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云梅(河北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应该比较熟悉,可若问它的出处,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茫然。

今天老年大学文学班上公开课,温婉睿智的刘晓然老师讲诗经,王风的第一课《黍离》,让我豁然开朗。

这首抒情诗是讲一位东周大夫,随西周东迁背井离乡多年后,回到西周故都,可当年繁华的宗庙宫室已经荡然无存,眼前是一片片茂盛的禾黍田野,主人公脚步迟缓,心情沉重,如痴如醉、痛心疾首地徘徊在这片黍禾之野,反复叩问幽幽苍天?谁能告诉我,我那繁华的故城怎么变成现在这样?是谁让我们背井离乡痛失家园?短短的一首小诗,却让我们看到主人公对覆亡的西周宗室充满哀悯凭吊之感和极度悲伤忧郁之状。

整首诗,共三章,其主要特点是用重叠的字句,回环反复地吟唱,刘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重章复沓,是《诗经》的基本章法结构。她微笑着讲解难点,让晦涩难懂的古诗变得简单起来:这首诗只变换少数几个词,即苗,穗,实,摇,醉,噎,来表现时间、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大家只需记住这六个字,其他诗句不变,然后在老师循循善诱如的引领下,大家先读一遍,再尝试跟着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背诵,竟然出乎意料地齐声背诵整首,让我们学习古诗的信心倍增。

这种痛失家园写离别写国家兴亡的诗歌,后被称为黍离之悲,黍稷之情。它是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基础之作。这种一往情深,低回无限的诗歌开启了以朝代更迭为背景而托物言志、凭古吊今的文学创作先河。

从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再到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无不体现着源自《黍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尤其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句,可谓与此诗“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一句形神交接,遥相呼应。

从现代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中,不难看出作者在海峡那边思念家乡,渴望两岸统一的殷殷之情。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便是现代人继承我国古典诗歌“黍离之悲、黍稷之情”民族传统的经典代表。

而对于普通人,不论是 物是人非之悲,还是知音难觅之忧,或是世事沧桑之叹,人们都能从黍离这首诗中找到契合心灵的情感共鸣。

那西周是如何兴盛与没落的呢?

接着朴实亲和的刘老师从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如何成为儒家的经典和象征开始,娓娓道来,西周怎样创制周礼,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统一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奠定了后世中国版图的轴心。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华夏民族。最后,“中国”称谓始出,奠定我国国名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华夏民族、中国,始于3千年前的西周,中华文化的根基历史如此悠久,让我们这些后人深感自豪,引以为傲!刘老师接着侃侃而谈:至于西周灭亡,有多种原因:幽王继位第二年大地震、泾、渭、洛河水枯竭,歧山崩塌。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才有了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由来, 最后废嫡立庶、外敌入侵频繁,不得已周王朝东迁,多少繁华毁于一旦,才有了《黍离》中主人公回到故都的哀情,以至于后来平王在洛邑建国的时候,只能依靠诸侯的力量,从此落入了诸侯的掌控之中,诸侯们各霸一方,展开了长达500年的战乱,便是后世称之为的:春秋和战国。

大家跟随老师的节奏,沉迷于她绘声绘色的讲解,非常轻松地掌握了这段历史知识,两个小时的课已到尾声,教室了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快乐幸福的笑容,尤其是新来听课的学生,纷纷表示:“刘老师讲得太好了,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大家从心底,由衷地喜欢刘老师一气呵成,自然清新的教学风格;佩服她博古通今,深厚渊博的知识积累,同时庆幸在退休后能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能深入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承发扬华夏精神,让璀璨的古典文学光辉照亮我们今后的生活之旅。

编辑:牛义信/李勋修/宋占林《青烟威文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