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类诞生以来,无论是为了捕杀野兽还是种群间相互争斗,人们总会想方设法创造一个工具来辅助自己战斗。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便催生了刀剑斧钺等各种冷兵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武器的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冷兵器时代的杰出代表刀剑斧钺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现实战场上难觅踪迹。但还有一种冷兵器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被很多国家的军队装备,甚至成为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它就是军用刺刀。

一、

刺刀最早诞生于中国。据史料记载,在明朝永乐五年(1407 年)时,刺刀已经大量装备于明朝的军队。当时明朝的火枪队(神机营)的装备除火枪之外,为了应对临近的敌军,催生了类似刺刀的产物,并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入欧美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公认现代的刺刀,于1647年出现在法国西南部小城巴荣涅(Bayonne)。英语中的“刺刀”一词(Bayonet)便是来自这个城市的名字。

这种原始刺刀脱胎于冷兵器时代步兵使用的短矛,实际上它本身就是一支带短柄的矛头,把短柄塞进枪口并插紧,前装枪就摇身变为一支短矛。这也是与当时步兵战术相适应的,因为前装枪只能单发射击,必须依靠齐射才能发挥威力;而齐射过后,敌人会乘己方重新装填弹药的空隙蜂拥而上,此时迅速插上这种刺刀,排成多层人墙,就足以抵挡敌军的冲锋。

在前装步枪时代,刺刀是一种单纯的防御性武器,外型多参考长矛的形制,因此也称为“枪刺”。它的长度大多在460~600mm 之间,外形简单,功能也十分单一,仅有单纯的刺杀作用,且一旦装到枪上后者就不能重新装填和发射。

1688年,法国陆军元帅德·沃邦于发明了用专门套管将刺刀固定在枪管外部的套管式刺刀,同时为了方便前装步枪装填弹药,安装位置多是偏向一侧,使得火枪手在装上刺刀后,仍然可以从枪口装填弹药,让射击与刺杀互不干扰。自此,刺刀作为辅助作战工具的地位基本确定。

1703年, 法国步兵在德国斯拜尔巴赫河击败普鲁士军队,获胜的一大原因就是法国士兵普遍装备了刺刀。此后,各国纷纷意识到了刺刀的重要性,刺刀在欧洲军队迅速普及开来。

19世纪后,检械制造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刺刀也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考虑到了刺刀的多功能性,装到步枪上即是白刃格斗用的刺刀,取下后还能当做短剑、匕首或马刀使用。

这一时期的刺刀外形多半更趋近于剑形,刀形相对较少,而且普遍较长,刀身一般在50厘米以上.甚至有长至1米可盖作佩剑的型号。19世纪后期,带卡笋的剩刀座和枪口环相配合的固定方式已被普遍采用。并成为刺刀的主流、刀形刺刀开婚天量出现,同时长度大为缩减,刃长普遍在50厘米以下,并出现了全长40厘来以下的刺刀。

随着机枪等自动武器和迫击炮的出现,白刃冲锋和人海战术的作用日渐势微,刺刀的地位随之逐步下降。细节设计上也是如此,如一战以后新设计的刺刀,多半不再有护手钩这一部分,因为这个部件除了在手持使用时防止自伤外,主要是在格斗时用来别、卡对方的刺刀,而近身肉搏的减少使得这一部件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要了。

二、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机械化战争登上舞台,步枪逐渐由栓动式走向自动式,士兵短兵相接的机会越来越少,刺刀的地位开始下降,不再作为主要武器使用。但对于很多打光了子弹的士兵来说,刺刀仍然是最后的保命武器。因此各国军队仍给每位步兵装备了刺刀,只是相过去,刺刀的长度有所降低,成为步兵的一种近战防御武器。

二战期间,在战场上出现最多的刺刀,大多采用折叠式设计,它能够固定在枪管下方或一侧,使用时向前展开并固定,不使用时可以折回,避免了刺刀意外丢失的问题,成为军用刺刀的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各国的军用刺刀虽然长短不一、外形各异,但根据其刀身及截面的形状,还是可以大致分为锥形刺刀以及剑形刺刀两大类。其中锥形刺刀的截面多数设计成三角形或者十字形,一般带有明显的棱角突起,因此称为“棱刺”,三角形截面的称为“三棱刺刀”,十字形的称为“四棱剌刀”。

棱刺的突出特点是结实耐用、杀伤力强。为避免误伤使用者自身,棱刺的边角一般都是钝的,头部也不是非常尖锐,通常会做成扁口螺丝刀的形状或者干脆将尖部磨圆。因此棱刺刺入人体之后形成的伤口并不象普通刀剑那样是“切”开的,而是硬“撕”开的,加上通常伤口都很深,难以缝合。加上其加工方便、成本低的优点,所以一经面世,便受到各国军队的欢迎。

法国的M1874刺刀,是著名的棱刺之一。其刀背后端很宽,两侧形成很深的血槽,刀背和刀身向前逐渐收窄,整体看来刀身向上倾斜,刀脊横贯其中,与刀身形成一个很小的夹角,截面恰似英文字母“T”的形状,与羽毛的结构比较相似,因此西方人将这种刺刀形式称之为“羽脊”。

除了棱刺之外,还有一种剑形刺刀。这种刺刀绝大多数是单刃的,刀刃一般开在下方,上方是宽厚的刀背,截面类似锐角三角形,典型设计有日本的30年式、英国的P1907等。

与棱形刺刀相比,剑形刺刀一般都有“刃”,甚至有些上下两侧都有刃,如德国M1888刺刀。有些只在一侧开有刀刃,如捷克VZ24刺刀,后者的刀刃位于刀身上方,称为“上挑刃”。大多数刺刀刀身全长都开刃,但日本晚期的30年式刺刀只有刀身前半部开刃,称为“半刃”,据说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穿刺能力,能给敌人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无论是哪种刺刀,大多都在刀体上开设有两条或更多的纵向槽,这就是通常所称的“血槽”。为什么刺刀上要开设血槽?这是因为刺刀刺入人体后,由于疼痛和异物感,人体肌肉会本能地进行收缩,紧紧包裹住刀体,加上充满血液的伤口对刺刀的吸附效应,会使得刺刀不易拔出。而有了血槽之后,血液就可以顺着刀身流出,而空气则沿着血槽进入,减少了伤口组织对刺刀的粘附作用,从而使得拔刀更加顺畅。

可别小看了拔刀的瞬间,在激烈残酷的白刃格斗中,也许只要半秒钟的时间就可以从容回身,应对身后扑来的另一个敌人。同样,有经验的老兵在刺杀时,会尽量避免以敌方的前胸为目标,因为这样刺刀很容易卡在肋骨中间,正确做法是瞄准敌人的腹部。

三、

二战结束后,结合战场实际需要,刺刀也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开始进行创新发展。1952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向美国国防部和陆军军部递交了一份报告,内容便是要在小口径突击步枪上装备刺刀。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理由是,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改良现役军用刺刀,特别是前苏联以其早已列装部队的AKM刺刀,率先拉开了多功能刺刀列装军队的序幕,这使得在军事装备上力争领先的美国陆军下定决心生产新型的军用多功能刺刀。

收到这份报告后,美国开始向世界各大著名兵工厂家公开招标,征集可配置于突击步枪及其后续枪械的新款刺刀设计方案。据有关资料披露,当时有49家军工厂商对美军的这次招标感兴趣,其中有14家如期向美国陆军提交了送试检测的刀具样品,按招标时军部提出的“格斗、求生、破坏、剪切”的性能指标,经严格筛选,最后佛罗比斯有限公司设计的刺刀脱颖而出,获得军用刺刀的承制合同。

几乎与此同时,新中国也开始了自己的刺刀的研制工作。1953年,53式四棱刺刀研制成功并大量装备军队。

53四棱刺刀长度38厘米,通体烤蓝,四棱,扁头,刺刀刀身尾部无槽,主要装配于53式步骑枪。它与苏制莫辛纳干M1944步枪的刺刀及其相似,其区别为,苏制M1944刺刀的血槽长而深,53式刺刀的血槽短而浅,苏44的螺丝孔是圆的,而53的是长圆型留出框量的。

四、

1956年,我国军工科研人员又研制出了一款著名的三棱刺刀,被命名为“56型三棱军刺”。它长度为三十至五十厘米,共有三个棱和一个血槽,在设计上融合了我国古代众多冷兵器的优势,并且刀刃上还做了烤蓝处理,方便刺杀和放血。

56式三棱军刺是一款杀敌利器,其刀刃刺入敌军之后,敌军会立刻血流如注,普通的止血办法根本不管用。为了提高三棱军刺的寿命,刺刀中还加入了有毒的砷元素,致使受伤者伤口不但难以愈合,而且感染率上升,难以医治,因而使得这款刺刀威力大增。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56式三棱军刺在战场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威慑力,毙命在我军三棱刺刀下的越军数不胜数,对越南军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三棱刺刀也一战成名,成为了当时我军最著名的单兵装备。

令人奇怪的是,自卫反击战之后,56式三棱军刺却渐渐退出了现役,这是什么原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认为,三棱军刺之所以被禁用是因为它能给敌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太过残忍,所以被禁。这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凝固汽油弹、白磷弹、生化武器,这些武器哪一个不比三棱军刺残忍百倍,但在国际战争中,还不是一样有人使用?

三棱军刺被禁用的真正原因主要是它长度太长,不易携带,装在枪上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枪械射击时的性能。另外三棱军刺功能单一,在战场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越南多丛林山地,对步兵的机动性要求很高,三棱刺刀原本的长度优势在这一环境下反倒成了缺点。同时,三棱军刺只能刺而不能劈砍,导致战士们在装备了军刺的同时,还要额外携带军用匕首,增了战士们的负重。

因此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以后,随着我军新一代多功能刺刀——81式刺刀的出现,56式三棱刺刀这种用途单一的近战武器渐渐被淘汰。

和三棱刺刀不同,81式刺刀是一款多功能刺刀。它是刀式刺刀和钉式刺刀两者的结合体,刀板较厚而且呈十字形。由于其独特的外形结构,刺刀能更轻松的进入人体,让对手丧失作战能力。

81式刺刀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保留刺刀刺的功能外,还增加了拆卸下来当匕首使用的功能,因此81式刺刀相对与之前的56式刺刀来说,可以说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同时随着它的列装,56式三棱军刺也渐渐退出了现役。

五、

继81式刺刀之后,我军又先后研制出了87式刺刀和95式刺刀等新的替代品。

87式刺刀,是中国第一款按照现代战争标准打造的多功能刺刀,除了具有刺刀的功能外,还有匕首、钢锯、钢丝剪、螺钉起子、罐头刀等功能。该刺刀全长30cm,刃宽2.8cm,刀身采用硬度比合金钢更高的特种高碳钢打造,非常尖利,穿刺力一点也不比美军著名的M9多功能刺刀差。

95式刺刀,是我军第一种大规模装备的多功能刺刀。它将以往刺刀的直筒形握把改成了中间粗两头细的纺锤形握把,这种设计让手形大小不同的人在使用95式刺刀时不易滑动,体现了我军工人员的大智慧。

95式刺刀除基本的刺刀功能外,还可当成格斗匕首与野外求生刀,其刀刃具有刺杀砍削、锯锉的功能,配合刀鞘时具有剪断铁丝网的功能;而在左侧刀身的中段有一条刀带、右侧刀上方锉磨面积加大、刀鞘背面有小磨刀石、刀鞘底部还有简易螺丝起子和开瓶器的功能设计。它也是我军至今仍在列装的主要军用刺刀。

不少军事专家认为,尽管现今的武器装备越发智能化,无人技术大批量运用在冲突中,但刺刀这种冷兵器也不会止步不前等待历史的抛弃,一定会在发展中不断改进。集格斗、露营、刺刀等作用于一身军用刺刀,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因为从战争的实际出发,刺刀都是士兵最不愿意丢掉的武器之一,其不仅是实际战斗的最后防线,也是士兵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