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学生遭受校园欺凌之后,不会告诉老师,而是自己默默承受。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告诉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遭受校园欺凌之后,第一反应并不是告诉老师,也不会直接告诉家长,而是自己默默承受。他们似乎已经被吓怕了,不敢告诉别人,认为是丢脸的事。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主要受到了儒家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们要体面地活着,起码要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像个体面的人,至于私下里有什么受罪的情况,就不好意思开口了。而人的应激反应并不是把受的罪告诉别人,而是偷偷藏在心里,甚至努力忘掉。当一次次受到欺凌的时候,学生会感觉无助。因为欺凌者并不一定是一个人,而是一伙人,他们人多势众,会要挟被欺凌者,威胁他,不让他说出去。假如他说出去,就会遭受更加严酷的折磨。那么,被欺凌者往往被吓住,臣服在欺凌者的脚下,甚至助纣为虐,做人没有底线。因为欺凌者用暴力控制了他们,实现了“精神控制”,““精神统治”。对于被欺凌者来说,家长和老师说话不管用,而欺凌者说话就管用,算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那么,被欺凌者真的相信欺凌者说的话,认为他们只手遮天吗?还真相信。因为在学校和社会一些角落,欺凌者呈团伙形态存在,躲在暗处,没有在明处招摇。在人多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比较阳光、自信,还认为自己就是优秀者。可是,在没人注意的角落,他们会欺负弱小的同学,甚至会对那些同学实现“精神控制”。被控制的学生成了被欺凌者,认为欺凌者势力庞大,甚至认为他们无所不能。被欺凌者不敢告诉老师事情真相,也不敢告诉家长真相,只能默默忍受。毕竟,老师和家长在明处,不可能长期陪伴被欺凌者,而欺凌者却可以随时出现,会对被欺凌者实现一定的控制。于是,被欺凌者就会害怕,会惧怕欺凌者的淫威,会自我封闭,不会告诉别人。

同学之间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属于私密的语言系统,把家长和老师排除在外。他们可能会有私人秘密的交流,而且会用一些有个性化的语言,甚至带有污言秽语,只是都听得懂,也就不会互相计较了,反而互相鼓励,说一些不能在公开场合说的话。于是,他们宁可自己吃亏,自己受欺凌,也不会告诉大人。谁要是告诉大人了,就等于打破了同学之间私密的语言系统,和告密差不多,相当于“汉奸”。而这种“告密”行为,被同学不齿。只要有学生把被欺凌的事情告诉家长或老师,就会被别的同学孤立,被认为是个孩子,还没长大,自己的事情不会自己处理,非得让家长或老师来处理,也就没什么“好名声”了。同学之间再有什么私密的话题,也不会给“告密者”说了,把他排除在同学社交圈子之外。而排斥之后,被欺凌者一般会感到孤独,感到寂寞,感到被世界抛弃了。他们宁可受到侮辱,也要加入同学群体,甚至加入社会青年群体,即便被指使犯罪也在所不惜。

有些学生缺少关爱,不但父母不在身边,而且老师也不关注他们。他们跟着爷爷奶奶,或者跟着姥姥姥爷,出现了代际鸿沟,不会和老人交流,也不会告诉他们学校中发生的事。因为他们自以为长大了,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甚至要包庇施暴者,算是讲究哥们儿义气,姐们儿义气,还要讲究保密,算是一种默契,却忘掉了施暴者的淫威和自己曾经经受的折磨。他们想要自己解决问题,却终究解决不了。越是不告诉家长和老师,施暴者就越是厉害,而有的孩子告诉家长和老师之后,也得不到有效解决,当然会很失望。

倘若孩子还小,家长会认为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没必要非得较真儿。老师也这样认为,即便孩子已经过了十四周岁,老师还是希望施暴者和受虐者能够握手言和,尤其是家长们能够协商好,等于“不打不相识”。如此一来,施暴者赔点钱,而受虐者接受赔偿,学校和老师都没有什么责任,就算是万事大吉。可是,施暴者并没有受到法律的严惩,受虐者也没有相信老师和法律。如果施暴者再次施暴,受虐者人数增多,是不是应该报警处理?只有法律的严惩才能制止犯罪,而法律的放纵,或者有些人故意私了,不经过法律的审判,就会助长施虐者的气焰,进而纵容了校园欺凌者,也就不能有效制止和清除了。

一些学生遭受校园欺凌之后,不会告诉老师。他们不相信老师能够解决问题,有时候法律都无法解决,老师能够解决?倘若施暴者都是十四周岁以下的学生,法律应该怎样惩处?而受虐者始终处在阴影之中,到底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补偿?法律应该修正,应该对施暴者严惩不贷。而老师并不是执法者,只能管一时,却并不能长期管理。老师不会对施暴者拳脚相加,也不一定会把施暴者送进监狱,只能批评教育。而批评教育适用范围有限,只能适用于心地善良的孩子,而不可能适用于全部的孩子。倘若施暴者内心阴暗,呈团伙作案的形态,老师的批评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学生遭受校园欺凌之后,不告诉老师是有原因的。倘若深究这种原因,就会发现老师其实权力有限,很无奈,只能寄希望于法律机关,当然也就把老师排除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