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东游远归》诗词赏析

枯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游远归》

【唐末五代】韦庄

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

辞家柳絮三春半,临路槐花七月初。

江上欲寻渔父醉,日边时得故人书。

青云不识杨生面,天子何由问子虚。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韦庄早年屡试不第,仕途困顿,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天复元年(901年),入蜀为王建掌书记,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自此终身仕蜀,卒谥“文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韦庄是唐末五代时著名诗人,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韦温”。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典雅绮丽,情调凄惋;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

这首《东游远归》是韦庄前期作品,描写诗人求官受阻的境遇,抒发了有志难伸的积郁之情。

“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扣角”即“叩角”,《吕氏春秋·举难》记载:宁戚家贫,在齐国饭牛车下,恰逢齐桓公,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以为善,命后车载之归,任为上卿。后用“扣角”或“宁戚饭牛”为求仕的典故。“干名”:求取功名。

“剑歌”、“食无鱼”皆出自《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典故,“齐人有冯諼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后用“弹铗而歌”、“食无鱼”表示不受重视、生活贫苦的典故。首联运用两个典故,表明仕途受阻,求官无门,无人赏识的境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辞家柳絮三春半,临路槐花七月初。”“三春”指暮春。辞家出游时,柳絮纷飞,正是暮春时节,归家已是七月初,路边槐花满树。颔联描写离家和归家时间,对仗工整,措辞清丽,巧妙融入柳絮和槐花两种春天景色,柳絮代表春愁,槐花代表思乡,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心中的愁闷和思乡之情。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国产的槐树槐花花期为六七月,而现在国内大多为洋槐,花期为春天四五月。

“江上欲寻渔父醉,日边时得故人书。”“日边”本意形容极远的地方,这里指京城天子帝王附近。由于科举落第,求仕无门,诗人心情郁闷,江上买醉,幸好,在京城经常得到朋友问询的书信,能够略得安慰。

“青云不识杨生面,天子何由问子虚。”尾联又用了两个典故。“杨生”指的是汉代诗赋大家杨雄,“青云”出自杨雄的《解嘲》赋:“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子虚”指的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这句大意为,杨雄才华横溢,却难以青云直上,仕途多艰,而汉武帝不知什么原因只问子虚乌有的事,而不重用司马相如。此句以司马相如和杨雄的遭遇自喻,讽刺当时唐末天子不重用贤能,以至于自己报国无门,求进难遇的困顿遭遇。

这首《东游远归》诗,全诗工整对仗,用典妥帖,取景疏淡,思致清婉,连续用了四个典故,通过宁戚扣角、冯谖弹铗得到重用,而杨雄、司马相如才华横溢,却不能能青云直上,得不到重用,对时势予以讥讽,讽刺当权者不能任人唯贤,有志报国者投递无门,以至于自己不得不返回故乡的现实,抒发了诗人的愁闷积郁之情,典故的应用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5/14榆木斋