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能读到引导我们把握当下、好好生活的书籍,这类书籍似乎从来不缺。
这是不是意味着活在当下的能力尤为重要呢?
事实上,我们需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如果我们呈现出的样子和真实的自我不够一致,那么我们的内在就是矛盾的,也可以说我们没有在走自己的路。
而本书(《活出最佳自我》的作者)的工作就是帮助大家重新回到自己说了算的生活状态中,也称为干预师。
作者希望本书能够令我们真诚、实事求是地直面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这样的自己和解,拥有成为自己的勇气,最终过上自己的理想生活。
以下是作者提出的可以让我们找到最佳自我的几个信条:
1、保持好奇、具备探索精神,我们才能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才有可能挖掘到自己真正的内在需求、感受、情绪,以及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样子。
对于知识与重要信息的获取方面也是如此,没有好奇心,也不会想要对某些领域、知识进行深度探索,更不会意识到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2、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经历与感受,才能与自我保持健康的连接。人们无法接纳、试图逃避、自欺欺人的部分越多,看问题的角度也就越容易走偏,恐惧、焦虑、杂念和消极的情绪也就越多。
那么可想而知,做起事情自然很难专注,想要完成目标、实现理想的难度也会更大;
3、拥有开放心态,会让我们更具接纳力和保持谦逊,意识到自身的渺小。
才能体会到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去探寻真相、去汲取更多养分、去接收新知、去做自我提升、拓展我们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心态上的开放也意味着学习时的心无旁骛,以及内心更大程度的自由;
4、主动是自我提升的必要前提。人们之所以能够做出改变、努力提升、扩大舒适范围、制定计划等一系列行为,都少不了意愿的参与,本质上你不愿意做的事,都是很难持续进行下去的。
如果人们做事靠的是意志力和坚持,那其实是很难“坚持”的。
5、专注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就是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刻。过去的是无法改变的,未来的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当下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
拿出最佳自我的状态来生活,也就意味着我们是在主动接纳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并且会尝试做出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益的决策。
实际上当人们选择逃避和忽视时,就相当于放弃了通过自身能力尝试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但是没有人能对他人的人生负责,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支撑。
我们要试着去了解自己、认同自己,同时,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去影响一些人或事,最终使之发生改变,当然前提是我们愿意从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地去做出努力。
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付诸行动呢?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提高对健康常识的认知,吃健康的食物,如有益的脂肪、蛋白质、慢碳水,丰富的莓果、豆类、蔬菜,夜间禁食至少14小时,把锻炼列在日程表里;
尝试用多种方法来学习,明确阻碍你学习的理由、挖掘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激发出深层的学习兴趣,以帮助我们保持开放心态、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驱动力;
找到符合自己核心价值观的词语,并在与他人相处时,坚持做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这个过程会很难,但也会让你逐渐发觉与人打交道的乐趣,与重要的人建立亲密且各自独立的连接;
不论现在的你是否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工作也会促成我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所以你需要重新看待工作中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和你自己预想完全不同的事情。
保持专业、不为逃避冲突而迎合他人、能够承担起自己该负的责任、持续成长;
设立一些能够让自己精神放松下来,或是能够实现自我疗愈的练习,如冥想、阅读、和重要的人相互分享彼此的经历等,总之,思考一下自己想要在精神层面实现的目标,并尝试去实践。
小结:
人与人之间是必然会相互影响的,有意或无意,程度或深或浅,范围或小或大。
我们要学着认真工作、认真生活,明确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并为之努力,活出最佳自我。
同时,不要忽视掉一个事实,你的身边有些人在帮助你成为最佳自我,也有些人是在阻止你成为最佳自我。
你的行为也同样会给他人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做任何决策或触发行为时,都需要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最后我想用作者的观点来结尾。只要我们选择了成长,生活就会朝着你希望成为的样子去发展。
希望今后大家都能保持开放心态、专注且坚定地活出最佳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