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有些人是人才,有些人是天才。

就写诗而言,如果李白说自己是第二,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杜甫虽然有“诗圣”之誉,却也仅仅与李白齐名。

李白是诗坛的传奇,更是大唐的传奇,他嗜酒如命,性格豪放不羁,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畅游天下的江湖浪子。

但实际上,李白不但凡心很重,甚至为了求官,不得不牺牲自尊。用今天的话说,李白可能是一个拥有双重性格,极度矛盾的人。

比如,李白的朋友遍天下,但是最终你会发现,他真正的知交并没有几个,这其中也包括杜甫和高适。

一个人若是对谁都友善,那他对谁都不会特别上心。

平常我们总是说,性格决定命运,环境决定格局,对李白而言,这两点都很贴切。

首先,他说自己是李唐宗室后裔,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官方认证,李隆基、李亨对他,也没有像皇亲国戚那样对待。

相反,李白出身布衣的可能性更大,他的先祖久居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彼时属于胡人的盘踞地。

最重要的是,李白祖上从商,唐律明确规定,商人子嗣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因此李白想当官只能走“干谒”的路线,就是拍高官的马屁,以寻求荐举。

李白死后,他好友的儿子范传正为他撰写碑文,其中有一句为: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得知,李白的父亲叫李客,没有功名,甚至故意把名字隐去了。因此我们也能推测出,李家到了李客这一代就从碎叶城搬到了四川江油市青莲乡,李白也是在那里出生的。

至于说李客为何隐名,就只能靠猜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客举家南迁时带了不少银钱,不然李白出蜀后,是没有资本挥金三十万的。

那么问题来了,李白不到一年时间挥金三十万,交了些不三不四的酒肉朋友,他是傻吗?

自然不是,李白不但不傻,而且还很精明,或者可以说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精明人。

关于这一点,随后我们就能说到。

李白的青少年时期,生活是很优裕的,他5岁开始读书,10岁通诸子百家,15岁开始习剑,并开始和当地名流交游,从事社会干谒活动,这说明李白社交能力很强。

到了18岁,李白就去了大匡山,拜赵蕤为师,学习“纵横术”。所谓的纵横之术,又称“帝王之术”,说白了就是练习口才和交际能力,这一点让李白受益终身。

大匡山苦学四年后,李白开始游历蜀地各州郡,25岁“仗剑去国”,正式出蜀寻求仕途。他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生,也由此拉开大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在李白出蜀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了司马承帧,当时司马承帧在江陵,这件事意义非凡。

因此司马承帧是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而李唐王朝自认是道家创始人李耳的后裔,所以整个王朝都很崇尚道教。

李白投其所好,用心良苦,尤其司马承帧夸赞李白有“仙风道骨”,为此李白还特意写了《大鹏赋》,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慢慢你就会发现,从出蜀到入翰林,李白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精心算计好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官,当大官。

离开江陵后,李白就去了扬州,用很短的时间内就挥霍掉了三十万金。

天下没有白花的钱,李白说自己是李唐宗室后裔,又说自己出生时天有异象,这些玄乎其玄的事需要有人替他说出去,让全天下人都知道。

事实上,李白做到了这一点,他的钱没有打水漂。

不过让李白心寒的是,钱花完以后,李白在扬州大病了一场,平日里结交的狐朋狗友全部作鸟兽散,幸亏客栈老板看他可怜,为他买了两副药,李白才挺了过来。

离开扬州后,李白决定去安陆,途径陈州时,拜访了早已名扬天下的书法家李邕,但他这个“同门李姓”的亲戚没攀上,反而遭到李邕的冷嘲热讽,因此李白写下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到了安陆以后,李白结识了准备赴京赶考的孟浩然,两个人惺惺相惜,互吐衷肠,因为他们有同一个理想,那就是当官。

遗憾的是,此时的孟浩然已经“干谒”求官15载,屡屡碰壁,因此孟浩然酒后跟李白说,没有靠山,想要举荐求官,这条路难上加难。

孟浩然的经历和他的这些话,都深深印在了李白心里,所以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结婚。

公元726年,26岁的李白成家,娶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入赘。

李白与许氏结识时间很短,说是一见倾心很难让人相信,因此李白想要的就是政治资源。在唐代,赘婿是最为人瞧不起的,而他本身又是布衣出身,还不能像孟浩然一样去参加科举。

所以,这是他唯一能走的路。

婚后,李白开始动用各种人脉,先是拜访了本州裴长史,又结识了自己的大贵人元丹丘,在元丹丘的引荐下,李白决定去长安干谒玉真公主。

到长安后,李白拜谒了宰相张说,从贫民到登相府,李白一步登天。虽然张说没有为李白举荐,但他却因此与张说的儿子张垍成为了朋友。

之后,李白就去了终南山玉真公主的别馆,不巧的是玉真此时正在外巡游,李白苦等了两个多月都没有见到。

自扬州把钱花光后,此时的李白已经很穷了,久等玉真不归后,李白一度流落长安街头,与市井小贩混在一起。

这段时间李白过得很苦,不仅仅是生活上,更多的是理想逐渐破灭。

他为自己的未来精心计算了一切,可是人生没有剧本可演,心灰意冷下,李白再去拜访好友元丹丘,萌生了归隐的念头。

03.

公元733年,33岁的李白回到了安陆,在白兆山桃花岩下构石室,开始了为期近三年的隐居生涯。

三年后,李白应好友岑勋之邀,一起去看望元丹丘,醉酒之后,李白写下了那首名垂千古的《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诗中的岑夫子就是岑勋、丹丘生就是元丹丘,一个和玉真公主交好的道士。

这顿酒喝完以后,李白又开始游历天下,期间结识了“七绝圣手”王昌龄。虽然这段时间内,李白依旧没有寻求到入仕的机会,但是名声却越来越大。

40岁的时候,李白丧妻,为了照顾孩子,不得不委身刘氏,刘氏是个寡妇,家有遗姿,但脾气不好,经常训斥伯禽和平阳,就是李白的一儿一女。

因此第二年,李白又携子女去了东鲁,再次成家,并生了李颇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一晃就入不惑之年,自己一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李白很不甘心,在安顿好孩子后,他又去了长安。

这一次,他比较走运,通过卫尉张卿把自己的诗作献给了玉真公主,并且此前元丹丘也见到了玉真,向他提起了李白,并献上了李白早就写好的《玉真仙人词》。

该做的都做完了,剩下的只是等待,无聊之际,李白登紫极宫,在那里偶遇了贺知章,并呈上袖中的诗本。

贺知章读完李白的诗后,瞬间惊为天人,称李白为“谪仙人”,还请李白喝了酒。

公元743年,李白在南陵接到了诏书,李隆基召他入宫封翰林,李白一激动,就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玄宗李隆基爱诗也懂诗,很欣赏李白的才华,为此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还赐他宫中自由行走,甚至让他陪驾汤泉。

尽管如此,李白也不开心,因为他这个翰林与其他翰林不同,仅仅是“翰林待诏”,就是陪皇帝、妃子们写诗吟乐,连品阶都没有,无异于“棋待诏”“斗蛐蛐待诏”。

而李白毕生所学,都是为了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令”,匡扶社稷、指点江山。

所以久而久之,闷闷不乐的李白开始酗酒,不修边幅,因此一年后,李隆基将李白赐金放还。

有野史说,李白曾让杨国忠研墨,高力士脱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两位都是权倾朝野的主,不是李白能惹得起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李白确实不适合当官,他的性格太过于随性,而官场讲究的是沉着稳重,干练精明,还要懂得韬光养晦。

04.

离开长安后,李白就去了洛阳,在那里遇见了杜甫,“诗仙”和“诗圣”有了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见面。

随后,李白又与杜甫相约梁、宋,并在杜甫的引荐下,结识了高适。三个人把酒言欢,阔论天下,还留了“千金买壁”之美谈。

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很崇拜李白,听说李白来了梁园,就扮成一位琴女,他们饮酒赋诗时,宗氏就在一旁抚弦。后来,李白醉酒后在梁园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园内的僧人怕脏了墙壁,就想擦掉,因此宗氏花了千金把这块墙壁买了下来。

不久后,在杜甫和高适的见证下,李白就娶了宗氏,同样是入赘。

婚后,李白与杜甫、高适相约去拜访司马承帧,可是刚走到一半,就闻听司马承帧仙逝的消息,不得已分道扬镳。

一年后,李白又在东鲁遇见了杜甫,这是他们的第三次见面,也是人生中最后一次见面。

临别前,杜甫有赠诗: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李白回赠: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他们的命运,在这里也走向了不同的分岔口。

此一别后,李白就和夫人宗氏一起游历四方,度过了逍遥自在的十年时光,直到“安史之乱”爆发。

05.

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反,当时李白和妻子在当涂,听到消息后就回了宣城,决定前往庐山避难。途中,李白偶遇了张旭,得知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但是不久后,玄宗就出逃避蜀,长安失陷了。

前面我们也说了,李白不是当官的料,缺乏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太子李亨登基后,高适、杜甫、岑参纷纷前去投奔,都得到了重用,唯独李白投靠了永王李璘。

永王璘在李亨即位后,大肆招兵买马,因此招李白入其幕府,当时宗夫人百般相劝,李白不但不听,还为永王璘写了11首赞诗。

结果没过多久,永王就被刚刚升任淮南节度使的高适领兵给灭了,李白以“附逆之罪”入狱。在狱中,李白曾写信向高适求救,但高适碍于唐肃宗的高压手段并没有帮他。

最后,宗夫人利用关系找到了宰相崔涣、以及御史中丞宋若思,在他们的帮助下李白才被释放,并入了宋若思的幕府。

此时李白还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他以宋若思的口吻为自己写了一封荐表,希望朝廷能启用自己,唐肃宗见到这封荐表后,直接将李白流放至夜郎。

这一年,李白已经58岁了,若不是赶上关中大旱,唐肃宗大赦天下,李白很可能就死在了夜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流放途中,李白闻听大赦的消息后,高兴得差点崩了起来,因此立马回程,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李白笔下最爽的一首诗,因为是死里逃生,字里行间中都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兴奋感。

回到家后不久,李白就去了金陵,并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是李白仿照崔颢《黄鹤楼》所写,未能在黄鹤楼题诗,一直是李白心中的遗憾。人一旦开始弥补遗憾时,就说明他真的老了。

公元761年,已经六十出头的李白身体每况愈下,因此决定投奔在当涂当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并把自己的诗稿全部交给了他。

公元762年,李白在写下《临路歌》后,与世长辞,终年62岁。

纵观李白的一生,荒唐也浪漫,荒唐是因为他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求官上,可入了翰林后,却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浪漫是因为他的诗和酒,以及他身上与生俱来的豪放与不羁,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能成为中国古代诗坛的传奇,古典文学宝座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

李白的诗在,大唐盛世就在,有李白的诗,浪漫主义文学就永远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