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

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癌症防治工作,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提升群众防癌抗癌知识水平,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下,我院联合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举行多学科“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健康科普系列讲座”活动。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当一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根据我国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持续居于高位,目前已跃居第二位,患者数量正逐年上升。面对这一疾病,患者应如何就诊、如何接受治疗呢?

4月15日,我院肿瘤科主任邓艳红教授通过视频直播,为广大网友线上科普了肠癌的就诊流程,带领肠癌患者系统性了解“究竟该如何打赢这场对抗肿瘤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早期筛查是很重要的。肠癌属于消化道肿瘤,它的出现,往往也有迹可循——

肠癌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大便次数增加、反复的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里急后重)、肠梗阻(如腹胀、腹痛、停止排气排便)、腹部肿块,以及出现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发热、无力)。

出现上述这些症状,应警惕肠癌的可能性,并按照以下七个步骤进行检查和治疗。

步骤一

做肠镜,查病理,找证据

首先,进行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是确诊肠癌的“金标准”。肠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而病理检查则通过取样检测,为确诊提供确凿证据。

步骤二

找专科医生“指挥抗癌”

确诊后,寻找专科医生进行抗癌治疗至关重要。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的全程治疗过程。

步骤三

做检查了解“敌人”范围

邓艳红强调,治疗肿瘤,不能急于求成,在开始肿瘤治疗之前,身为“指挥官”的医生会首先要求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对肠癌患者进行TNM临床分期,从而制定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要做的检查主要有包括以下几个,各有独特价值:

1. CT检查:在癌症诊断中最常用的手段,如同全身的“侦察机”,能够快速而全面地扫描身体,且分辨率高,对病变区域的显示较为细致清晰。对于肠癌患者而言,CT检查重点关注肺部、腹部和盆腔等关键区域,全面评估肝脏、肺部和腹腔内器官的状况,尤其是肠癌的常见转移部位——肝脏,以明确是否存在远处器官的转移。

2. MRI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软组织分辨率上表现出色,但扫描速度相对较慢,扫描层厚也较大,更适合对固定位置进行局部深入检查,如盆腔、直肠和肝脏等区域。

3. PET-CT检查:不仅能发现肿瘤包块,还能揭示包块是否具有活性,从而能更精确地了解肿瘤活性和全身整体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步骤四

做检测了解“敌人”能力

此外,基因检测结果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了解肿瘤的基因分型,从而初步评估其恶性程度。对于不同分期的患者,基因检测项目也有所不同。

具体而言,确诊肠癌后,无论处于哪个分期,建议所有患者首先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基因状态的检测,这一检测极为关键,因为它涉及到一种特殊类型的肠癌,有特效的免疫治疗药物。对于晚期患者,还建议进一步检测KRAS、NRAS、BRAF、HER2等基因,以便根据检测结果指导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

步骤五

制定抗癌作战计划

上述分析后,专科医生就可以围成一圈,启动多学科诊疗,综合制定最好的抗癌“作战”方案了。邓艳红表示,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存在很多顾虑,但这时应该相信“指挥官”,多听取医生的安排,才能更好地打赢抗癌这场仗。

目前,肠癌的常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

一般情况,I期的肠癌患者,会建议直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目标是治愈;II至III期的患者,目标也是治愈,有些需多学科讨论决定是先手术,还是先化疗或放化疗后再手术;对于IV期的患者,分为IVa/IVb/IVc期,代表不同的转移范围,这部分患者更需要进行多学科讨论。IV期患者中,小部分可能可以直接手术,术后再进行药物治疗;大多数是一开始无法手术,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后再评估能否手术。

同时,邓艳红表示,在我国直肠癌患者中有40%-50%面临保留肛门的问题,但此问题在临床上目前已经有法可循。

步骤六

做评估对“战情”分析

在开展治疗后,患者需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明确效果和调整方案。

邓艳红指出,肠癌I期患者,术后确定病理结果,再确定下步方案;II期、III期、IVa期的患者,若是先手术的患者,需确定手术病理,再确定术后治疗方案;先做化疗(放化疗)的患者,则在实施治疗2-3个月后评估是否合适手术;IVb、IVc期的患者,治疗2个月后评估是否有手术或者其他局部处理的机会。

对肝转移的局部治疗手段:除手术外,还有局部消融技术、体外的精准放疗(SBRT)等,对肝转移的处理成功率也更高了。

在药物治疗方面,通过基因检测进行分子分型,进行免疫治疗或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使治疗更为精准。尤其是特殊类型的肠癌(dMMR或MSI-H),即使是晚期,通过免疫药物治疗,也有治愈的希望。

步骤七

规律监测,获得胜利

完成前面六个步骤的肠癌患者,一些极早期的病人可以比较快地获得完全的胜利,达到根治状态后,后续随访监测一般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根据分期和复发风险情况,每6-12个月做一次CT检查,每年一次肠镜检查。检查持续两年后则是每半年一次抽血,1-2年再做一次影像学的检查,一般5年复查之后未出现问题的,就可以说这个病已经基本治愈了。

但也有一些晚期的病人需要打持久战。

QUESTION

问:如何预防结肠癌?

ANSWER

答:要避免饮食不规律,久坐不活动。可适当多吃粗纤维的东西,适量运动增加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禁辛辣刺激、容易产气的食物,这些有助于预防肠癌的发生。

本文指导专家

肿瘤科主任邓艳红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肿瘤学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助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山大学医学院肿瘤教研室主任。

从事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消化道肿瘤的靶向和免疫治疗。主持开展的全国多中心研究4次获得肿瘤学领域国际最高级别会议ASCO的口头报告。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Cancer Cell、J Clin Oncol、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被国际NCCN结直肠癌指南引用推荐。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获得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第六届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基础医学科研创新奖等。

学术任职: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与营养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专家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消化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

学术专长:从事胃肠道肿瘤的临床工作和相关研究20年。在诊治胃肠道肿瘤方面,具备了国际化视野。主要研究方向结直肠癌干细胞在结直肠癌化疗耐药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分子标记物在预测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有效性中的临床应用。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雅和门诊:周四上午

责任编辑:张婷婷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乐虞莹

终审:李文敏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