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武汉一怀孕女老师上课途中突然腹痛不止,很显然是快生了,丈夫很快赶来,当即将她送往医院生产,然而等孩子出生后,丈夫却突然黑着脸说:“我们分手吧”,这是为啥?
1988年,武汉的夏天异常炎热,而在这个城市的一所中学里,怀着身孕的女老师邹翃燕依然坚守岗位,为学生们上课。虽然孕期带来的身体不适让她倍感压力,但她依然选择站在讲台上。
那天,课堂正酣,邹翃燕腹部突如其来的剧痛让她几乎无法站立,脸色霎时变得惨白。学生们见状,急忙上前稳住她,并迅速告知了学校。
学校方面也毫不迟疑,立刻联系了她的丈夫,告知了这一紧急情况。电话那头的丈夫听后心中一紧,他知道妻子的身体状况,也清楚这个时候的腹痛可能意味着什么。
他迅速拨打了120,同时急忙驾车前往学校。当他赶到教室,看到邹翃燕趴在地上,表情痛苦,他心中一阵刺痛。没有片刻犹豫,他立刻抱起妻子,稳稳地走向车中,驶向最近的医院。
入院之后,产科医生严肃地将检查的结果告诉了这对准父母:由于胎儿长时间缺氧,已经出现了颅内出血,生命处于垂危状态,即使能够抢救回来,也有可能面临严重的残疾。
医生的话语让原本充满期待的两人心头一沉,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医生建议他们认真考虑是否要继续抢救,毕竟治疗过程将会漫长而艰难,未来的结果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听诊室内,丈夫的眼神由原本的温柔逐渐变得凌厉起来,他仿佛在内心进行着剧烈的挣扎。空气中的不安感越来越重,压得两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终于,丈夫打破了沉默,他提议放弃这个孩子,认为他们还年轻,可以有机会再要一个孩子。然而,邹翃燕却坚决反对这个提议,她认为这是他们的骨肉,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都不能轻易放弃。
两人因此产生了激烈的争执,最终,这场争执导致了他们的决裂,产房内,医生们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全力抢救,而产房外,邹翃燕焦急地等待着,双手紧握,脸上写满了担忧和期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让她感到无比的煎熬,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和无尽的焦虑之后,邹翃燕听到了期盼已久的啼哭声。这声音在她耳中犹如天籁之音,让她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一些。
医生走出产房,面容带着疲惫但眼神里透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欣慰。他告诉邹翃燕:“孩子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了,但可能会有一些智力或肢体残疾的风险。”
邹翃燕听后,泪水夺眶而出,她知道这条育儿之路将会比常人更加崎岖。但她没有退缩,反而在心中默默发誓:“无论未来有多少困难和挑战,我都会坚持下去,照顾好他,给予他我所有的爱。”
作为一位新手母亲,邹翃燕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她不仅时刻关注着孩子喂食是否适量、睡眠环境是否舒适,还经常用玩具、响铃以及自己的面部表情来逗乐孩子,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每当她温柔地问:“宝贝,喜欢这个玩具吗?”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那一抹纯真的笑容已经是对她最好的回应。
孩子对摇摆床情有独钟,每次摇摆时,他都会安静地注视着邹翃燕,仿佛在告诉她:“妈妈,我好喜欢这样。”这种无声的沟通让母子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邹翃燕也能敏锐地感受到男童情绪的变化,每当他不安或烦躁时,她都会温柔地将他拥入怀中,用母爱去安抚他。渐渐地,男童也学会了用声音来回应母亲的呼唤,虽然只是简单的音节,但却是他对母亲深深的依赖和爱意的表达。
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邹翃燕的心却越来越沉重。她发现孩子八个月后仍无法流畅说话和行走。医生的建议是尽早进行干预训练,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
每次推拿治疗,孩子都因为难以忍受的疼痛而放声大哭。那凄厉的哭声像针一样刺入邹翃燕的心中,但她始终强忍着泪水,坚定地陪伴在孩子身边。
她轻抚着孩子的头,温柔地说:“宝贝,妈妈知道你很疼,但我们要坚强,好吗?只有这样,你才能快快好起来。”
除了推拿,邹翃燕还利用课余时间带孩子做各种康复操。她亲手制作了许多训练道具,耐心地引导孩子进行每一个动作。每当孩子有所进步,她都会给予热烈的鼓励和赞美。
终于,在孩子两岁生日后不久的一天,他跌跌撞撞地走出了第一步。邹翃燕看到这一幕,眼泪夺眶而出,她紧紧地抱住孩子,激动地说:“宝贝,你太棒了!妈妈知道你可以的!”
自此以后,孩子的生活逐渐能够自理,甚至开始勇敢地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每当看到这一幕,邹翃燕都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岁月如梭,转眼间,孩子已经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并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那些曾经轻视他的人,如今都对他刮目相看。
邹翃燕挽着儿子的胳膊,眼含热泪地说:“儿子,你是妈妈的骄傲!”她深知,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看着儿子在北大校园里自信地行走,她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