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于我们上海人的“边界感”,我有着深深的认同和自豪。然而,我也注意到,这种品质常常被一些外地朋友误解,甚至被贴上了“冷漠”、“无情”和“自私”的标签。

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和感受。

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边界感”。在我看来,“边界感”是一种对个人空间和权利的尊重,是一种不过度干涉他人生活的意识。它意味着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会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会随意侵入他人的私人领域。这并不是冷漠或无情,而是一种成熟和文明的表现。

有些外地朋友却对这种“边界感”产生了误解。他们认为,上海人的“边界感”是一种排外的表现,是对外地人的不友好。他们觉得,只有当上海人放下这种“边界感”,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他们,才是真正的热情好客。偏偏,上海人都讲究“边界感”。

对于这种观点,我实在不敢苟同。试想一下,如果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会希望当地人毫无保留地闯入你的私人空间吗?你会希望他们随意触碰你的东西,干涉你的决定吗?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事实上,上海人的“边界感”正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因此,我们选择保持适当的距离,给予他人足够的空间和尊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关心他人,不乐于助人。事实上,上海人一直以来都以热心肠著称。无论是邻居之间的守望相助,还是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都体现了上海人的善良和温暖。我们只是相信,帮助他人应该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而不是以侵犯他人的边界为代价。

我想指出的是,“边界感”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欢迎外地朋友的到来。相反,我们一直以来都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我们希望,外地朋友能够在上海找到归属感,能够在这里生活得舒适和愉快。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我们希望,外地朋友能够尊重我们的“边界感”,能够理解并接受这种对个人空间和权利的尊重。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给予他人足够的尊重,我们的相处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