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CACA整合肿瘤学分会学术会议暨第十七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大会暨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将于2024年4月19-21日以四会联办的形式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隆重召开!

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为促进肿瘤标志物领域多学科整合、全方位合作,四场高水平大会共同秉承“创新、转化、合作、共享”理念,紧密围绕一年来肿瘤标志物及其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前沿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最新进展与热点问题。通过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40+主题论坛及专题活动,邀请20位院士及500位医研企政资专家,其中国家级人才学者200位,将集中展现领域最新及最高水平研究成果,并为广大青年学者及研究生创造交流学习机会!

4月19日下午,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 三国演义-消除宫颈癌特别行动三方辩论赛将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举行,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莅临参与,共赴学术盛宴!

PART1

三国演义

消除宫颈癌特别行动三方辩论赛

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肿瘤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上,我们将集聚学术界、医疗界和产业界的杰出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消除宫颈癌这一备受关注的公众议题。本次大赛的主题是:消除宫颈癌特别行动——三方辩论赛。

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一直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每年有数十万女性因宫颈癌失去生命,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一数据凸显了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中国,随着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2023年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印发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然而,宫颈癌的筛查覆盖率仍有待提高,且面临着多种检测方法选择的难题。因此,深入探讨和评估不同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有效性,对于优化国家宫颈癌预防策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辩论赛的甲基化战队由来自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于文强教授领衔;辩论赛的HPV战队由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胡争教授领衔;辩论赛的细胞学战队由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陆元志教授领衔。这将是一场充满火花碰撞的学术交锋,各位专家学者化身辩手唇枪舌战,您绝不能错过!

本次辩论赛将继承学术研究的严谨风格,三方的专家学者都将基于所属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丰富的实验数据以及独到的理论观点,进行一场激烈而深入地科学辩论攻防战。辩论现场,我们还将安排特邀点评嘉宾,他们将就辩论三方的观点和论据进行提问及客观评价。

我们期待通过这次消除宫颈癌特别行动——三方辩论赛,让更多的临床医生,患者,以及产业界从业人员对宫颈癌防治的认知得到提升,为他们探索宫颈癌防治,转化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我们热切地期待您的参与和关注,无论您是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专业人士,还是对肿瘤防治前沿感兴趣的普通公众,届时,将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精彩的辩论对决等着您,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学术盛宴。我们也欢迎广大的媒体朋友们关注本次辩论大赛并进行积极地转发,为本次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进行助力推广。

PART2

辩论赛精彩预告

三国演义-消除宫颈癌特别行动三方辩论赛

4月19日下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辩论赛队伍介绍

主持人和点评嘉宾介绍

师建国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空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西安市科协副主席!长期从事肿瘤临床病理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主编《现代肿瘤康复》、《病人的十万个为什么》(肿瘤分册)、《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曾获得美国癌症协会和美国苏姗考曼基金项目支持。长期进行肿瘤靶向和免疫相关课题研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临床病理主检资格的肿瘤科医生,擅长肿瘤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整合癌症康复,倡导中西医结合诊疗和把握躯体和心理的底层逻辑实施综合诊疗。对复杂疑难疾病的诊疗经验丰富。

徐丛剑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委,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从事妇科肿瘤、中西医结合妇科、妇产科介入治疗等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至今近30年。先后荣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医苑新星”,“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等称号。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华医学奖三等奖。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承担了国家863、“十一五”等十余项科研课题,近5年获3项国家授权专利,主编著作5本,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18篇,目前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多名。

陈小兵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党支部副书记、大内科副主任、消化内二科主任;河南省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市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协2017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 结直肠癌学组委员;教育部学位论文及优秀论文评审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胰腺肿瘤学组、支持康复治疗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CACA整合肿瘤学分会、原发不明与多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CACA胃癌、肿瘤精准治疗、肿瘤营养、整合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患者教育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8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担任《整合肿瘤学》临床卷《腹部盆腔肿瘤分册》主编,《“癌症知多少”新媒体健康科普丛书》执行副主编。主编的《面对癌症:不恐慌不盲从》曾获科技部2020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国家卫健委2020年“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健康科普大赛最佳人气作品奖”。

甲基化战队介绍

(按辩论顺序)

于文强 教授

博士,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高级PI,复旦大学特聘研究员,“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2001 年获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2001~2007 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做博士后,2007 年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faculty 和副研究员(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在国外期间主要从事基因的表达调控和非编码RNA与DNA 甲基化相互关系研究。回国后,专注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在临床重要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核内miRNA 激活功能研究。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高分辨率全基因组DNA 甲基化检测方法GPS(guide positioning sequencing)和分析软件,已获国内和国际授权专利,GPS 可实现甲基化精准检测和胞嘧啶高覆盖率(96%),解决了WGBS 甲基化检测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提出了DNA 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新模式;发现肿瘤的共有标志物,命名为全癌标志物(Universal Cancer Only Marker, UCOM),在超过25种人体肿瘤种得到验证并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复发监测,为肿瘤共有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发现miRNA 在细胞核和胞浆中的作用机制截然不同,将这种细胞核内具有激活作用的miRNA 命名为NamiRNA(nuclear activating miRNA),并发现NamiRNA 能够在局部和全基因组水平改变靶位点染色质状态,发挥其独特的转录激活作用,提出了NamiRNA-增强子-基因激活全新机制;发现RNA病毒包括新冠病毒等存在与人体基因组共有的序列,命名为人也序列(Human Identical Sequence,HIS),是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元件,也是其致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为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全新策略。已在Nature、Nature Genetics、JAMA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 余篇,获得国内国际授权专利7项。

丁春明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检验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新加坡临床研究所研究员(PI)、表观遗传中心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兼职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委员等。主要从事重大疾病的分子诊断、疾病机制和检测技术研究,聚焦基因检测技术在恶性肿瘤和遗传病中的临床应用:癌症的早期筛查、癌症个性化治疗、无创产前诊断等。发表SCI文章80多篇,有10多篇发表在Science, Nature BiotechNature Medicine, PNAS权威期刊,引用次数10000多次(Google Scholar统计),总影响因子超过500。目前已在中国、美国等国获得超过80多项专利(其中美国专利24项)。先后担任了香港RGC、新加坡BMRC科研基金评审、Genome Research、Nucleic AcidsResearch、Clinical Chemistry等10多家杂志审稿人。

魏冰 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分子病理科副主任、主任技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基因诊断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分子病理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学专委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分子组副组长;河南省免疫学会血液病理实验诊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与病因学专委会委员;从事专业方向为肿瘤分子病理诊断,拥有20多年分子病理实验室管理经验。主持开展利用二代测序平台进行肿瘤基因诊断,填补省内空白。作为负责人参与欧盟(EMQN)质控,带领团队获得全球CAP实验室认可。获得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潘刘阳 主任

转化医学网董事长、新源转化医学中心主任;长期研究生物医药产业,转化医学网是转化医学的核心门户,先后获得平安创投、安捷投资等知名机构的风险投资。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特聘专家,担任全国医药卫生产业行业协会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前沿科技与临床转化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产学研转化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理事,长三角一体化基因检测联盟秘书长,《生命精准系列读物—肿瘤与基因》副主编。

HPV战队介绍

(按辩论顺序)

胡争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儿医院副院长、妇科肿瘤科主任,妇科肿瘤学科带头人,HPV感染与宫颈癌单病种首席专家。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国合作重点项目牵头科学家,中国研究型医院病毒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妇产科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年度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0+篇,10分以上论文>10篇,总影响因子>200分, 包括Med, Nature Genetics, JCI, Advanced Science, Nucleic Acids Research, Nature Communication等期刊。拥有发明专利10余项。

田训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妇产科主任;妇科肿瘤专病中心主任;院士工作站负责人。荣获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湖北省武汉市卫健委系统(A类)医学拔尖人才。现任湖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临床肿瘤协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毒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妇科肿瘤相关临床与科研工作。10多年来坚持医疗一线工作,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擅长妇科肿瘤及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精于妇科恶性肿瘤标准规范手术,通过合理应用新辅助化疗缩减手术对器官功能的损伤,同时在妇科恶性肿瘤早期预防和遏制肿瘤转移临床研究方面颇有造诣,近5年在妇科肿瘤研究领域主持国家科技部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省部级课题共9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 Sci、 JAMA Netw Open、Cell Biosci、Clin Transl Med等SCI期刊杂志,2018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赵建朋 经理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硕士毕业于石河子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多年从事IVD行业,对分子、免疫、影像学和形态学等多个检测领域有着深入的了解,特别是HPV检测。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自主创新基因技术为核心,集诊断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为一体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科创板上市,入选全球医疗器械企业TOP100榜单,上榜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张晶晶 博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博士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科肿瘤科主治医师。主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优秀博士(后)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中文核心论文4篇,其中1篇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IF>10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Biomedical Research & Environmental Sciences审稿专家。

细胞学战队介绍

(按辩论顺序)

陆元志 教授

博士,教授。临床病理/肿瘤学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肿瘤诊疗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高级研究员(2007-2014)。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岭南名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肿瘤多学科诊断(MDD)协作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ctDNA 技术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临床转化研究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分子病理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乳腺肿瘤病理学组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李大可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瘤科主任。现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分会委员,世界华人妇产科NOTES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殖外科分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妇科人工智能及微无创诊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镜学组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委员,南京市医学会妇科内镜学组副组长。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主攻妇科肿瘤方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人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首批卫生拔尖人才。获江苏省妇幼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二十篇。

马宁 总监

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研究生就读于长江商学院、香港浸会大学。曾任SKAP总裁助理,创办过时尚新媒体Touchic,跨行业营销专家。参与推进多家医院病理科日常使用AI进行辅助诊断。赛维森(广州)医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专注医疗病理领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基于病理图像的人工智能应用有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公司汇集人工智能、大数据、病理学、医学影像等跨专业领域的顶尖专家,秉承“软件定义数智病理”理念,致力成为“数智”病理时代的引领者,以科技之善守护人类健康。

汪亮 主编

基因慧创始人&主编,专注基因和生物行业研究。受聘于中国遗传学会产业促进转化分会委员,深圳市科技专家库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特聘教师等;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专业,先后服务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华大、药明康德,2015年创立基因慧,连续六年发布基因行业蓝皮书,承担多个地区的基因产业园区规划,执笔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望》、国自然基金委《中国精准医学2035发展战略》等。

注:以上议程如有变化,请以当日安排为准。

最终辩论赛结论如何?欢迎各位老师莅临现场观赛!

欢迎大家扫码订阅开播提醒或亲临现场观赛!

三国演义-消除宫颈癌特别行动三方辩论赛

邀您共赴学术盛宴

参会注册指南

本届大会要求所有到会代表均需进行注册

以便接收大会通知

4月7日前注册并缴费

可享受优惠价

  • 加入专委会会员可享受会员价优惠注册;

  • 注册并缴费参加2024CCTB大会的代表可以免费参加4月18日的“肿瘤研究中单细胞测序数据灵活应用培训班”,名额有限,按注册大会及报名顺序安排;

  • 注册并缴费参加2024CCTB大会的代表可以免费参加4月18日的“第4届临床肿瘤NGS应用与生信培训班”,名额有限,按注册大会及报名顺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