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间谍这个职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007》中的詹姆斯·邦德,这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自面世以来就风靡全球数十年。很多人不知道的是,《007》的作者伊恩·弗莱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是英国的一名间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伊恩·弗莱明并非是外勤特工,他主要从事后方的策划和准备工作,所以书中主人公詹姆斯·邦德所遭遇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情节,其实都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

在现实世界中,间谍其实是一种相当枯燥的工作,对于任何一个间谍来说,通常都是越低调越好,因为越是低调不惹人注意,往往也就就意味着越是安全。像詹姆斯·邦德这样,鲜衣怒马大杀四方的情节,只能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如果现实中真有间谍敢这么干,恐怕活不过两集。

说起二战时传奇的间谍,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胡安·加西亚。作为间谍来说,胡安与他的同行们有着很大的不同,别的间谍为了获取情报,往往要冒着生命危险潜伏进敌人内部。而胡安获取情报的方式就比较神奇了,他的情报全靠对着报纸瞎编,结果每次竟然都编得八九不离十。

胡安·加西亚是西班牙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原本是西班牙国民军一员的胡安,产生了弃暗投明保卫欧洲的想法,为此他从西班牙逃了出来,打算加入法国军队。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法军在纳粹军队的进攻下,败退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他紧赶慢赶还是没能赶上法军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军战败后,胡安认为欧洲唯一能和德国佬较量的只有英国了,于是他又萌生了加入英国军队的想法。可当时正处于二战初期,英国还没有大规模募兵的意思,胡安作为一个外国人,想要加入英国军队显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不过,这点困难还难不倒胡安,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胡安来到了英国大使馆,对工作人员说自己有秘密情报,至关重大,只能当面告诉大使一个人知道。工作人员还以为胡安是军情六处的特工,于是赶紧把大使请了出来,结果却令人目瞪口呆。因为胡安见到大使后说,秘密情报自己暂时还没拿到,不过如果大使愿意让我加入军情六处,日后肯定会给英军提供很多秘密情报。

结果毫无悬念,大使听了胡安的“胡言乱语”之后,很快就命人把胡安轰了出来。虽然在法军和英军这里接连碰了壁,可并没有熄灭胡安保卫欧洲的决心,他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和德国佬作对。既然英法联军这条路子走不通,胡安干脆就走起了曲线救国的路线,他决定加入德国军队,从内部搞垮这些德国佬。

不得不说,胡安的想法确实有点天马行空,关键是他还真的付诸行动了。离开英国大使馆不久,胡安就去了德国大使馆,他以相同的理由见到了德国大使,并且对大使说自己在英国很有“关系”,能够获得很多德军急需的情报。

大使当然不会这么容易上当,但是他也不好打击胡安这种“热血青年”的积极性,于是就让胡安先回到英国,等获取了情报再来谈加入德军的事。而且,为了表示自己的慷慨,大使还提前预支了一部分资金给胡安,作为他前往英国获取情报的资金。

胡安这次是骑虎难下了,首先他在英国并没有半点关系,其次他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去往英国。于是他辗转来到了中立国葡萄牙,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秘密基地,购买了一系列间谍常用的工具。搞定了一切后,他开始四处收集关于英国旅游方面的报刊和杂志,从其中甄别一些自认为有用的信息,改编成情报后传给德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胡安的眼光确实非常敏锐,他从报纸上胡乱改编的所谓“情报”,还真帮助德国军队立下不少功劳。比如有一次,胡安从报纸上看到阿基坦地区的港口要封闭半天维护,提醒来往的船只及时入港。胡安于是将这个消息掐头去尾,传给德国说“近日,一支英军舰队将秘密前往阿基坦地区海域。”

德军按照胡安提供的消息,提前派出舰队在附近海域巡逻,结果果然碰到了一支英军的巡航舰队。德军在击沉4艘英国军舰后顺利返航,胡安也因此得到了重视,德军情报部门不但给他发来了嘉奖,还示意他进一步提供更多的消息给德军。胡安为了向德军显示自己有“实力”,故意编造了一支20多人的间谍网络,结果德军竟然信以为真,每个月都按时给这20多人发工资。

正所谓一家欢喜一家愁,德军这边是高兴了,英军那边可就不好过了。尤其是英军的情报部门,始终怀疑是自己这边出了内鬼,可是找来找去都没能把这个内鬼给挖掘出来。最后还是胡安主动找到了英国情报部门,说自己就是你们口中的那个内鬼,而这些情报其实就是自己根据报纸上的内容编出来的。

英国人相信了胡安的说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而且,胡安仅凭报纸上的三言两语,就能分析出如此重要的情报,确实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情报人才,于是就主动提出将胡安纳入英军的情报系统。就这样,胡安成为了一名“双面间谍”,他利用自己的身份,主动透露给德军一些盟军方面的似是而非的假情报,然后再从德军那里传给盟军货真价实的真情报,为盟军击败德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得不说,胡安确实有过人之处,仅凭着从报纸上看来的信息,就能够编出以假乱真的情报。虽然对于间谍来说,从报纸上采集情报也属于工作范畴,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像胡安这样目光敏锐。幸运的是,他最终还是站在了盟军这一边,实现了自己保卫欧洲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