾获第一届“未来精英杯”全国法科学生写作大赛论文组第3名,协助撰写第七章证据缺失与孤证不能定案。

刘廿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协助撰写第八章证据证明力不足。

杨默涵,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曾获2019年北京市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协助撰写第九章证据矛盾与不符合常理,并通读校对了全书。

同时还要感谢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的法律硕士研究生朱溯蓉和张良、刑法学专业研究生万丽新通读校对了全书。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爱人张锦在本项目研究的五年里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感谢我的岳父岳母在五年里帮我们精心照顾小宝贝,感谢我在老家的两位姐姐替我照顾年迈的父母,是他们使我有充足的时间能够组织团队完成该项目的研究。

需要强调的是,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对无罪裁判证据运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囿于笔者的学识和精力,书中肯定谬误多多,观点也十分粗浅,敬请各位读者多多批评指正,希望今后能有再版修订的机会。

郑飞

2021年2月28日于红果园起草

2022年1月12日于宝禄斋修订

2023年2月23日于红果园修订

宝禄斋·立格文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容来源:第七编辑部

编校排版:信息中心

审核签发: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