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东哥,你身边放心的香港保险顾问。

这是我的第441篇原创。

上篇文章,我们探讨了。

一个基础逻辑是,美元灞泉已经形成了可以自我强化的飞轮。

整个非美世界的努力与进步,都是使得美元的购买力更加强大。

我们绝大多数资产,都是人民币资产。

不配置美元资产,就等于仅享受了中国经济发展红利,没能享受世界经济发展红利。

实在可惜。

另一方面,配置美元资产,不一定就像网上说的,去和金融专业人士PK炒美股。

如果目的是赚钱的话,何必和他们拼刺刀。

香港储蓄险美元保单,还享受稳稳的收益,多香。

毕竟,股市里赚到50万,和储蓄险赚到50万,都是一样的钱。

就像下面这个当前拳头储蓄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有多少普通人炒股,能常年拿到这样的收益。

保险还不用操心,买了以后就可以躺着收钱。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安享岁月静好。

1

下班后,和朋友约着一起喝咖啡。

朋友是做工程的。

工程问,你说的香港保险美元保单的逻辑,我是听懂了。

但有个问题一直让我很纠结。

买完保险的后续事项怎么搞?

难不成我一有点啥事儿都得跑香港处理么?

这成本也太高了。

东哥说,谁告诉你总得去香港了。

香港保险签单投保时,要求必须在香港境内。

成年人的话,投保人、被保险人,都得在。

未成年人做被保险人的话,可以不用来。

这个是香港法律要求。

入境过关的时候,会有一张小白条,那个是要和保单一起归档的。

签单的时候还会有实人验证。

都是要从多个角度证明,保单是在香港境内签署。

签单完成后,剩下的事情,就不用再来香港了。

比如怎么交保费?

有香港银行账户的客户,直接网上转账就可以。

没有香港银行账户的朋友,签单来香港的时候,就可以办一张香港银行卡。

以后也可以用手机app,操作转账。

体验非常丝滑。

再比如,怎么做保单维护?

依然是手机上就可以操作。

东哥所在的保险公司,有供客户使用的手机 app,用来管理保单。

签单后就会拿到一个账号。

登录进去,就能看到自己的所有保单。

大部分常规操作,都可以在手机上处理。

比如现金价值提取、更改受益人之类。

如果不想自己弄,也可以交给我。

东哥在顾问端也可以处理,最后你只需要在手机端确认签字就可以。

体验更加丝滑。

2

工程问,那理赔的时候呢?

也是手机端就能处理么?

有那么多病例单据、报告之类的。

多年前也买过一些内地的保险。

买之前顾问是鞍前马后热情的不得了,买之后就人间蒸发。

十来年了,都没和我联系过哪怕一次。

理赔报销之类都是我自己弄,真费死个劲儿。

你们香港保险也是一样么?

东哥说,你也说了,内地保险,而且是多年前。

俺们不一样。

香港保险对后续的客户服务,非常重视。

为什么?

香港保险的购买,有一定门槛。

外币怎么兑换,跨境的帐怎么转,保费怎么交,都是问题。

这些事情对于知识中产们,可能不在话下;

很多内地三四线城市的客户,尤其年纪大一些,每一步都是门槛。

也就意味着,顾问在签单之后,才是服务的开始。

什么意思?

像你之前的销售,消失不见,不可能发生。

港险顾问需要提供完备全面的服务。

照顾到每一个细节。

有点类似有些朋友说的,保险管家服务。

投保、保单年度回顾、风险动态评估、保单更改、协助理赔……

这些都是基础,是必须要做到的,起码服务。

否则就不用在港险的江湖上混了。

3

落实到具体的理赔上,也一样。

都需要提供完备的客户服务。

比如小明在东哥这儿买了香港重疾险。

确诊重疾后,东哥会根据小明的情况,准备理赔申请文件。

小明把文档打印出来,按流程签字之类。

然后将相应的确诊记录之类的东西拍照或扫描成电子档,发给东哥;

东哥会和保险公司后台的理赔部联系,跟进理赔相关的事宜。

这里一个关键是什么?

像重疾险这类保单,涉及知识面太广。

既有医疗类,又有金融类,还有保司内部的一些流程制度。

完全让客户自己摸索,客户的使用成本就太高了。

东哥这样的顾问,就可以充当一个中间人。

把保险公司复杂的流程、条款,以及多个不同的部门,简化为一条条具体的指令。

去哪儿准备个什么文件,在哪个地方签个名。

化繁为简。

理赔部受理成功后,赔付款就会直接支付到小明的香港银行账户上。

整个理赔过程中,小明需要来香港几次?

0次。

一共需要多久?

慢的话一周,快的话,2天。

4

工程问,你刚才说到医院确诊。

我是不是还得去香港就医?

内地的医院可以吗?

东哥说,当然可以。

现在我在的保险公司,合作医院已经覆盖了国内所有的三级医院。

一共3275间。

以及十五个指定城市的所有二甲医院。

一共949间。

哪十五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及东莞。

工程说,那还是没有实现全覆盖嘛。

东哥说,具体问题,咱具体拆解。

一级医院是类似各地社康中心之类的基层医疗机构;

二级医院跨社区的地区性医院。

然后才是三级医院。

如果怀疑确诊为类似癌症之类的重疾,连个二甲三丙都不去查查;

直接拿着社区卫生所的结果,要求保险公司理赔,本身就不合理。

我们的医疗网络,已经实现了三级甲、乙、丙全面覆盖,以及主要城市的所有二甲医院全覆盖,是有其合理性的。

所以实务上,我们可以认为,香港保险已经覆盖了内地所有医院。

不需要赴香港就医。

内地医院确诊,就直接赔付。

大家都是搞专业的,都是聪明人。

都知道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

怎样实现共赢。

关注东哥,保护中产财富,一起慢慢变富。

东哥目前提供如下服务,有需要的朋友欢迎微信来撩。

  1. ,大家一起讨论赚钱演化;

  2. ,不定期一对一微信消息,解读财经、金融相关时事;

  3. 添加东哥微信: jetorz ,领取《东哥在湾区》2023年历史文章合集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