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到贵州省,人们都知道有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安顺,那里不仅有着黄果树、龙宫等众多5A景区,还有十分神秘的天龙屯堡古镇。

这个深山古镇里隐居着20万“明朝遗民”,他们与外界少有联系,历经六百余年却依旧固守着大明祖制,至今还保留着明初江南地区的生活习俗

当外界来人问起他们为何保持这种习俗时,当地的老人们总会自豪地说道:我们是奉朱元璋的一道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

屯堡文化既有自己独立发展、不断丰富的历程,也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遗存

既有地域文化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他们在保留了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外,也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化。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他们的“明制汉服”、屯堡地戏和石头建筑。

屯堡人的服饰特色主要表现在妇女的装束上,它们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采用宽衣大袖的设计,在领口、袖口、前襟边缘还镶嵌有流绣花纹,腰间以织锦丝带系扎。

而在1993年,通过对山东省邹城市的明代“荒王”(朱元璋第十子)墓的发掘考古,考古专家发现墓中的随葬品服饰与屯堡妇女的服饰风格、标准基本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这是一个由原始傩舞的分支军傩演变而来,盛行于屯堡村寨,是集演戏、祭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

最初推广地戏是屯堡人出于借跳神戏以演习武事,使当地民众不要生疏武功,含有寓兵于农的目的,“三五步千山万水,七八人万马千军”的地戏具有对战争栩栩如生的反映。

因为可以产生极具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独具艺术魅力的屯堡地戏也因此被誉为“戏剧活化石”。

屯堡独具特色的石头建筑的屯堡民居,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村寨内部的巷子互相连接,纵横交错,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防御体系

靠巷子的墙体留着较小的窗子,既可以保证采光,又形成了遍布巷子中的深邃枪眼。低矮的石门,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当时战争所需的建筑构式屯军备武的思想

在古人巧妙的设计下,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每一座石头民宅都是独立的城堡,他们既能各自为战,也能互相支援

安顺七眼桥镇屯堡文化村落群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2001年国务院将保存较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调北征南

那么,这些祖上来自江南的汉家子弟,又为什么深深扎根在贵州大地上整整六百年,他们这样颇具军事色彩的民居又是在防范谁呢?

原来,这一切都要从明太祖刚刚称帝建立大明时说起。1367年,朱元璋在基本统一了江南地区后,打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令大将军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北进中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年八月,明军进逼大都城,元顺帝携家眷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蒙古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

当时,因为云贵地区险僻,历朝均采取羁縻控制,而元朝为了平衡大理总管段氏,开创了土司制度,将当地民众下放给各个土官、土司。

洪武四年,在基本统一全国后,太祖因为云南险僻不欲用兵数次派人劝降驻守当地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

在明使王祎的劝降期间,梁王一度“颇有降意”,但因为明军在岭北之战的失利和北元使臣脱脱的到达,梁王杀王祎,并在云南自行开科取士,对抗中原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军三征北元取得大胜,太祖决心彻底消灭梁王势力夺取对西南的统治权

当年九月,太祖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养子沐英为辅,命北征大军三十万南下进攻云南。

听闻明军南下,梁王立刻集结重兵驻守曲靖,企图凭借天险拖延明军。

但不久,明将沐英乘雾抵达白石江,曲靖守军惊恐不已,傅友德趁机率兵进击,攻陷曲靖。

听闻明军急趋昆明,因为冤杀段功而与大理段氏势同水火,梁王求援无果,只得匆匆逃离昆明城,不久在晋宁州自杀身亡

洪武十五年七月,已经基本占领云贵两地的明军合兵昆明,随后分道镇压各地此起彼伏的土司叛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官杨苴趁着明军主力外出之际散布谣言,声称明朝大军已经班师回朝,纠集二十万叛军攻打昆明,被沐英斩杀六万余人。

洪武十六年三月,征南将军傅友德班师回朝,留下沐英镇守云南

调北填南

为了稳固云贵地区,明军在这里留下了二十万大军以解决当地此起彼伏的土司叛乱。

在沐英主政的九年间重大平叛就有安抚曲靖、广南两府之乱,平定浪穹等地变乱,平定土著首领思伦发的叛乱,讨伐平定东川土酋之乱,平定贵州普安、云南临安之变,出兵征讨建昌等地叛乱等。

如何供养驻守的二十万大军也是一个大问题,当地统治长期依靠土官,征收赋税的难度很大。而想从外地征调粮食,西南地区山高路险,运输成本也很高

刘伯温向太祖提出了“寓兵于农,有事则战,无事则耕”的建议,镇守云贵的沐英也上疏说,“云南地广,宜置屯田,令军士开耕,以备储蓄。”

朱元璋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在贵州地区施行屯垦戍边的政策,令军士且戍且屯,既解决吃粮又稳固驻守,一举兼得。

在沐英治理云南的九年间,他大力发展屯田解决粮食问题,还以屯田的增减作为考察官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云贵守军开垦了数百万余亩的屯田,促进了云南的农业发展。

随着朱元璋的命令下达,云贵的二十万明军按三比七的比例,分别驻扎城市和屯耕农村。屯垦的明军在操练军事之余,开始拿起锄头,在当地开垦田地,自足军粮

从贵州东部的镇远向西到贵阳,然后在贵阳一分为二,一路向西北联通到毕节、威宁、昭通,另一路继续向西到安顺,过曲靖,过昆明、楚雄直至景东。

在这条关键路线上,每隔六十里到一百里,明军便建立一个屯军寨子,在当地开垦周围的土地。

就这样,,那些来自江西、湖广、江淮和中原的汉族农家子弟通过不懈努力,将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千里良田

从贵州的驿路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军屯沿着入滇的通道依次排列,带有明显的军事布防色彩

在人烟稀少的贵州山地,这些屯军营寨,构造了一些今日贵州城市的雏形,像今天的毕节市黔西县,就是普定等卫建城之后,明朝政府营建的郭张城。

在云贵高原这张偌大的棋盘上,根据全局的需要,明军将士精心挑选了大量的战略要害,他们放下的无数屯堡城镇和村寨,是日后的明清“改土归流”的最大依仗

在明朝进军贵州后,为了稳定军心、保障固定名额的满员,让汉族将士“有亲属相依之势,有生理相安之心”,而不至于逃散、脱籍,明太祖规定所有军士必须携带妻室儿女,对无妻室的,政府予以婚配。

除了军屯外,明朝政府还推行了“就宽乡”的移民政策,即鼓励汉族百姓由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迁移到经济滞后的地区由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区向地广人稀的地区迁移

来自江西、湖广、江淮和中原一带的汉族人口大量迁入云贵地区,按照给予的土地,划分区域管理,也被称作“调北填南”。

如据《安平县(今平坝区)志》记载:明洪武年间,设“平坝卫”,因“地广人稀”,便由湖广的长沙等地,实行“三丁抽一”的办法,迁移到平坝卫。

偏僻遥远的贵州,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汉族集团移民,从原本的蛮荒落后的刀耕火种,快速建立起了农业文明。

在这些汉族移民中,一部分是军屯将士的家眷亲属,一部分是民屯的百姓子弟。然而,为了弥补当地商品物资的不足,朱元璋还下令征集汉族商人进入贵州经商,有人称其为“商屯”。

随着汉族移民集团的到来,屯堡人占有的土地和势力范围迅速扩张,稳定了当地军心。而来自内地的先进文化伴随军事上的胜利,也极大冲击了相对落后的贵州,带动了贵州的发展

最初,政府只在贵州设立卫所,随着“民屯”的不断扩大,才开始设置郡邑,“卫所治军,郡邑治民”。汉族的比例也在后来逐渐超过少数民族,成为贵州人口的主体。

后来,明成祖击败作乱的田氏土司,废除思州、思南宣慰司设立八府四州,建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贵州地区第一次作为省一级的单位独立出现。

而在土司杨应龙之乱后,明朝政府开始大力推进“改土归流”,直接削弱土司势力。随着“改土归流”工作的不断深入,清代彻底放弃了军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