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让我们不花钱、不跑路、不打官司就讨回了大部分投资款,剩余款项的返还也板上钉钉了!”4月12日,襄州区石桥镇安阳口村5组村民陈某安抖抖手中盖有法院印章的诉前调解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五年闹心事一朝解,我们217户移民感觉村里、法庭、镇上都没把咱们当外人。”

陈某安是南水北调水源地移民。2010年他和全村200余户村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从老家丹江口库区搬迁至襄州区石桥镇安阳口村。陈某安口中的闹心事化解,还得从襄州法院黄集法庭的一次“现场解纷讲评会”说起。

移民村里倾听“闹心事”

去年底,黄集法庭庭长胡喜兵将法庭搬到万家坪村,就地开展“现场解纷讲评会”活动。活动刚一结束,前来观摩的安阳口村村支书张佑财乘着夜色找到胡喜兵:“胡庭长,我们村有200多户村民因与村蔬菜种植合作社返还投资款产生争议,双方反复协商快5年了,村民们有点急了,啥时间到我们村里走走”。“好的,明天我们就去。”胡喜兵一边回话一边向张有财递上“便民连心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胡喜兵等如约来到安阳口村,在村委会会议室,村民们向胡喜兵反映,村里大约有200多户移民在2016年将国家帮扶发展资金投入到本村蔬菜种植合作社,并签订协议约定该资金在三年内分期返还给农户。然而协议到期后,该合作社以各种理由推诿,村委会协调多次无果,此事五年来一直成为困扰村民的“闹心事”,有些村民甚至情绪有些激动,要求起诉村蔬菜种植合作社。

“大家都冷静冷静,既然大家找到我们黄集法庭了,请相信我们会帮大家处理好这个事情。”胡喜兵稳住农户情绪后,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并决定让农户推选代表坐下来好好协商解决办法。

诉前调解当好“娘家人”

黄集法庭接案后,在村委会的协助下,及时与村蔬菜种植合作社取得联系。经仔细查阅资料,发现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一纸判决容易,但由于涉案农户人数众多,标的金额大,将面临审理周期长、农户缴纳诉讼费负担加大等问题,若能以调解的方式处理为最佳。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努力把217户移民与合作社纠纷化解在立案前,既依法保护移民户的合法权益,又最大限度保障合作社的正常经营。黄集法庭庭长胡喜兵带领多名干警,多次到安阳口村实地走访村蔬菜种植合作社,告知移民投资户诉求,向合作社负责人王某剖析案情,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最终,王某表示愿意筹集资金向移民户予以返还,但因合作社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希望农户再给合作社一些时间。

随后,黄集法庭联合村委会调解员、人大代表,走家串户与217户移民开展一对一调解,将合作社的提议告知农户,征求农户调解意向。

及时兑付办好“暖心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大量思想疏导和调解工作,217户移民与该村蔬菜种植合作社达成调解协议,一致同意由合作社先支付60%的款项50余万元,剩余40%的款项由合作社在2025年1月25日之前返还到217户移民手中。近日,217户移民与合作社在黄集法庭法官主持下签订了诉前调解协议,合作社已向217户移民如数返还了60%的投资款。

诉前调解虽然冷落了“公堂”,却温暖了群众“心房”。黄集法庭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诉前调解,在诉源治理上出实招、务实功、求实效,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有效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用心守护“小案件”里的“大民生”。

来源:襄州法院黄集法庭汪月、陈建菊

编辑:徐倩

审核: 王洪

终审:周俊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