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消费讯,近日,来自广东的陈女士报料称,其花费2394元购买了一枚周大福足金戒指,一个多月后戒指出现灰白色斑,似乎是掉了一小块金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女士展示了该足金戒指,可以清晰地看到,戒指指环外侧有一处银白色斑块,与周围金黄的色泽相比显得无比突兀,就像镀金的戒指掉色了一样。

陈女士称,周大福方面否认这是假货,但无法出具质检报告。门店不同意退货,建议陈女士将戒指送回厂家去维修。不过,4月11日,该门店店员主动联系上陈女士,表示同意退货,并将全额退款。目前陈女士已办理退货。

针对陈女士对金戒指质量问题的质疑,4月17日,周大福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关于近日有顾客反馈其购买的足金戒指经一段时间佩戴后出现灰白色斑的现象,公司对此高度重视,已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及核实。

该负责人称,公司已查询到该产品批次的质量检测报告,核实了该批次的产品,符合珠宝产品质量认证标准。经与顾客积极协商,已于4月15日当面完成售后处理,顾客对品牌服务及处理方案表示满意。

金价大涨,为什么不赚钱?

资料显示,周大福创立于1929年,以产品设计、质量与价值闻名,以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珠宝集团为愿景,在超过90年的发展进程中,一直都是全国家喻户晓的珠宝品牌。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价显著上涨,国内黄金零售市场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曾经被嘲讽跟风买黄金的大妈,现在以王者之姿“蔑视”所有人。如今,已经不是大妈对黄金上头的年代了,是全员上头,尤其是年轻人。

黄金很贵,但黄金珠宝品牌们的盈利能力整体堪忧,能拿到3%的净利率,就算是行业翘楚。比如黄金珠宝三巨头老凤祥、中国黄金和周大福,2022年营收分别为630.1亿元、471.24亿元和989.38亿元,但其净利润为17亿元、7.65亿元、54.9亿元。这还只是巨头的成绩。

一方面是黄金首饰的主要原材料是黄金,但黄金的金价是由国际金价来决定的,品牌作为黄金首饰的供应商几乎没有定价权,只是收取固定的工本费,所以对品牌来说,成本无法掌控。

另一方面,据业内分析,黄金的零售毛利率为10%-20%,导致现在的黄金珠宝品牌想提升盈利能力,就必须在品牌溢价和工艺上下功夫。

但这个却难倒了国内的黄金珠宝品牌。虽说现在的年轻人对于黄金更加青睐,但据报告调查显示,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内黄金品牌的忠诚度并没有那么高。在选择黄金首饰时,年轻的消费者会先关注款式,其次是质量价格,最后才是品牌。

因为年轻人看重款式和设计,周大福在2018年推出了大爆款传承系列古法金饰品,运用亚光、磨砂质地,加上錾刻、镶嵌、珐琅、花丝等中国传统工艺,来匹配现代人“低调且高级”的审美取向。除了传承系列,周大福还推出ING系列及流金岁月系列,均取得比较好的回响,特别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黄金珠宝消费调查白皮书》显示,现在的金店消费者76%的年龄在25-35岁,其中18-24岁人群对金饰的购买意愿从2016年的16%升至2021年的59%。即便整个行业都在努力,但很明显的是,其实各个品牌之间的工艺和设计其实并没有形成足够的竞争力,所以现在还是很难摆脱“哪家便宜买哪家”的死循环。

四季度中国内地门店净减少89家

周大福在4月12日披露了2024财年第四季度未经审核主要经营数据。

公告显示,周大福第四季度的零售值同比增长了12.4%。其中中国内地的零售值占集团零售值的比例为88.6%,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其他市场的占比为11.4%。

黄金首饰及产品类别的同店销售增加了3.4%,平均售价上升至5700港元,上年同期为5200港元。香港及澳门黄金首饰及产品类别的同店销售同比上升16.6%,平均售价从2023年第四季度的7000港元上升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7500港元。

第四季度,周大福内地的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类别的同店销售减少19.5%。香港及澳门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类别的同店销售于季内减少27.2%。内地珠宝镶嵌首饰的同店平均售价8200港元,2023财年第四季度为8400港元,而香港及澳门的同店平均售价则为15800港元,2023财年第四季度为17900港元。

受惠于整体店铺效益提升及过去12个月新开门店,周大福珠宝加盟店的零售值在第四季度上升18.3%,加盟零售点对内地相关零售值的贡献扩大至70.4%,2023财年第四季度为67.2%。

第四季度内,周大福的电商业务对中国内地的零售值贡献为3.9%。销量则占比为10.4%。

截至到2024年3月31日止的3个月内,该公司在中国内地增加76家周大福珠宝门店,同期减少165家,因此净减少了89家门店。周大福珠宝在内地的门店数量从2023年12月31日的7492家,降低到2024年3月31日的7403家。

截至今年3月底,该公司的周大福珠宝门店在全球范围内的总数为7548家。其他品牌的门店数量在全球为234家,因此周大福旗下所有门店数量为7782家,第四季度净减少了94家。

麦格理研究报告指出,周大福于2024财年第四季在内地净关闭89个销售点,未能达到早前订立2024财年净开设300个销售点的目标。管理层曾表示公司将会集中提高店铺效率去推动业务增长,预期2025财年的门店关闭比率维持在5%左右,亦会对开新店抱谨慎态度。该行将公司目标价由9.4港元下降9.6%至8.5港元,评级“跑输大市”。

中银国际发表报告指出,由于今年1月至3月金饰需求旺盛,周大福2024财年第四季度零售额按年增长12.4%,符合该行预期,上季数据喜忧参半,季内关店增加的情况令人意外。该行指,仍然预计消费者对金饰的强劲需求可能会支撑周大福2025财年的收入增长,特别是周大福重新调整重心到提升同店表现。因为预计周大福可以在珠宝零售商整合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仍保持乐观,维持“买入”评级。

黄金投资乱象频出

今年以来,受国际黄金价格上涨影响,越来越多消费者,包括年轻消费群体出于投资保值的需求,购买各式黄金产品。但买黄金不是一件省心的事,假冒珠宝名牌的商家层出不穷,有的打着和品牌擦边的名字,如“香港周大福”“禧六福珠宝”;有的通过“搭便车”“傍名牌”挂着品牌名,却卖着毫不相干的产品。

据媒体报道,近日,消费者吴女士网购了3款金饰,收到后感觉手链“有点重”,称重后发现,标明1.5g的手链居然有3g。感觉疑惑,于是咨询了店铺客服,客服解释说,因为金饰是空心的,内部会注胶加固,因此会比较重。吴女士觉得这个说法有点不对劲,回过头再仔细看一眼店名:周大褔!名字比正品周大福多了一个“点”。她在电商平台搜索山寨品牌“周大褔”,居然出现了几十家店铺。

天津的张女士表示,1月中旬她通过某直播间购买了8颗1克重的“金豆”。“第一次‘攒金豆’,谨慎起见拿去送检,结果发现并不是商家说的‘999足金’,里面掺了钨。”张女士说。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多名消费者表示,自己网购的“999足金”中被检测出掺铜。

消费者李欣说,自己在某平台店铺购买黄金吊坠,页面没有标注“一口价”黄金,也找不到克重信息,买回家发现吊坠工艺普通且仅重0.7克,售价却近900元,比购买时黄金价格翻了1倍多。李欣认为商家故意隐瞒克重等重要信息,客服却表示,的确没有标明克重和“一口价”,但写了3D硬金工艺就是证明。某网络电商平台商家表示,不少店铺刻意不标“一口价”等字眼,甚至将“克重”改为“长、宽”等数据,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不知克重,看着不小,买回家却发现是中空的。”

湖南长沙的消费者徐阳投诉,自己网购某“知名品牌”金锁,收到后就发现上面完全没有品牌标识和足金字样,商家却回复:“金锁这么小,钢印糊了很正常”。随后,他扫描检测证签上的二维码,却屡屡显示“运行时错误”。

辨别真假难,维权同样难。张女士表示,发现网购黄金造假后,希望商家兑现“假一赔十”等承诺,即便给客服拿出相关证明,却仅能实现退货退款,向网络平台投诉也是不了了之。多位消费者也反映,在电商平台投诉后,平台客服一直拒绝处理,甚至强制让消费者选择“退货退款”。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黄金产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对于价格异常低廉的产品,不要轻信所谓的补贴让利,避免上当受骗。此外,一定要索取购物发票单据和鉴定证书,发票单据上要留有饰品名称、含金量、重量等信息,双方约定好的售后事项(换购、回收折旧费等)也最好在单据上注明并加盖商家公章,以便在出现消费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