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气温回升,即将进入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升高。

温馨提示,家长和老师们要多关注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PART.01

什么是手足口病?几岁的娃比较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多数患儿都是轻症,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一般在1周左右就会康复。

少数患儿会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高发人群是5岁以下孩子,3岁以下宝宝要特别预防重症。

既往监测数据显示每年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幼儿园、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是手足口病高发的重点场所。

PART.02

手足口病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

主要方式为:

可通过直接接触患儿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此外,患者发病前就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比例较大,通常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PART.03

小朋友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感染了!

手足口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

临床表现多以发热,手、足、口、臀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虽然患儿通常病情症状较轻,一般在1周左右就会康复。但是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如果娃出现以下症状,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1. 高烧持续不退,38.5℃超过3天,同时出现皮疹或疱疹;

  2. 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东西、有频繁恶心、呕吐;

  3. 惊闹不止、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面色苍白(退热后也不缓解);

  4. 肢体频繁抖动、惊跳,睡眠受到严重影响;

  5. 头痛、眼球上翻、出冷汗、甚至惊厥发作。

PART.04

做好这几点才能降低感染风险

  1. 勤洗手。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后、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平常可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接触病人及污染物后应选择合适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洗手。

  2. 多晾晒。尿布、毛巾、衣服、被褥等应经常更换和晾晒。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杯具及毛巾。

  3. 少聚集。人群聚集、接触频繁,容易传播手足口病,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 常通风。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 别接触。避免接触患儿,尽量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

  6. 打疫苗。虽然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30多种血清型,但EV-A71仍是引起重症病例、死亡病例的主要“元凶”。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建议6月龄—5岁的儿童接种手足口病毒疫苗,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但可防可控。

做好预防措施,呵护各位小朋友的健康,

让我们一起努力!

市疾控中心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抗体检测服务,遵循“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可了解孩子对相关传染病的免疫水平。

来源:武汉疾控健康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