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近现代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之一,周总理在大众的印象之中,总是以温文尔雅的书生形象示人。即便是长征时期,周总理蓄起长长的胡须,也无法遮挡他那种文人气质。

可周总理在拥有文人的一面外,实际上还拥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曾经师从京津地区的形意八卦大师韩慕侠,跟练武功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大师与一代宗师霍元甲齐名,打败过多位外国武术家,有着“玉面虎”称号。作为他的爱徒,周总理理所应当该是一位武术高手。

周总理的武功水平到底如何?他与恩师韩慕侠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点个关注,一起走进周总理与恩师韩慕侠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访名师

周总理武功有多高?拜师黄埔首席国术教官,总理恩师:我教他强身,他教我做人!

1913年,时年15岁的周恩来跟随自己的伯父来到天津地区,进入南开学校就读。。南开学校的创办人严修、张伯苓两位先生都是著名的爱国人士,校内也充斥着浓烈的求学救亡情怀。

作为一所以美国教育体制为主的新式学校,南开学校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在德智体美劳之外,两位创办人还额外提出开展传统武术教习,在强身健体之余,增强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在进入南开大学后,很快便凭借着自身在多方面的天赋,成为了校内的知名人士。他积极与校内的进步学生们联系,参与到了校内的许多事务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周总理出色的文笔能力便凸显而出。

在校内,周总理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文笔能力,在戏剧社和各个文艺团体内崭露头角,使自己成为了南开学校的风云人物。因为校内浓厚的无数气氛和少年人心中对混乱时代的不满,周总理心中那颗行侠仗义、救国救民的心开始觉醒。

在南开学校校内,周总理联合自己的好友创办了名为《敬业》的期刊。在这份期刊之上,周总理总是会与自己的好友发表对于国家时事等重大问题的看法。同时,周总理还化名“飞飞”,开始模仿着社会之上的风气,在期刊上发表自己的武侠小说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名为《巾帼英雄》的文言小说,虽然仅仅只写了一个大章便不再更新,但周总理心中那种于乱世锄强扶弱,行侠仗义的心还是展露无遗。

后来因为袁世凯暗中与日本人勾结,签订“二十一条”的事件遭到曝光,全国上下掀起了反袁风潮。周总理深刻认识到将救国救民之心仅仅停留在文学上,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最终停更了该武侠小说,开始以身入局参与到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之中。

1915年,日本柔道大师东乡平三郎来到天津,以极为嚣张的态度挑战天津本地武术大师韩慕侠。结果韩慕侠在比试中大胜日本宗师,让京津地区的中国百姓们为之一振。自甲午海战之后的屈辱,在此次比试后得到了一定洗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开学校领导在得知此事后十分兴奋,当即决定聘请韩慕侠作为柔术教师,为南开的学生们提供武术训练指导。

在严修、张伯苓二人的亲自拜访之下,韩慕侠很快便将此事答应下来,开始频繁前往南开,指导校内学生进行柔术训练。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此前被志向于锄强扶弱的周总理,再度燃起了心中的热血。在韩慕侠来到南开就进行讲座的第二天,他便独自求见了韩慕侠。

总理毫不掩饰的表示出对武术的浓厚兴趣,希望能够在课余跟随韩慕侠习练武功。看着眼前浓眉大眼、面容清俊的学生,韩慕侠一双眼睛瞪得溜圆。片刻之后,韩慕侠这位武术大师竟然开口询问道:“前两天你是不是在河北公园演讲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韩慕侠作为武术大师,对国家存亡之事也是十分关注。在两天前周总理正在河北公园登台进行爱国募捐演讲,韩慕侠也在公园内游览。见到台上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的青年,韩慕侠不自觉便被吸引了视线,成为其听众。

没成想,仅仅过了两天,二人竟然以这种场面再回。当即,韩慕侠便将周总理收为徒弟,开始认真传授其武艺。

尽管周总理的仍旧还是以学业为主,但韩慕侠却十分欣赏这位少年英才,希望能够将其培养为武林高手,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因此韩慕侠十分注重对总理的基础教学,不仅亲自指导其武术动作要点,还会与其进行思想交流。

周总理与韩慕侠之间有着怎样深厚的情谊?韩慕侠这位武术大师的最终命运又是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亦师亦友

周总理武功有多高?拜师黄埔首席国术教官,总理恩师:我教他强身,他教我作人!

韩慕侠对于周总理是十分看重的,在教授武术的过程中从来不曾藏私。周总理在学习过程中,也是秉持着最为端正的态度,从来不曾有过松懈。甚至就连韩慕侠的与总理年龄相仿的儿子,在习练武术过程中,也总是遭到父亲“以翔宇(周总理字翔宇)作榜样”的训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每次习练完武术之后,总理也并不会急着离开,而是与师傅韩慕侠席地而坐,探讨起国家的局势和未来的发展。虽然二人的年龄相差极大,但在见识上却出奇地一致,常常能够谈论至深夜也不感疲倦。

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认可,让二人虽然名为师徒,但实际上却有了几分朋友的意味。

作为韩慕侠极为器重的弟子,周总理在其武馆训练时,总是使一口“僧王宝刀”。这口宝刀,乃是当年的满清铁帽子王“僧格林沁”的贴身配刀。刀长一米有余,乃是用精钢打造而成。刀鞘是用鲨鱼皮制作而成,粗看没什么出奇。但一旦宝刀出鞘,其阵阵寒芒会让所有见到它的都感到出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抗击英法联军的过程中,一位负责修建防御公事的部下立下大功。因此僧格林沁将宝刀赐予部下。后来,韩慕侠因为以纸作刀,救过这位下属一命,这才获得了这柄宝刀。

平日里,韩慕侠对这柄刀十分珍视,别说是让人拿来使用,就是观看也在少数。可自从与周总理结为忘年交后,韩慕侠便将这柄宝刀指定为总理的习练专用刀具。

这柄宝刀在60年代中后期,曾经差点被以“破四旧”的名义销毁。还好韩慕侠的女儿韩小侠,道明了这口宝刀乃是周总理的常用配刀,这才让宝刀幸免于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慕侠

不难看出,韩慕侠对周总理是极为看重的,甚至可以说是以培养接班人的姿态来对待。但可惜的是,周总理并不仅仅归属于中华武术一界,而是归属中国革命的伟大团体。短短三年的中学时光很快就过去,周总理毕业准备离开中国,前往日本求学。

虽然韩慕侠作为中国武师,对日本并不待见。但他深知彼时的日本正是无数中国有志青年的集居地,是探寻未来的重要地点。因此,在总理提出前往日本求学的想法后,他当即表示支持,并坚持为总理提供经济支持。

在东渡日本后,总理一边学习,一边接受马列主义的熏陶,开始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他多次向老师韩慕侠写信,介绍自己的情况,并附赠给恩师不少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理在归国之后,考入南开大学,以天津地区学生运动领导人的身份,开始参与到中国的五四运动浪潮之中。而在举行各大学生集会之时,韩慕侠这位曾经大败日本柔道高手和俄国大力士的武术高手,都会为其保驾护航,增添声势。

在总理等人进行募捐演讲之时,韩慕侠也会带领徒弟们进行无数演出,帮助筹集善款。此外,在与帝国主义抗争过程中,韩慕侠也多次凭借自己在武术界的超然身份,保释出了遭受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压迫的无辜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这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韩慕侠彻底认识到了中国的未来必须革命,而革命则必须依靠学生。因此,当总理提出要前往欧洲留学,学习共产主义等理念时,韩慕侠当即赞成,并又一次主动为总理提供了路费。

在乱世之中,亦师亦友的周恩来与韩慕侠都认识到了中国需要革命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术传承

周总理武功有多高?拜师黄埔首席国术教官,总理恩师:我教他强身,他教我作人!

在周总理奔赴欧洲,成立第一个旅欧共产主义小组之时,作为恩师的韩慕侠也没有闲着。在少帅张学良的邀请下,这位已经名震中华,足以列为民国十大武术名家的高手,被聘请担任其“武术团”的教官。而这支武术团有一个特别响亮的名字——大刀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就任武术团教官期间,韩慕侠以传统武术中的八卦刀和连环枪为基础,为军人们创制出了一套简单易学,威力惊人的刀法。

这支部队在后来,被编入到了西北军宋哲元部下,于喜峰口战役中大败日军,杀伤日军数百人,大大提振了我国军民的士气。

1924年,周总理结束旅欧行程回到广州,担任黄埔政治部主任一职。而他的恩师韩慕侠,则因为其爱国情怀,被聘任为黄埔首席国术教官,指导所有学员的武术训练。师徒二人再次相逢,且都是为了革命事业,可谓是极为难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在名义上,周总理彼时已经算是韩慕侠的上司,但他仍旧以师礼相待,再度跟随师傅联系武术。而韩慕侠也从思想上已经得到蜕变的总理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因此,他常对人讲:“我教翔宇强身,他教我做人!”

后来因为革命事业的失败,二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未能取得联系。但二人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努力!周总理作为我党早期的情报机构最高负责人,一手建立起了“中央特科”。

作为我党的情报机构和特殊部门,特科不仅需要为组织暗中传递消息,还需要执行许多危险的任务。虽然彼时热武器已经成为了战争的主流武器,但在隐蔽战线上,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肉体的格斗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特科成员除了学习过苏联的不少谍报手段外,也接受过周总理的武术训练,确保基本的防身本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周总理的警卫员透露,即便是在建国之后的晚年人生里,总理也会在警卫班练习格斗时进行指导。甚至在他高兴时,还会为警卫战士们打一套八卦掌。在警卫员看来,虽然彼时的总理已经老迈,但仍旧看得出他身上的形意八卦武术功底很深,是个十足的高手。

实际上,在早期的特科任务中,总理甚至还会亲自带队上阵,参与到锄奸行动之中。其中诸如何家兴、白鑫、马绍武等人都是由总理亲自带队铲除。

韩慕侠作为武林中人,不愿意轻易涉及到政治斗争之中,还是以教授具有爱国思想、革命斗争精神的青年人为主要任务,希望能够为中国革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但在此过程中,因为名声过于响亮,一位军阀找上了韩慕侠,要求他关闭武馆,只教授他及手下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慕侠不愿助纣为虐,但又碍于军阀权势,因此只能自断手腕、胯骨,将手腕接歪,断绝了习练和教授武艺的可能。

自此后,他便以针灸和摆摊度日。1947年,时年70岁的韩慕侠因病去世,为国为民留下一副侠骨丹心。

一年以后,韩慕侠之子韩少侠加入解放军,投入到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之中。在南征北战,顺利解放全中国后,这位武术大家之子又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的军威。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韩少侠转业离开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3年,在一众武术界前辈的开导下,已经退休的韩少侠终于接过父亲的衣钵,开始收徒传艺,将中华武术继续传承下去。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